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453章 猴急的郑厂长

第453章 猴急的郑厂长

作者:打小就清澈 返回目录
        

领导一拍桌子:“好!就这么定了!你们只要搞出一半,不,三分之一,我都算你们任务完成得圆满。”


        

接了任务,不一定非得做出来,有些客观规律是没办法的。


        

无论如何,还是要给高振东他们减减压,哪怕高振东的把握再大,该做的保护他还是要做的。


        

其他同志一听,领导,你这不对啊,这完成率指标,定得可太低了。


        

不管搞得出来不,人家有这份胆子敢干,那就已经不得了了。


        

这时候的技术想象力,也是受技术环境影响的,就只敢想那么多了,可是高振东手上那是什么?20世纪和21世纪初,100多年钢铁材料之大成,特殊的可能有些没有,但是应付农机的需求,那还是杠杠滴。


        

要搁武侠里,高低得给他起个外号——“半壁江山”高振东。


        

既然是大会战,那这个启动会上,誓师仪式还是要搞一搞的,一群厂长总工站到主席台上,跟着部总工一起,宣读着出师表……不对,誓师词,而高振东站在下面,深藏功与名。


        

十七机部领导和总工,在主席台上笑得嘴都岔到后脑勺了。


        

唯一的就是,有些准备拿出来的材料有点超规格了,要的是一,给的是三,就当是打点提前量了。


        

任务分派完毕,一点儿都没落下,这大大出乎部里所料。


        

还得是振东同志!一手揽了一半。


        

高振东很有信心:“如果资源和支持都到位的话,应该基本没有问题。”


        

领导哈哈大笑:“好!放心,这些如果不到位,那就是我的工作失职咯。”


        

转头又对郑良枢道:“你们好好搞!要有动力,但是不要有压力,尊重客观科学规律。”


        

在领导看来,嗯,这个大会战启动会,还是开得很成功的嘛!


        

十七机部“6011材料大会战”,正式启动,后世简称6011会战,至于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懂的都懂。


        

散了会,领导找到高振东和郑良枢,笑道:“有没有什么问题?”


        

“他们这么少?那我们这么多,搞得完嘛?”


        

“没事儿,有三分厂在,我看没问题,三分厂去年到现在零零散散,搞出来的新材料也不少了。”


        

三分厂成立没多久,可是事情是早就开始干了,厂里的同志都知道三分厂的起源。


        

会议的流程,还是那些,就不用多说,但是两个厂子的职工,却是自豪感爆棚!


        

“十多二十个?看到没?这就是我们厂。”


        

“我有研究所的同学,他们研究所才接了4个,听说这已经是全系统其他单位里面接得最多的了。”


        

棉纺厂,三轧厂旁边的一家纺织企业,和三轧厂相反,女工多。


        

这也是一种故意的布局安排,有利于解决同志们的个人问题。


        

开完启动大会,郑良枢就跟着高振东一头扎进了高振东的办公室,事儿是他们在做,真正的工作安排,在这个地方。


        

“嗯,还有京钢厂的同志呢,肯定没问题。”


        

“我告诉你啊,听我们院子的四婶说,我们厂子的小伙子,在棉纺厂那边可吃香了。”


        

他们院子的四婶,远近闻名的金牌媒人,旧社会的一些职业受到打击清理的很多,但是这个却是没啥大事儿,顶多换个名字,介绍人。


        

郑良枢笑道:“搞这么麻烦干嘛?一批人搞到底不是更好嘛,都是熟手有利于工作啊。”


        

高振东笑而不语,郑良枢想了想,明白过来。


        

“啊,我明白了,好领导啊!哈哈,学会了学会了。”


        

高振东点了几个人,由梁发明带领,入驻京钢厂。


        

至于严厂长,他得管理三分厂这一摊子,过不去,不过他也少不了好处,高振东会挑三分厂具备条件的材料,交给他去搞。


        

高振东道:“你搞好一个,我这里就换一批人常驻你们厂。”


        

果然,郑良枢傻乎乎的接过资料,就听见高振东道:“时间紧,只考虑出来这一个,你们先搞着,后面的我陆陆续续送过来。”


        

抄书还是蛮辛苦的,更别说高振东现在有能力根据现有环境条件,做出一些修改或者是更具体的设计了。


        

在轧钢厂这一年多,他可不是白呆的。


        

高振东能玩儿这一手,原因也很简单,换不换人,都不影响成果的产出,他有这底气。


        

安排好人手,高振东连具体的工作安排都没说,转身就在保险柜里摸出来一份资料。


        

我艹,几个意思?这就有眉目了?特么的项目刚启动好吧。


        

从这个速度来看,制约他的研究速度的,反而是自己这些搞试验和具体实现的。


        

带着感慨和惭愧,郑良枢翻开材料,他明显能感觉到,这份资料比以前的,甚至还要详细一些,看来振东也没停止学习的脚步,一直在提高自己啊。


        

“这这这,你以前就搞过这玩意?”郑良枢说话都结巴了。


        

这东西里面图表又多,这时候的计算机也帮不上什么忙,全靠手写。


        

郑良枢和梁发明不知道高振东到底掌握了什么神功妙诀,这么快的速度就能完成一种新材料的研究和生产工艺、热处理设计,难怪他敢伸手就是十几个。


        

而就这,他还一脸遗憾的告诉自己“时间有限,只能搞出这一个来”。


        

梁发明也翻看了材料,对郑良枢道:“郑厂长,我看呐,这个都没什么好继续琢磨的了,直接对着这材料开干就行啊。”


        

郑良枢现在兼任AOD分厂厂长。


        

郑良枢点点头:“那我们也别磨叽了,梁科长,走走走,欢迎你们马上入驻我厂,指导工作,我们赶紧干起来!”


        

高振东摇摇头:“没有啊,这东西,有手就行。”


        

抄书嘛,那不就是有手就行?甚至你都不用认识字儿。


        

这话说出来,郑良枢和梁发明是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暴打他一顿的冲动,嗯,主要是打不过。


        

虽然知道十几个材料这块蛋糕太大,他和京钢厂不可能一个单位吃得完,这个事情,他和高振东已经有交流和沟通,但是能多吃点儿总是好的。


        

他这才明白,为什么高振东甚至都没和他商量工作计划的事情,高振东自己就懒得管这个事情。


        

什么计划?我这儿没计划。具体的工作计划是你们的事情,我的事情已经搞完了,后面的你们也别担心,我肯定比你们来得快。


        

他用词很谦虚,知道梁发明属于是高振东进厂的第一批班底之一。


        

而他之所以这么猴急,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以高振东这速度,如果他自己的速度不够快的话,就吃不了多少了,看这样子,只要有设备的地方,拿着高振东这研究成果就没有搞不出来东西的说法。


        

三分厂高总工亲自上阵的课题,差不了,能参加就是赚到。


        

而有的人,不用盯,自然就有送上门的。


        

高振东优哉游哉的逛到厂技术处,自己师父这边,敲开门就笑道:“师父,我来求援来了,哈哈。”


        

一想到后面还有一堆成果等着自己去摘,哪怕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还得在厂里分润分润,但是每一个自己多少都有份,他就忍不住,搞起来搞起来。


        

送走了感觉火烧屁股蠢蠢欲动的郑良枢,郑良枢还直接就把梁发明几个人给带走了,就一句话“走走走,去我们那边先考察一下工作环境”。


        

事实证明,郑良枢的猜想是对的,这么个好事情,不可能他们一家吃得完,原本说找高振东合作,也就是考虑三两种的事情,没想到一下子这么多,盯上的人自然也多。


        

对于自家徒弟的孝心,他是明白的,而且的确是任务繁重,高振东脑袋再灵光,那手也是跟不上的,自己得帮一把。


        

高振东马上把事情钉死:“那回头我就先拿一个成果过来,到时候就辛苦您了,哈哈。”


        

老头子难得愿意占自己一次便宜,这可得招呼好了。


        

老陈笑着扔给他一支烟:“怎么?这下子吃撑着了?”说实话,对于自家徒弟这惊人的一手,他都大受震撼。


        

高振东笑道:“对啊,所以想请师父帮个忙出下山,给我坐镇搞几个啊。”


        

老陈点上烟:“你呀,哈哈。好,那我就生受了。”


        

至于厂里想怎么分,那就等厂里找自己商量了,自己上赶着可不行。


        

对于高振东这种直接拿成果来而不是拿材料研究计划过来的作风,老陈是非常清楚,这个徒弟就这么厉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