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31章 严宾客的权势辐射

第331章 严宾客的权势辐射

作者:肉丝米面 返回目录
        

顺天府衙公廨里。


        

听到张居正不假思索的一声办事。


        

严绍庭目光斜觎向了对方,心里倒是不由揣测起来。


        

按理说老张虽然是那种外表看着平淡,但骨子里却是透着狠劲的人。


        

不然,他也不会想出将整个顺义县衙上上下下全干掉,然后用自己培植许久的顺天府官吏去暂管顺义县的路子来。


        

但自己一提要将这件事闹的更大一些。


        

他竟然没有思考太多,就答应了下来。


        

难道是因为李春芳入阁的缘故?


        

严绍庭觉得剔除掉张居正要推行变法的因素之外,李春芳入阁导致他想要加快脚步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张居正轻声呼唤着。


        

这一声,让他回想起了一年前的景象。


        

那一日是在西苑玉熙宫圣前议事,定下东南增产丝绸行销海外之事后。


        

张居正却是微微皱眉。


        

因为直到现在,严绍庭也没有说出,若他在自己的位子上将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润物。”


        

也就是在那一天。


        

还是严绍庭主动对自己开口,希望自己能以表字称呼于他。


        

如今。


        

严绍庭站在太液池玉河桥上等候着自己。


        

那时候。


        

自己还是那位先生引以为傲的学生,那时候严家在朝中还是人人喊打,人人皆要倒严。


        

严绍庭却是转口道:“刚峰先生已经离京数日,他自北向南沿运河而下,想来船程更快,不知太岳兄是否又能去信刚峰先生?”


        

见严绍庭提到已经悄然离京的海瑞。


        

张居正顿时冷哼一声:“提他作甚!”


        

自己好像已经习惯了如此称呼。


        

张居正心中不免有些唏嘘和感叹。


        

他继续说:“虽然尚不足两载,但朝堂上下却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润物之才也已显露众人眼前,当下朝政至此,若润物在我之位,当下之事究竟又要如何操办兹大,而达目的。”


        

那厮。


        

当真是不值得深交!


        

严绍庭则是眼神怪异的瞄了一眼张居正。


        

他的语气里带着些不满。


        

其实早在海瑞被皇帝赐奉为应天巡抚之后,张居正就准备找个机会好生宴请海瑞,也算作是恭喜升迁。


        

但谁成想不过是因为朝中和府衙事务繁忙,自己一时未曾照顾到,就让海瑞不声不响的跑了。


        

因爱生恨?


        

严绍庭没来由赶忙摇了摇头。


        

自己怎么就嗑起了如此怪异的cp?


        

这位对海瑞恐怕就是一个又爱又恨的心思。


        

若是换作男女之间的话……


        

那就是爱而不得?


        

这件事情不光要借用张居正的顺天府,还需要在其他地方落笔。


        

将一件个体的事情,推动成一个群体事件。


        

刚好张居正就给自己递了这把刀子。


        

趁着张居正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严绍庭当即笑着说道:“所谓不谋一地,何以谋国?虽说太岳兄当下是要在京中操办诸事,借以推动变法。但如顺义县胥吏贪墨舞弊、行事不法,难道只有顺义县?此次刚峰先生升迁应天巡抚,职责江南十一府、一州之地,恐怕胥吏如虎,比之顺天府更有盛之!”


        

其实严绍庭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借着张居正顺天府治下顺义县的事情,来推动一项胥吏改革的事情。


        

不过。


        

这才是要将事情闹大啊!


        

而按照海瑞的性子,只要给他一个印子,尤其是在他喊出了升迁之后便要做的那三件事里,赫然就有着整饬吏治。


        

他必然会下死力去清查应天巡抚治下的吏治。


        

自己现在要做的,不过是将这把刀子递给海瑞,最终再送到在内阁督办整饬吏治一事的高拱手上。


        

而经过严绍庭的解释。


        

张居正瞬间就明白了他的目的。


        

说罢。


        

张居正便撂下严绍庭,快步走到一旁的桌案前。


        

他提起墨笔,便开始在纸张上书写了起来。


        

到时候南北两京呼应。


        

这件事情就算是真的闹大了。


        

张居正不由脱口而出:“京畿之地胥吏如虎,而陪都南京亦如此,可窥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盘根错节之胥吏苛政猛如虎!润物此策,实乃上上之策!”


        

脸上含笑,严绍庭踱着步子,在一帮照旧想要吃瓜的顺天府官吏注视下,翩然走出顺天府衙。


        

出了顺天府衙后,严绍庭便直奔严府巷,让严虎备好马车就一路向着西北,出了北京城往昌平赶去。


        

至昌平。


        

瞧着张居正赫然是已经开始给海瑞写信。


        

严绍庭微微一笑。


        

仅仅是两京之地?


        

只见贴着镇子旁边就是昌平治安司官署衙门所在。


        

而在治安司衙门前,便是一片偌大的空地。


        

如今这片空地已经被踩踏的板结扎实。


        

已经是傍晚时分。


        

严绍庭刚下马车,远远的就听到镇子旁传来阵阵喝声。


        

循声走了过去。


        

和治安司衙门遥相对应的,是一块高台。


        

严家的小雀儿严鹄,正双手紧握一根木杆,与几名治安司民壮队的好手带着众人操练棍棒。


        

严绍庭静静的站在一旁,也不急于去找徐渭。


        

空地周围也没有围挡,棍棒刀叉自衙门里搬了出来,放置在周围。


        

而那阵阵喝声,就是此刻正在空地上操练的昌平治安司民壮队发出的声音。


        

在队伍的最前面。


        

严虎在一旁悄悄的打量着自家大少爷。


        

然后小声道:“上一次京营里头的那位郭参将带着人过来,和咱们民壮队的人比较了一番拳脚棍棒刀枪。”


        

还有这事?


        

在视线里。


        

小雀儿的棍棒拳脚倒是十分凶悍,透着狠劲。


        

校场上的民壮队队员,时至今日也已经看不出农户汉子的模样,个个都是悍勇无双。


        

严虎却是笑着说道:“三胜三负,打了个平手!”


        

说这话的时候,严虎眉眼全都是可惜。


        

严绍庭侧目瞅了狗腿子一眼。


        

严绍庭好奇道:“结果如何?”


        

郭玉创手下那都是当初西苑宫墙枪响后,镇远侯顾寰从京营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好手。


        

个个都是战力悍勇。


        

目光则是再一次看向高台上的小雀儿。


        

不成想,自家这个小雀儿竟然已经如此勇猛。


        

自己过去竟然是半点都没有发现。


        

只见严虎又笑眯眯的说:“不过二少爷说了,今年再操练一阵子,到时候就去找郭参将带人来重新比过,这一次定能将京营的人全都打趴下!”


        

闻言。


        

严绍庭顿时眉头一挑。


        

老道长对这个欺师灭祖的张真人,那是颇为满意。


        

也不知张国祥是给老道长喂了什么迷糊药,竟然让老道长觉得这么个败坏道门风气的家伙是真正的得道高人。


        

严绍庭更是听闻。


        

他不由想到当初和小雀儿一起从江西进京的天师府张国祥真人。


        

这位他们道门祖师爷下凡,立马就要清理门户的张真人,也不知道最近在老道长身边过的怎么样。


        

不过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


        

所以天师之名被剥夺,改为真人。


        

不过有鉴于老道长能将太宗改为成祖,现在再将天师的头衔还给天师府。那也就不算什么事了。


        

反正太宗老爷子也不可能从长陵底下爬起来,给他老道长带下去。


        

老道长已经有意将天师的头衔,再一次赏赐给天师府。


        

而至于天师府天师的名头,其实还是当年太宗皇帝在位的时候,觉得这帮道人不过修玄,如何能被称之为天师。


        

那岂不是说,这帮人是比天子还要厉害?


        

说罢。


        

严绍庭便转身悄然离去。


        

对于小雀儿的安排,其实他到现在都还没有谋划。


        

干这种事对老道长来说,简直就是轻车熟路了。


        

严虎还在一旁问道:“要不要将二少爷叫过来?”


        

严绍庭举手拜了拜:“让他闹腾吧,咱们去书院。”


        

就算老道长允许,朝廷也不可能允许严家真就文武双全了。


        

到时候首辅是严家的,再出个大将军……


        

你严家到底想做什么?


        

不过现在看来,小雀儿确确实实不可能再走老严头和老小子希望走的科举之路。


        

让小雀儿从军?


        

那恐怕也是有难度的。


        

严绍庭便让严虎去寻少夫人。


        

他今晚是回不去京城了,得要留宿在这里。


        

加之李时珍入京后,虽然给自己两人诊脉都没有问题,但除了给自己开出养神的方子外。


        

当下也就只能由着小雀儿在治安司民壮队胡闹了。


        

反正老严家不差他这一口吃的。


        

等进了书院。


        

遣走了严虎后,严绍庭便自个儿去找徐渭。


        

等他找到徐渭的时候,徐渭正在书院最后面的刊印院里忙活着。


        

见到严绍庭竟然从城里赶了过来。


        

等李时珍来了昌平,如严绍庭所请开了一门医道急救课业后,便让人给严绍庭送来了一个调理身体的方子。


        

至于作用……


        

那得要和陆大妹子两个人在一起,才管用。


        

上一次知道昌平报刊印数量的时候,还只有五千份来着。


        

没想到现在就已经增长了六倍。


        

要知道。


        

徐渭穿着满是墨渍的围裙就笑着走了过来:“宾客竟然来了,刚好今天是钱老夫子文章刊印完成,明日就能发往京畿各地,再从通惠河码头运送三万份沿着运河南下,沿途发往,最终留下一万五千份送至应天府及苏州府。”


        

听到徐渭的介绍,严绍庭顿时心中一惊。


        

“现在昌平报每次都要刊印三万份了?”


        

徐渭笑着解释道:“前期的报纸送到南方后,那边也有不少人希望能将文章刊登到咱们昌平报上,所以借着陆同知的路子,咱们书院在南京城、苏州城还有扬州城增开了三个分局,负责接收南边的文章以及每次发放报纸。这一次,就是南边文章第一次刊登在咱们昌平报上。”


        

严绍庭心思流转,询问道:“如何?”


        

徐渭自然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昌平报可不是一张纸,每一次都是足足八开三十二页。


        

上面除了昌平书院三位老夫子的文章,便是各种经学批注和辩论。


        

当下主要还是京畿一地的士林中人参与辩论,每次都会投稿昌平书院,希望能刊登在昌平报上。


        

徐渭当即会意,两人走出刊印院。


        

寻了书院里一处无人的茶室,严绍庭、徐渭两人入内。


        

严绍庭开口道:“昌平报尽快从书院搬出去,总和书院放在一起,难免影响前面学生们的课业。”


        

他点点头道:“目前还没什么问题,京师这边和南边都是讨论经学文章的。昌平报这边也遵照宾客叮嘱,暂时不曾涉及朝政时局。”


        

严绍庭看了一眼墨渍满地的刊印院。


        

他看了徐渭一眼。


        

徐渭眼前一亮。


        

“宾客也有文章要刊印登报?”


        

昌平报发行至今,招揽名气和热度的一直都是聂豹、王畿、钱德洪三位老夫子的文章。


        

徐渭笑着点头,回道:“已经在建了,放在工厂区那边,书院这边往后只负责接收审校文章。想来,再有两月就能建成,到时候刊印院里的人和东西就全都搬过去。”


        

见徐渭已经安排好这件事,严绍庭也算是少了一份担忧。


        

他转口,开门见山道:“这一次的报纸,延后一天发行,先加印一版合并到一起。”


        

哪怕是在朝为官的人,也是希望自己写的讨论经学的文章能刊登在昌平报上,得到天下士林的阅读和欣赏。


        

当下人人都看得出来,昌平报是个能传扬名气的好东西。


        

只不过。


        

当然期间也有严嵩,在某一次和三位老夫子牌局输了后,不得不被要求写了一篇文章。


        

而随着首辅投稿。


        

这才开启了朝中在职官员向昌平报投稿的风潮。


        

只是严绍庭却摇了摇头。


        

在徐渭的注视下。


        

严绍庭开口道:“用昌仲平的假名,还请徐先生执笔,写一篇讨论内阁次辅徐阁老前番训斥朝堂各部司的文章。”


        

被心学大宗师三位弟子认可的严绍庭,却从来就没有一篇文章刊登在昌平报上。


        

这倒是让不少人倍感可惜。


        

如今徐渭见严绍庭说要加印一版,还以为是严绍庭要发文章了呢。


        

昌仲平。


        

现在就是昌平书院重要评论的谐音。


        

徐渭当即小声道:“切题点是……”


        

徐渭顿时眉头一挑。


        

宾客不是自己要发文章,而是要自己代笔写有关徐阶之前在朝廷各部司衙门的文章。


        

用的还是假名。


        

问完了切题后。


        

徐渭又更加小声道:“文章写出来后,要不要请山长过目?”


        

山长自然是那位姓朱的。


        

这是在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而更让徐渭意外的是。


        

原本严宾客定下的是昌平报暂不讨论朝堂时局,但现在这明显是要对朝堂事件进行评价了。


        

要是一不小心,自己的文章入了朱山长的眼呢?


        

说不得就是一飞冲天的机会!


        

严绍庭点点头:“以国朝胥吏衙役入题,夸赞徐阁老这次行动言行功在国朝社稷!文章出来后,我就不看了,直接呈阅山长后刊印发行。”


        

也就是裕王。


        

毕竟裕王是现在的昌平书院山长,而昌平报其实也是在书院辖下的。


        

而这也是为何昌平报能让天下士林人人都想投稿文章的原因所在。


        

要让天下人都看到。


        

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昌平报真正的影响力之前,没有人能知道自己现在的权势究竟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但只要这篇文章发出去后。


        

说完后。


        

严绍庭双眼眯起。


        

既然是要将事情闹大,那就要往大了闹。


        

严绍庭却是立马含笑摇头。


        

“非是我,而是昌仲平。”


        

“也非是我要对国朝胥吏衙役动手。”


        

那些人恐怕才会清楚,自己的权势究竟又能辐射到哪些地方。


        

而徐渭明显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当即心领神会道:“宾客是要对国朝胥吏衙役动手了?”


        

他现在已经开始担心昌平报随着这篇文章发出去后,还能不能继续办下去了。


        

但他却又多了几分期待。


        

当徐阁老背下这口锅之后。


        

“而是天下久受胥吏衙役胁迫之人会闻声响应……”


        

“共伐之!”


        

徐渭心中一颤。


        

…………


        

是徐阁老深明大义!


        

届时,又会有何感想?


        

不对!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