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 第二十二章 剿匪之意,白水起义

第二十二章 剿匪之意,白水起义

作者:得一星火 返回目录
        

渭源县县衙,知县李文书正在悠哉悠哉的品茶。


        

“哒哒哒...”


        

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位衙役的身影来到近前,躬身低声说道:


        

“大人,吴主簿求见!”


        

“嗯~?他怎么来了?”


        

李文书喝茶的动作一顿,随后便是不紧不慢的说道:


        

“嗯~,带他进来吧!”


        

“是!”


        

来人应了一声,随后便是快步离开。


        

片刻过后,便又是一阵脚步声传来。


        

“哒哒哒...”


        

紧接着,神色悲戚的吴多运,迅速的迈步走进。


        

“噗通!”


        

当距离李文书一米多远的时候,吴多运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语气哽咽的说道:


        

在见到吴多运如此模样之后,知县李文书也是不禁吓了一跳,猛的便是站起身来,快步来到吴多运的面前,将人虚虚扶起。


        

虽然他作为知县,乃是渭源县的最高长官,吴多运只是一个主簿。


        

但是,作为当地的地头蛇,一些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的。


        

“大人,求大人为属下做主啊...”


        

“咦~?吴主簿这是何意?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何止于此?何至于此啊?”


        

听到知县李文书的询问,吴多运不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起来。


        

这要让王朝他们知道,非要呸他一脸不可,脸可真大。


        

就算是把他家的猪狗都算上,那也没有五六十口啊。


        

否则的话,他可能办事不行,但是他要是想要坏事,那绝对是一顶一的。


        

“大人啊,属下、属下,属下一家五六十口,全都被贼人给害了。


        

三千石粮食,万两白银,全被贼人给抢走了...”


        

另一边,知县李书文在听到三千石粮食,万两白银的时候,眼睛不由亮了亮,手中茶盏重重的放在作案之上。


        

“啪!”


        

“贼人大胆!岂敢在老爷我的治下,行那灭门抢劫之惨案...”


        

事实上,就算加上吴家的护院,他们这次也就杀死了二十来人。


        

但是到了吴多运的嘴里,这直接就是翻了一番还多。


        

而且,还有粮食,算上分出去的,也不过一千五百石左右,至于金银,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两不到两千两,这一下直接翻了五倍还多。


        

不过,该需要的询问,还是需要询问一下的。


        

“嗯,吴主簿,你可知那贼人的来历?”


        

“大人,那就是我们那里一伙饿急了眼的贱民,贼首叫做王朝,大概要有两百多人...


        

“吴主簿快快请起,本官必然会查个明白,将那贼人尽快捉拿归案,明正典刑。”


        

李文书一脸的愤怒,心中不断的盘算着,如果剿灭了这伙匪徒,能够获得多少的金银财物。


        

而吴主簿既然被灭了门,只剩下的孤家寡人一个,也没有那个能力与他争夺财物了吧?


        

“两百多人啊...”


        

李文书有些皱眉。


        

至于吴多运后边说的话,李文书根本没有听进心里。


        

可怜我老父、老母,往日里行善积德,时常接济乡邻...


        

却没想到,那些贱民不知感恩,反倒害了属下一家十几...几十口人的性命,劫掠了属下祖祖辈辈积蓄下来的财物...


        

大人,大人一定要为属下做主啊...”


        

不过,他倒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左右不过一些饿急了眼的灾民,朝廷官兵一到,那还不是望风而逃?


        

在想了想之后,李文书便是凝眉吩咐道:


        

“去,将县丞武昌,还有统领武平叫来...”


        

那什么行善积德、接济乡邻,听听也就罢了。


        

真要积德行善、接济乡邻,也不会家里有着数千石粮食,还导致治下百姓饿到急眼,化身乱民劫掠了。


        

他所在意的,还是贼人的数量,以及他们还能剩下多少的财物。


        

天顺元年,第一次将招募民壮,正式纳入规制。


        

令募民壮,鞍马器械,悉从军给...


        

至此之后,招募民壮渐渐正规,越发严格。


        

在明朝,一般情况下剿匪,可不是出动正规军,更不可能是捕头、捕快。


        

捕头、捕快乃是属于巡检司,主要负责缉捕盗贼。


        

事实上,大部分的内地城市,招募的民壮,才是负责城池保卫、剿灭叛匪的主要人员。


        

由此可见,最初招募的民壮,战力还是很强的。


        

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也就渐渐废弛了,不要说是操三歇三了,可能一年到头都训练不了两次。


        

至于兵器,能够有把锈刀,那就已经是主官作为了。


        

闲时训练,忙时务农。


        

训练基本遵从春夏秋月二操,冬天操三歇三,以不违农时为要,并且有纸甲、腰刀。


        

主要就是作为正规军的辅助,参与城池的防守,剿灭叛匪,维持治安,修缮城池等等。


        

正常来说,也应该有着将近六百多人。


        

只可惜,他们现在招募的人数,如果能够有个两百之数,那就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事实是,渭源县的民壮人数,就只有一百五六十人,而且也都没有经过多少正规训练。


        

毕竟,就连大部分的正规军,都是训练松懈,近乎废弛了,就更不用说是作为军队辅助的民壮了。


        

而招募民壮的数量,基本上就是大县千人,次六七百,小者五百。


        

而渭源县,虽然算不得大县,却也不算小县了。


        

但是,让他带领着那些所谓民壮去剿匪。


        

特娘的,那这不要了老命了吗?


        

哪怕就只是一些贱民组成。


        

与其说他们是兵,还不如说他们就是普通农民。


        

所以,当听到要进行剿匪,并且匪徒有着两百多人的时候,武平人都麻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


        

作为县丞武昌的同胞弟弟,武平靠着武昌的关系,当上了民壮的统领,往日里倒是威风八面。


        

不过,其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满脸笑容的开口。


        

“相信武平统领,一定能够旗开得胜,将那些乱民一举击溃,擒杀贼首王朝...”


        

“啊哈,是、是是!...”


        

但是,他的手下也没有好上多少啊。


        

别到时候,剿匪不成,反过来被匪给割了脑袋。


        

看到武平的神色变化,李文书已经是心下了然。


        

离开县衙之后,武平不由一脸沮丧。


        

“哥,大哥,现在该怎么办啊?”


        

“...那就继续招募民壮。”


        

武平笑得有些勉强。


        

虽然民壮情况大多心知肚明,但他总也不好在这里直言,只能是含糊其词的糊弄过去。


        

“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本官就在这里,等着武平统领旗开得胜的好消息了...”


        

最主要的是,这些临时召集起来的民壮,那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那就让他们自备一些干粮,剩下的自县衙支取...”


        

“这、这...真的可以吗?”


        

武昌斜睨了他一眼,不以为然的说道。


        

“可是、可是...”


        

将这些民壮召集起来,那可也是需要粮饷的。


        

难道那些乱民,还真敢与官兵厮杀不成?”


        

“是是是,我都听大哥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武平便是开始召集民壮,以及进行一些队列训练。


        

听到自备干粮,武平不由眼前一亮。


        

“怎么不可以?左右不过就是一些乱民,等到官兵一到,他们又能有多少的战斗欲望?


        

你把那些民壮召集起来,稍微整饬一般,显得像那么回事一些也就是了...


        

就在王朝他们抵达鸟鼠山不久,七月十五日,王二等人纠集一批百姓,趁夜杀入了县城,杀死了知县张斗耀,开仓放粮。


        

在经过十几天的时间之后,终于是传遍了整个陕西,惊的李文书一阵心颤。


        

幸亏这个王朝,并没有像王二一样进攻县城。


        

十几天下来,倒也显得似模似样了。


        

只是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震动整个陕西,名留史册的大事件,使得他们的剿匪行动,暂停了下来。


        

白水起义。


        

这让他开始一再拖延进山剿匪有时间,争取进行更长时间的训练,最好再多召集一些民壮。


        

而在鸟鼠山,王朝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的怔神片刻。


        

明末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终于是要开始了。


        

否则的话...


        

想到这里,李文书不由感到脖子一凉,暗自庆幸不已。


        

同样的,武平也是心中一惊,看来这些乱民,似乎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啊。


        

他们这种,顶多就是个山匪流寇,完全引不来那些官老爷的太多注意,能够为他们留下更多的发展时间与空间。


        

心神进入意识空间,上方一片灵性力量荡漾,宛如一片灵性力量的海洋。


        

另外一边,除了几具属于他们这一方的残魂,其他的残魂已经被王朝尽数磨灭,化作了纯粹的灵性力量,下方的神力、诡气,也是壮大了数圈不止。


        

不过,作为率先起义的王二,似乎并没有支撑多长时间。


        

起义造反,那可是触及到了朝廷的底线了,自然是要大力围剿的。


        

这也是为什么,王朝在先前从没想过进攻县城的原因。


        

念头一动之间,上方的灵性力量海洋,便就开始垂下丝丝缕缕的灵性力量,一点点的融入王朝灵魂。


        

瞬间,王朝便就感觉灵魂一阵清凉,开始缓缓的壮大,在增高三寸,感觉灵魂不如先前凝练之后。


        

王朝便是停下了汲取了灵性力量,转而开始凝练灵魂。


        

在灵魂缩小一寸之后,王朝这才感觉灵魂,重新恢复了先前的凝练。


        

王朝目光下移,看向了那枚在神力、诡气中央,沉沉浮浮的意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