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复制诸天从天龙开始 > 第54章:虚竹

第54章:虚竹

作者:王子凝渊 返回目录
        

说话的小和尚相貌丑陋,浓眉大眼、鼻孔上翻,双耳招风、嘴唇甚厚,不善于词令。


        

看上去有些老实憨厚。


        

本身武功不算高强,但敢于直面风头无两的林耀东,显然不缺乏勇气。


        

又或者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目标:虚竹。】


        

【能力:罗汉拳、韦陀掌、运气极佳。】


        

原来是天命和尚。


        

看到虚竹的个人属性,林耀东面露微笑,既然虚竹跳出来,那就好好给他上一课。


        

段誉和乔峰等熟悉林耀东的人,则心中默默为这个小和尚默哀起来。


        

林耀东的嘴,可是真能说死人的!


        

虚竹愣了一下,他没想听故事呀,只是本能的维护少林而已。


        

林耀东却不管虚竹如何反应,自顾自道:“事情从三十年前说起,当时辽国有一人,名为萧远山,乃是契丹后族中人。”


        

之前少林大张旗鼓的要对付林耀东,林耀东自然不会对少林客气。


        

“小和尚问得好,既然你想听故事,那我就跟你说到说到。”


        

“萧远山虽是契丹人,但谨遵师命,自学成之后,不曾伤过一位汉人,并且致力于宋辽睦邻修好,每每劝阻辽道宗禁动刀兵,深得宋辽两国士民的爱戴。”


        

“如此人物,诸位觉得如何?”


        

“其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曾师从汉人学武,武功极高。”


        

“并且很得萧太后的赏识,受辽国太后信任,任命为大辽珊军总教头。”


        

“听上去确实是个好汉。”


        

“可惜生在辽国,否则定要与之结交一番。”


        

听到林耀东的话,武林中人议论起来。


        

“这萧远山虽是契丹人,但让两国百姓免于战火,不失为一条好汉。”


        

……


        

相比那些不知内情之人,玄慈听到萧远山的名字后,已经颂起了佛号。


        

“这人难道和玄慈有什么关系?”


        

“阿弥陀佛!”


        

他是受到奸人蒙蔽,纵然有错,也是无心之失,就算林耀东说出雁门关的真相,玄慈也不觉得能动摇少林的地位。


        

因此也没有拦阻。


        

因为当初他们在雁门关外截杀的就是萧远山。


        

不过他心中虽有愧疚,却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错。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点箫老英雄身体力行,放眼天下,有几人能够做到?”


        

林耀东把萧远山捧了起来,先树立一个高大的形象,引起众人共鸣。


        

只听林耀东道:“萧远山确实是位好汉,不,应该说是一位英雄,他在职期间,致力平息宋辽之争,让两国百姓休养生息,两国难得获得了一段和平时期,与国与民,善莫大焉。”


        

“间接拯救之人,何止万人。”


        

当时还是杨门女将为主角的时期。


        

穆桂英挂帅后,宋辽停战。


        

周围人闻言,倏然起敬。


        

尤其是老一辈的人,谈论起三十年前的事迹。


        

有老人背书,那些年轻的江湖中人都认可了萧远山,觉得这人确实可以算是一位英雄人物。


        

同时越发好奇,这萧远山和玄慈会产生什么联系?


        

虽然他们对辽国的情况并不了解,但三十年前,宋辽确实没有打仗,获得了难得的和平。


        

没想到其中还有萧远山的功劳。


        

当年他们知道错杀好人后,就调查过萧远山,知道对方是主和派,对辽国如何不谈,对于不想打仗的大宋来说,这确实有益。


        

当初萧远山一家遭难,要不是辽国的萧太后在不久后恰好归西,内部产生动荡,或许宋辽将再度开战。


        

少林一方的玄慈,面色难看起来,却又无法辩驳。


        

因为这种事他本来就不占理,而且萧远山之事有据可查。


        

结果一场空,时运不济,枉做小人,最后担心被清算,才选择假死脱身。


        

见周围人的情绪被调动差不多了,林耀东看向玄慈,开始发难。


        

可以说当时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当凶险,一个不好,大宋就有倾覆之威!


        

从另一方面来看,慕容博也是够衰的,费尽心机算计想要宋辽开战,好趁机起事。


        

“箫老英雄多好的人啊,因为有汉人的师父,即便是面对杀死自己随从的凶残马匪,他出手依旧处处留情,可是那群马匪却毫无人性,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老弱都杀,致使箫老英雄不会武功的妻子惨遭毒手。”


        

“箫老英雄悲愤之下,大开杀戒,连杀十数人,可惜为时已晚,想及在恩师之前立誓,此生不伤汉人性命,又看到死去的妻子,想到违背的誓言,万念俱灰之下,箫老英雄在雁门关外留下遗书,带着妻儿孩子跳崖自尽!”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之前说少林,为什么我突然就说起了箫老英雄。”


        

“因为在三十年前,萧老英雄带着妻儿回雁门关省亲时,吃着泡馍唱着歌,突然就被一群马匪给劫了。”


        

“如果不是他,箫老英雄没有遭难,必定会继续延续宋辽和平,这些年宋辽就不会有那么多摩擦,导致两界边境百姓死伤无数,加深宋辽仇恨!”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代英杰,却落得如此下场,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而当年马匪的带头大哥,就是玄慈。”


        

玄慈无法再保持沉默,当即反驳:“林施主,当年老衲是受慕容博所骗,他写书信与我,说有辽国武士想要抢夺少林七十二路绝技,让辽人军中人人习武,若是得逞,我大宋岂不危矣?”


        

“老衲敬重慕容博为人,深信不疑,当年是为了大宋安危,才召集一群义士前去设伏,不曾想被奸人利用,铸成大错,每每想起,都悔恨不已……”


        

“可以说,就是玄慈间接导致这些年宋辽数以万计的人员死伤,经济损失更是难以计算,如此累累血债,罪孽深重,他回到少林,不仅没有受到丝毫责罚,反而成为了少林方丈,这是何道理?”


        

林耀东的言辞,有不少夸大成分,要是坐实,如此大的因果,别说区区一个玄慈,整个少林都扛不住。


        

“还为了大宋,说得倒是好听。”


        

“其他人我不清楚,但你玄慈,若是真为了大宋,宋国与他国交战之时,怎么不见你少林僧人奔赴战场为国杀敌?”


        

林耀东打开折扇,露出“人帅路子野”五字,摇指玄慈的鼻子破口大骂:“我听你放屁,那慕容博是你爹?还是你祖宗?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们出门都不带脑子的吗?”


        

“就你们这些废材,十几个加起来都不够萧远山一个人打的,人家有必要惦记你少林武功,不知所谓。”


        

“为了保全少林武学就说为了保全少林武学,扯什么民族大义,真是恬不知耻。”


        

见玄慈想要开口辩解,林耀东抬手道:“我知道你急了,但你先别急着否认。”


        

“保全本寺武功就可以大开杀戒,保家卫国的时候就不能开杀戒了是吧?”


        

“你们少林的戒律挺灵活啊!”


        

“还不是因为你回到少林之后,隐瞒真相,杀良冒功,得到那些老和尚的赏识,才能步步高升。”


        

“悔恨,你若是真的悔恨,还有心情出去玩女人?”


        

“雁门关之事后,玄慈,汪剑通、智光和赵钱孙四人侥幸不死,其中就你玄慈混得最好?”


        

“这是为何?”


        

“赵钱孙则一蹶不振,浑浑噩噩,如行尸走肉般活着。”


        

“他们都可以说悔恨,起码别人言行一致,而你玄慈,坐着方丈的位置,锦衣玉食,私底下养着情妇,还给你生了个儿子传宗接代,你跟我说悔恨?”


        

“看看人家汪剑通,每每大宋遭遇他国侵略,他都带着丐帮弟子参战,身先士卒,伤痕累累,最后积劳成疾,为国鞠躬尽瘁而死。”


        

“再看智光,飘洋过海,远赴海外蛮荒,采集异种树皮,治愈浙闽两广一带无数染了瘴毒的百姓,因此而大病两场,武功全失,也算尽己所能救死扶伤,弥补心中亏欠。”


        

实在想不到德高望重的方丈,居然背着他们干了如此多见不得人的事。


        

“不,都是我的错,是我勾引他的,不关他事。”


        

“少林方丈的悔恨方式,真是与众不同啊!”


        

此话一出,少林寺的僧人皆羞愤交加,不少年轻和尚更是三观炸裂。


        

林耀东嗤笑道:“玄慈方丈若不愿意,当时还不会武功的你只是个弱女子,难道能对他用强不成?”


        

“做了就是做了。”


        

叶二娘对玄慈倒是真心实意,见林耀东把玄慈逼到死角,当即就跪了下来,拼命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不关他事?”


        

“你知不知孩子就是祖国的未来?”


        

“一个残害婴儿,摧残祖国的花朵。”


        

“你们这对狗男女,一个道貌岸然,祸国殃民。”


        

“你的行为导致数千家庭破碎,间接又引发诸多悲剧,造成严重的社会不稳定。”


        

“甚至一度影响大宋的国运,林林总总,罄竹难书。”


        

林耀东看向一旁呆若木鸡的虚竹,露出玩味的笑容:“小和尚,你来说说,这对狗男女做了如此多恶事,该不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