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39章 谁反对谁就是天下人的敌人

第339章 谁反对谁就是天下人的敌人

作者:肉丝米面 返回目录
        

皇城午门。


        

今日前来此处静坐的官员们,并未曾离去,而是在严世蕃的带领下,懒洋洋的盘腿坐在地上。


        

刚好这时节气候不热不冷。


        

阵阵微风爬上宫墙,再吹拂下来,倒是令人舒畅不已。


        

严世蕃似乎是早就准备好了一样。


        

坐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一只小盒子。


        

打开盒子。


        

周围几名官员便看到盒子里装着的竟然是炒豆子。


        

严世蕃也不吃独食,向后挪了挪屁股,让众人围着木盒子。


        

“闲着也是闲着。”


        

“都吃点?”


        

说完,他自己便捏一颗炒豆子送入嘴中。


        

周围几名官员瞧着严世蕃的举动,又看了看午门下的几位阁老。


        

而如同严世蕃一样的人,其实在午门前却并非少数。


        

乌泱泱的人群中。


        

不多时就散发出各种香味来,尽都是这些前来午门静坐的官员,提前备好带来的。


        

最后还是选择心一横,伸手捏起炒豆子送去嘴里。


        

反正今天来都来了。


        

现在也不差在这午门前当众吃炒豆子的事情了。


        

午门下。


        

徐阶看的是满脸怒气,却又无可奈何,莫敢发作。


        

他侧目看向一旁的高拱三人,眉头更是愈发皱紧。


        

一时间。


        

堂堂皇城大内,宫门前。


        

反倒成了这帮当朝百官们的秋游场。


        

一名在内阁做事的中书舍人快步走到徐阶身后。


        

中书舍人探身伸手,小声开口:“阁老,西苑那边皇上听闻此处事情,已经召见太子宾客及顺天府尹面圣奏对。”


        

中书舍人的声音控制的很好。


        

这三人是指望不上了。


        

现如今也只能看皇帝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正当这时。


        

徐阶眉头皱紧,眉心成川。


        

皇帝这是摆明了要绕开内阁,单独对当下这件事情做出圣裁?


        

高拱听闻之后,却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能让徐阶听得清楚,也能让高拱三人听明白。


        

徐阶却是心中一颤,立马下意识的回头看向前来通报的中书舍人。


        

皇上竟然召见严绍庭和张居正了!


        

“子实,为兄近来偶作青词一篇,不知子实可有空斧正一二?”


        

不等李春芳回答。


        

袁炜便紧接着说道:“就在澄清坊那边,便有一家不甚有名的店家,每日只做十桌饭菜,若是子实有意,今日为兄做东,请子实吃酒。”


        

他摆了摆手,在徐阶的注视下,径直走到午门旁所设登闻鼓处搬来一把凳子,便闲情逸致的坐了下来。


        

既然事情已经捅到皇帝那里,而皇上也单独召见严绍庭和张居正两人,那么这件事就和自己无关了。


        

袁炜更是在徐阶目光看过来前,侧目看向身边的李春芳。


        

这两人都是擅长青词的个中高手。


        

理由正当合理。


        

看了个空的徐阶,一口气彻底淤积在了胸口。


        

这时候。


        

李春芳的视线里,已经看到目光投注过来的徐阶。


        

但他更快一步,朝着袁炜抱拳拱手,颔首弯腰:“樊中兄相邀,怎敢推辞,待今日事毕,定要赏阅樊中兄的佳作。”


        

徐阶心中郁郁,目光转动。


        

片刻。


        

他看向在场三人,而后又侧目扫向午门前静坐满地的朝堂官员们。


        

这个李春芳!


        

竟然也不是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


        

枉费自己前番百费周折,为他和严讷二人进步劳心劳神。


        

而在此刻的万寿宫中。


        

嘉靖已经陷入沉思之中。


        

严绍庭也不紧迫,默默的站定脚跟。


        

徐阶冷哼一声,挥动衣袍:“老夫去万寿宫请陛见!”


        

他也没说请陛见后要奏对什么。


        

只是丢下一句话,徐阶便在高拱三人注视下,走入午门。


        

他现在确确实实很想一探究竟,严绍庭的脑袋里究竟都装着些什么东西。


        

于情于理。


        

待官生保送官身制度,在当下确实是可行的。


        

毕竟是要更改官制的事情,老道长要是一口答应下来,自己恐怕真的要怀疑老道长是不是被什么邪祟给夺舍了。


        

或是老道长修道修傻了。


        

张居正站在一旁,微微侧目,目光似有似无的盯着严绍庭。


        

至多……


        

不过是这些人入了仕途有了官身之后,上限有限,很有可能一县县令就是这些人将来能取得的最高位。


        

亦或是在地方府衙做佐贰官。


        

既保留了那些功名之辈的脸面,也给了这些人一个能够进步的通道。


        

而且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是有功名的。


        

即便这些人不曾科举高中就能在期满之后获得官身,也不会受到朝中那些正经科举入仕官员的排挤。


        

到时候,天下功名之辈就得认下严绍庭这个恩人。


        

这个给他们开仕途之路的恩人。


        

而外面那些在午门前聚众静坐的官员们,也得要感谢严绍庭。


        

张居正心中不由默默一叹。


        

不论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成。


        

今天严绍庭在万寿宫奏对的内容,必然会传扬出去。


        

而同样的。


        

嘉靖此刻心中并不是在思考严绍庭所提的待官生保送制度,究竟是否可行。


        

而亦如张居正一般,在思考着严绍庭在这件事情上所产生的影响。


        

因为严绍庭至少明面上,是旗帜鲜明的站在朝堂命官一方的。


        

好处全都叫严绍庭给占去了?


        

张居正有些无奈。


        

哪怕嘉靖此刻心中清楚。


        

严绍庭所提出来的办法,暂时确确实实是可行,是可以缓解朝堂命官和官府胥吏衙役矛盾的法子。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地方士绅豪强把持地方权柄的法子。


        

但……


        

自己前不久才应允了徐阶所请,顺势让李春芳入阁,本就是为了用来平衡内阁和朝廷局势。


        

若现在又让严绍庭得了这个天大的好处?


        

严家即便不结党,可在天下官员心中,却始终还是欠了一个大大的人情。


        

自己需要考虑的却很多!


        

而这个时候,徐阶也刚好从午门那边赶到了万寿宫。


        

徐阶的身影出现在内殿门口。


        

或许这小子只是单纯的考虑解决办法。


        

但朕!


        

嘉靖目光微微一缩。


        

但是……


        

徐阶目光闪烁。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自己却必须要反对严绍庭所提出的谏言。


        

他眉头皱紧。


        

徐阶发誓,自己用屁股想,都知道今日被传召入宫的严绍庭,还在今天所发生的这件事情上站在朝堂百官一方。


        

因为这是收益最大的选择。朝堂命官的权柄必须要保证。


        

然而。


        

就在徐阶站在内殿门口,将要开口请陛见的时候。


        

内殿里。


        

事情到这一步。


        

已经由不得自己去思考什么选择是正确的。


        

必须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三郎对命官胥吏之事也有话?


        

嘉靖闻言之余,眉头微微一动。


        

他想到了那个被自己安排在昌平书院做山长的儿子。


        

严绍庭已经从袖中取出一份题本。


        

“皇上。”


        

“此乃微臣于昌平书院,与昌平书院山长就近来昌平报所刊登文章,展开的讨论。”


        

他会是什么态度?


        

内殿。


        

嘉靖拍了拍凭几扶手,淡淡开口:“你与朱载坖都说了些什么?”


        

而在内殿门外。


        

徐阶一时心中一动。


        

裕王也表态了?


        

“臣与山长居书院,闲暇之余阅览各方文章,因而略有见解。


        

“山长以为,胥吏之害不可不防,我中原王朝自古便有皇权不下乡之说,如今我朝国祚已有二百年,正是革故鼎新之际。


        

若我朝不欲如前朝,则皇权必当稳固,下至乡野,以皇恩抚育黎庶。”


        

这厢。


        

吕芳已经是上前,自严绍庭手中取走题本,送到了皇帝跟前。


        

严绍庭则是开口道:“回禀皇上,初时乃是因昌平报刊登《国朝胥吏衙役考察报告》文章,而引发朝野议论,纷纷投稿刊登昌平报,导致各方议论,众说纷纭。


        

他又岂会纵容地方权柄被那些胥吏衙役把持,而致使朝廷钦点的官府正印命官无能为力。


        

嘉靖却是皱眉道:“这又与你所说的待官生保送制有何干系?”


        

待官生保送制?


        

说话间,严绍庭脸色不改。


        

因为这些话,确确实实就是从裕王朱载坖嘴里说出来的。


        

他作为老道长的儿子,几乎是无可争议的下一任大明皇帝,朱载坖的态度显而易见。


        

吕芳这时候却已经发现站在殿门外的徐阶。


        

他小心上前,低声道:“主子爷,徐阁老在殿门外候着,似乎是要请陛见。”


        

嘉靖问完了严绍庭的话后,便抬头看向殿门处。


        

这又是什么?


        

难道是严绍庭今日圣前奏对提出来的?


        

殿门外,徐阶眉头愈发皱紧,心中犹如猫抓的一样,好奇不已。


        

“微臣,参见皇上。”


        

嘉靖随意的摆摆手:“先听严绍庭说吧。”


        

刚要开口的徐阶,只能无奈的看了眼严绍庭,随后颔首低头。


        

他脸上淡淡一笑。


        

“徐阁老来了,想来是午门那边的事情?”


        

有了皇帝的话,徐阶这才躬身入内。


        

自从上一次筹备着提议开海开始,严绍庭就一直在走站在大多数人一方的路子。


        

开海拉拢了沿海士绅商贾。


        

这一次提议的待官生保送制度也是如此。


        

严绍庭侧目看了一眼不请自来的徐阶,心中哼哼一声。


        

徐阶是听到自己被召见入宫,来反对自己的?


        

他也不怕反对自己,却得罪了天下人。


        

嘉靖嘴角一扬,目光幽幽的看向严绍庭:“于是你就提议,可以采用待官生保送制?”


        

在他想来。


        

自己儿子肯定是想不出这等法子,那就一定是儿子在忧虑这些事情的时候,严绍庭顺势提出来的。


        

徐阶要反对?


        

现在是谁反对,谁就是天下人的敌人!


        

他缓声开口道:“或许是因为山长执掌书院,忧虑书院学生前途。加之正值官府胥吏衙役争议之事生出,山长便以为,国朝每科取仕不过数百人,而每科考生不计其数,那些不中考生若是就此回乡,再等下科,却是浪费人才。于是……”


        

然后才会有朱载坖在自己的诱导下,说出来能不能让那些科举不中的学生,进入官府做事。


        

最后才是提及,看似是在朱载坖的言语之下受到启发,提出了现在的待官生保送制度。


        

一切,就是这么的自然。


        

严绍庭却摇了摇头:“回禀皇上,非是微臣首先提议。而是山长觉得,可以让这些人在非春闱会试之时,入官府衙门做事,而后每科照旧允许这些人报考春闱。”


        

其实这番话,严绍庭颠倒了顺序。


        

朱载坖之所以会忧虑书院学生日后的前途,可不就是因为自己提醒的。


        

这才抬起头,面含笑容。


        

“其实若非山长这番言论,微臣也想不到如今这个待官生保送制。正是有山长之言,微臣才觉得此事或许可行。


        

朝廷当下可降旨以征辟天下功名之辈,入官府衙门为待官生,不限这些人继续科举应试,若能高中则照旧授官观政,若不中则继续留任官府衙门,九年期满,吏部考评上等之人可保其同进士功名,授以官身差事。”


        

朱载坖还为此大为欣喜。


        

若不是因为规矩所限,他都要自己上奏严明此时了。


        

而严绍庭在说完这句话后。


        

而听明白了的徐阶,只觉得好一阵头晕眼。


        

原本自己还想不论严绍庭今日有何言论,都要大力反对。


        

就算不是站在朝堂百官的对立面,也不能让严绍庭得了人情。


        

说完后。


        

严绍庭不忘回头,淡淡的看了徐阶一眼。


        

最后这番话,其实是说给刚刚到来的徐阶听的。


        

反对?


        

现在反对,自己就成笑话了。


        

大明堂堂的内阁次辅,难道还看不出这个法子,能缓解当下官府胥吏之害?能看不出来这个法子,能解决地方权柄不能下乡的问题?


        

但是现在。


        

裕王也参与其中。


        

而这个所谓的待官生保送制,自己哪怕用脚想,也知道是可行的。


        

而在这个时候。


        

嘉靖已经是换了另一个想法。


        

自己儿子竟然能不经意间想到这个法子?


        

而嘉靖这时候也已经是看完了严绍庭带来的题本。


        

上面其实并没有记录太多。


        

不过是将当日严绍庭和朱载坖的对话,做了一个总结。


        

待官生保送制度,在嘉靖看来就是自己儿子裕王朱载坖想出来的。


        

而不是严绍庭!


        

只是自己儿子……


        

对!


        

没错!


        

这个时候。


        

“当真是朱载坖起头的?”


        

…………


        

“此事……”


        

嘉靖终究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他目光有些迟疑,犹豫的看向严绍庭。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