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 第五百四十八章 《卖血》

第五百四十八章 《卖血》

作者:天不负01 返回目录
        

在廖老家里吃了顿便饭,期间不乏一些上门的访客,有来叙旧的,也有来拜年的,总之是络绎不绝。


        

李长河也没在那里过多的停留,吃了几口之后便找借口离开了。


        

回到家里,朱琳正在客厅里看书,看李长河回来,便把手里的书放了下来。


        

“回来了?”


        

“嗯,你吃饭了没?我有点饿了,煮个面吃吧!”


        

李长河进门之后,轻声的跟自家媳妇儿说道。


        

“你没吃饭吗?”


        

朱琳有些诧异,按照道理来说,廖老家肯定管饭的,毕竟李长河在那也不是吃了一次了。


        

他在那里倒不是怕尴尬,而是怕时间太长,被人记住。


        

去廖老家里的人要么是老朋友要么是老下属,个个都身居高位。


        

李长河担心这些人记住他的面孔,以后发现端倪。


        

“经阿姨倒是煮的水饺,不过他们家里客人太多,一直有人上门,我也没好意思长待,索性就回来了。”


        

“没吃饱呢!”


        

李长河轻声的说道。


        

朱琳这时候一边在厨房里忙活,一边冲着李长河说道。


        

接下来他们团队要去魔都那边,给《寄生虫》配英语,所以会去魔都。


        

“行,你跟老田沟通沟通,看这两天哪天走,我先去书房,把手里的稿子写出来,走之前给刘主编那边送过去。”


        

“这行吧,那我去给你煮个面,顺便煎个牛排吧。”


        

这会现炒菜也麻烦了,不如把冰箱里面的牛排煎一块,又快又方便。


        

“对了,晚上小雪来电话了,我跟她说了,让她先不用回来,咱们这两天就过去了。”


        

这一篇,就是他构思了很久的《卖血》


        

这个故事的题目,源自于李长河脑海中的《许三观卖血记》,当然他只知道这个标题,其实并不知道,故事内容写了什么。


        

李长河写的这个故事,则是跟乙肝结合到了一起,写的是一个城市工人因为卖血,感染了乙肝的故事。


        

“那你去吧,一会做好了我叫你!”


        

随后,李长河来到了书房,然后拿起了桌上的稿子。


        

他趁着过年,已经写了三篇稿子了,不过还有一篇,一直没写完。


        

他打算先用发表出来看看反馈,看看那些读者的反响,包括卫生部门那边,会不会因为这种文章来找他麻烦。


        

毕竟现在采血站才刚开始推广,李长河这篇一发,对采血站很有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到时候,卫生部门会不会找他的麻烦,谁也说不准。


        

而因为感染乙肝,主人公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得这个病,然后开始锲而不舍的调查,最终找到了答案。


        

李长河在这里面,融入了一些关于乙肝的防治和传染链条的科普,可以说全方位的对乙肝进行了科普和防传染介绍。


        

整个故事,其实说起来并不麻烦,李长河只是写的比较慢,对里面的很多剧情不断地修改,根据自己在海外看到的一些资料,以及脑海中的记忆,进行调整。


        

翌日,李长河一大早,开着车来到了人民文学的大院里。


        

今年春节放假虽然不像往常一样,只有大年初一一天了,但是也没延长太多。


        

春节三天假,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卫生部门认可他里面的写法,加强监管,严控乙肝的传播途径。


        

不过李长河估计,仅凭一篇文章,想达到这个目标,肯定是不够的。


        

到时候,先看看社会的反应再说吧。


        

看到李长河在门口,眼神一亮,尤其是看到他手里拿的那几份稿子。


        

“这是写好了?”


        

“写了几篇?”


        

所以初六这天,人民文学早就上班了


        

李长河将车停好,随后来到了刘建青的办公室,轻轻地敲了敲门。


        

办公室里面,刘建青正捧着一杯热水,在那里唏律律的喝着。


        

“就你这水准,哪有什么不合适?”


        

“我先睹为快!”


        

刘建青一边夸了李长河几句,一边在一旁看了起来。


        

放下茶缸子,刘建青快步走过来,接过了李长河手里的稿子。


        

“写了四篇,您看看,有不合适的我就带回去。”


        

李长河把稿子递给刘建青,笑着说道。


        

别人绞尽脑汁的才能写一篇精彩的故事,这小子写起来就跟玩一样。


        

真就应了那句老话,老天爷赏饭吃啊!


        

不过当看到最后一篇《卖血》的时候,刘建青脸色逐渐的严肃了起来。


        

“长河,你这水准,真是一点都没差!”


        

看到李长河写出来的稿子故事一如既往的精彩,刘建青忍不住继续夸了起来。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天赋。


        

认真的读完了之后,刘建青抬起头,看向李长河:“长河,你这个故事,写的可真够大胆的啊”


        

这已经不算是故事了,这其实就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就跟二十年前,王蒙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一样。


        

透过故事,反映出了当时社会面临的尖锐问题。


        

将其余的三篇稿子放在了一边,刘建青坐在那里,聚精会神的看起了《卖血》这篇稿子。


        

李长河也不催促,就坐在那里安静地等着。


        

等刘建青看完。


        

“正好趁着春节这个时间,就写出来了。”


        

“刘主编,这稿子能发吗?”


        

李长河随意给自己编了个理由,然后又冲着刘建青问道。


        

而这样的稿子,通常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之前回北大的时候,意外被人邀请着去采血,说是有补助,我才知道了采血站。”


        

“后来研究了一些资料,然后就发现,如果血战不规范,就会是很多病的传染渠道,尤其是乙肝,当时脑海中就构思了这个故事。”


        

“但是如果是真的,没有弄虚作假,那这篇稿子我觉得就没有什么问题,反而写的非常好。”


        

“哪怕卫生部门找上来,咱们也底气十足。”


        

李长河随后微笑着点点头:“那您放心,这里面的医学知识,都是我从一些学术期刊上看到的,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


        

刘建青点点头:“你这里面的内容,尤其是医学这方面,没有瞎编乱造的吧?”


        

“这稿子能发,前提是里面没有胡说八道的成分,比如说那些传染渠道,如果是假的,到时候你就会有麻烦。”


        

“卫生部门可能会找我们反馈。”


        

这让读者心里起码会有一定的预防理念。


        

要知道人民文学如今的发行量,那可是一个月近两百万份的发行量,辐射到全国各地,能看到的人民群众何止千万人。


        

而这些人如果再口口相传,给周围的人一点科普,那对于医疗防治来说,其实可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好,既然这样,那这篇稿子就发了,我就给定在三月份的头篇。”


        

刘建青做了这么多年的编辑,自然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故事不仅写得好,很显然还有很强的医学科普特性。


        

别的不说,看完这篇故事,起码会对乙肝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甚至知道很多疾病,都是因为采血不正规,透过血液传染的。


        

“还有个事啊,年前忘了跟你说了,下面办公室里面,有好几麻袋你的信啊,你是不是开车来的,正好把它们拉走。”


        

刘建青这时候又想起了一个事,冲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闻言,有些诧异。


        

这或许就是李长河精心雕琢这个故事的目的,他绝不是随意而写的,更像是有备而来。


        

只不过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刘建青即便是凭借多年的编辑经验猜到了李长河的意图,也没必要明说。


        

“对了,我给你开单子,你去把稿费领了。”


        

刘建青笑着说道。


        

“好吧,我下去一并带走。”


        

随后,李长河下楼,领了自己六百多块钱的稿费,外加上九大麻袋的信件,然后返回了华侨公寓。


        

“还有这么多信?”


        

“这不算多了,主要是后面有些读者会来信催你发稿子,不光是写信,还有打电话的。”


        

“你回去自己慢慢看吧,我们这边,都专门腾出来个房间,给你收拾这些。”


        

李长河之所以带回来,其实也是给朱琳找点事干,以后她跟龚雪在家没事了,还可以拆信玩,就跟刮彩票一样的乐趣。


        

“行吧,把这些麻袋先丢你书房吧,反正那屋也不住人。”


        

“等我们回头拆完了,看看再丢到四合院去。”


        

家里,看李长河一趟趟的提着几个大麻袋上来,朱琳有些惊讶。


        

“怎么又这么多信?”


        

“人民文学那边攒下来的,老规矩,回头你慢慢拆吧,有想回的信就帮我回一下。”


        

田壮壮和梁左是必须来的,毕竟两个人一个导演,一个编剧,配音需要他们俩的出面。


        

至于陈楷歌,跟媳妇儿完全是听说了来这边,蹭着来玩的。


        

两口子在家也没事,学校还没开学,索性就跟着来魔都转转,出来溜达溜达。


        

李长河现在别的不多,就房子多,朱琳手里也有一大把钥匙,有的房子,现在就是专门给李长河盛放那些读者来信的。


        

四合院装信,以后说出去,绝对比童话大王的十套房装信更有传奇性。


        

在家随后又收拾了一天,然后在初八这天,李长河,朱琳,田壮壮,梁左,再加上陈楷歌两口子,一并来到了魔都。


        

“今天不打出租车了。”


        

“有车来接我们!”


        

李长河轻声的说道。


        

“长河,咱们怎么走,打出租车嘛?”


        

下了飞机,从机场出口出来之后,陈楷歌嘚瑟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他这个嘚瑟不是冲李长河,而是想要在自己的媳妇儿孙家林展示的。


        

李长河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跟着我走就是了。”


        

随后来到了出口处,两辆黑色的六代奔驰S级早已经停在了那里。


        

“上车吧,梁左,你坐前面,我们俩坐后面。”


        

“有车接?”


        

“难不成是上影厂的车?”


        

陈楷歌有些好奇。


        

“这是.”


        

陈楷歌此刻看着霸气的奔驰,眼中泛起了光辉。


        

六代奔驰虽然还没有七代虎头奔那么霸气,但是其实外形已经比较接近了,而且里面高档的内饰和真皮座椅,更是让他看的目不暇接。


        

“老陈你们坐后面那辆!”


        

李长河拉开前面那辆奔驰的车门,分配说道。


        

“这”


        

“这叫奔驰,是德国那边的一家汽车品牌,很贵的。”


        

“这一辆车的话,我估计怎么也得值个几十万吧!”


        

陈楷歌这时候估摸着说道。


        

他虽然没坐过,但是却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是欧洲那边的高档轿车啊。


        

“凯歌,这是什么轿车啊?”


        

媳妇儿孙家林上车之后,看着这里面的奢华布置,惊讶的冲着陈楷歌问道。


        

“凯歌,这都是长河安排的吗?”


        

孙家林低声的问道。


        

“嗯,我估计是港岛那边公司的车,你看外面挂的都是黑牌”


        

主要是目前国内也没有车对外售卖,这种进口车,他也拿不准价格。


        

“我的天,这么贵?”


        

孙家林有些震惊,一辆车几十万?


        

今天的她穿着一件薄薄的羊绒外套,下面是修身的长裤,打扮的洋气又精致,就跟这座城市一样。


        

“琳琳姐。”


        

看到朱琳和李长河从车上下来,龚雪立刻迎了上来。


        

几个人在车上聊着,而车子发动,很快就来到了当初他们住的洋房。


        

如今有了老洋房,李长河他们来,自然不会再去住酒店了。


        

而洋房门口,龚雪早就俏生生的站在那里。


        

一行人兴高采烈的往洋房内走去。


        

而就在李长河这边欢声笑语的时候,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加州洛杉矶的一处酒会之中,在场的众人却没有宴会上的欢愉,反而个个脸上愁云遍布,眉头紧皱。


        

而他们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在历经了数个月的石油价格暴涨之后,石油的价格,终于开始跌了。


        

“咱们先放下东西,然后再出发。”


        

来之前朱琳就跟龚雪打过电话了,约好了一起去庙会逛逛,反正她又不参与配音。


        

“好,我帮你们去收拾!”


        

虽然没有没有暴跌,只是从巅峰的39美元降到了37美元,但是在场的人都很清楚,这其实是一个趋势。


        

石油价格,见顶了!


        

他们,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