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大明皇孙 第二章 别吵,我在思考 第三章 这肯定不对劲啊! 第四章 我回来了 第五章 我马树带把! 第六章 议政金牌 第七章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紫禁城吗? 第八章 她看上我啥了? 第九章 这个年份很敏感 第十章 那是什么东西 第十一章 妖精纺纱机 第十二章 今日花魁 高牧然是个很另类的老爷。 他这辈子未纳一妾,至今都与自己发家前的结发妻子恩恩爱爱。 他这辈子也未多生一子,从生下高盈盈过后就从未考虑过再要孩子。 这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大户人家里是很少见的。 在古代的大户人家里,不说多子多福,至少大家也要求有个少爷继承家业。 但是高牧然认为,人的爱是有限的,如果他再纳一妾势必就会冷落自己的结发妻子,他觉得人不能这样。 同样的,他不能接受因为高盈盈是个女儿就再去求一子,这对高盈盈来说是不公平的。 高牧然是个很务实的人,在他眼里,人只有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百年之后这世界纷纷扰扰与他毫无关系。 他在这百年里创造的一切,最终交给谁,由谁继承,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他活着的这段时间,他是否幸福。 在他活着的这段时间他在意的人是否幸福。 幸福,就够了。 钱财乃身外之物,身死之后的钱财更是毫无意义。 所以他这辈子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和结发妻子过好日子,还有一个就是高盈盈幸福。 高牧然一直都给高盈盈极高的自由度,在封建王朝这个大环境下,高牧然对高盈盈做到了最大的尊重。 高盈盈可以决定一切她想做的事,包括她的婚姻。 所以一直以来,高盈盈说想要嫁给朱怡焕,高牧然都没有阻止。 高牧然认为,女儿喜欢就好,管他朱怡焕蠢不蠢。 但是刚刚他在听过朱怡焕的话之后,又觉得朱怡焕说的很有道理。 自己的女儿跟着他可是真有苦吃的。 毕竟朱怡焕一个16岁的皇孙做的种种事属实非常不成熟。 他是真担心女儿跟着他的后半辈子不幸福。 高牧然看着朱怡焕,良久后说道: “怡焕啊,你是个好孩子,你的良苦用心我知道了。” “只是我也想了一下,婚姻毕竟不是儿戏,你和盈盈都还太小,我觉得大家都各自考虑考虑是好事,要不你先转告朱王爷,良辰吉日的事先不着急?” 好人卡??? 朱怡焕没想到,自己被高老爷高牧然发好人卡了。 这下轮到朱怡焕有些不知所措了。 他倒不是说非得娶这个高盈盈,只是这一来一回的拉扯属实有些出人意料。 本来自己只是来看这个纺纱机的,现在莫名其妙的婚事吹了? 就在氛围再次陷入尴尬时,马树在旁边阴柔柔的飘来一句: “高老爷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家少爷愿意娶你家小姐,你居然还要考虑考虑?” “抛开高小姐真心喜欢我家少爷不说,你知不知道你拒绝了谁?” 高牧然被马树这莫名其妙充满底气的反问问蒙住了。 他思索了一下朱怡焕的背景。 朱怡焕,皇二十子朱和贵之子,当今皇上众多孙子之一,京城著名蠢蛋,远离政治和商业核心的闲散小王爷。 这个背景好像没什么可怕的? 在京城,一砖头拍下去,十个人当中起码有八个是皇室子弟。 没办法,老皇帝104岁了,生的孩子太多了。 当下,除了那些能上朝议政的皇家子弟,其他皇族还真不见得有多少面子。 马树见高老爷思索半天也思索不出眉目的样子,得意的抬起了头。 “哼。”马树自豪又轻蔑的一哼。 “还京城第一布匹商呢,一点消息渠道都没有。” 马树一边说着一边弓下身来,来到朱怡焕的旁边,从朱怡焕的腰间捧起议政金牌。 “高家老爷,你好好看看这是什么?” 高牧然顺着马树的指示看去。 “议政?” “金牌!” 高牧然怀疑自己眼花了,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然后上前,也弓下腰来细细查看。 “错不了,金镶玉样式,上面刻有议政二字,下方还有皇上的落款。” “这……”高牧然不可思议的看着朱怡焕,一时之间竟不知说啥。 朱怡焕有议政金牌,这说明在本年的期末大考中他夺得了第一。 可期末大考的第一怎么会让朱怡焕夺得。 朱怡焕这个人威名远扬,但凡听说过朱怡焕这个名字的人,也一定听说过“蠢蛋朱怡焕”的称号。 这样的人能在众多皇孙中拿下期末考第一? 马树见高牧然那不可置信又不得不信还满脸疑惑的表情,轻轻的放下了朱怡焕腰间的金牌,然后挺起胸膛得意的说道: “高老爷肯定不信我家少爷能考下第一吧?” 高牧然一听这话连连否认:“不敢不敢,小王爷天资聪颖考下第一是理所应当。” “胡说!我家少爷哪里天资聪颖了?”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紫禁城吗?” “我家少爷能考到第一,完全是用学习的时间换学习的分数,努力得来的!” 本来朱怡焕站在旁边默默听马树帮自己吹牛逼还挺爽。 但马树那句“我家少爷哪里天资聪颖”让朱怡焕绷不住了。 朱怡焕一巴掌敲在马树脑袋上: “瞎说什么呢?” 接着朱怡焕躬手向高老爷说道: “都是马树乱说,考到第一实属侥幸。” 陌生。 高牧然看着眼前这个朱怡焕只觉得陌生。 那个愚笨无礼,蠢而不自知的朱怡焕去哪了? 眼前这个期末大考第一,彬彬有礼,与人沟通如此顺畅的朱怡焕是真实存在的吗? 在商海摸爬滚打几十年的高牧然有着异于常人的识人之明。 他能感受到现在的朱怡焕有着一种不一般的气质。 同时作为大明商人,他很清楚“上朝议政”意味着什么。 朱怡焕现在从一个连棋子都不算的人,成为了大明众多棋手之一。 成为了这大明江山的可能之一。 忽然开窍的朱怡焕,和这众人梦寐以求的议政金牌共同出现在高牧然的眼前。 如果高盈盈嫁给朱怡焕…… 高牧然后退半步整理衣着深深鞠躬。 “高牧然有眼不识泰山,能与二十王爷府结亲是我高家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明日高家将备齐礼数亲自登门拜访共商婚姻大事。” “砰!” 君子之塔上高高亮起绚丽的烟花。 烟花之下照亮的是人声鼎沸的奇货居。 “今日花魁揭晓!” “媚娘!” 奇货居四处的传声喇叭里喊到。 第十三章 先把你的兰花指翘下去 第十四章 能不能爬? 第十五章 小小书童 “小的该死,请王爷爬塔。” “小的该死,请王爷爬塔。” 奇货居的下人显然是识货的,仅是一眼便认出了议政金牌。 刚刚还盛气凌人的下人,转瞬之间便跪在了朱怡焕的面前一边扇着自己的脸一边认着错。 奇货居的下人这一跪,惊呆了围在君子之塔周围等待着爬塔活动开始的围观群众。 奇货居在京城的地位非同一般,这个非同一般体现在方方面面。 在奇货居内部,奇货居的下人是下人,但在京城面对普通百姓的他们却有着极高的优越感。 常年接触权贵的他们让许多奇货居的下人产生了自己也是权贵的幻觉。 就是这样一个自以为高高在上的群体,居然在爬塔活动召开,围观人数最多的时候公然给朱怡焕下跪。 朱怡焕是怎样的人大家都清楚,这奇货居的人忽然给朱怡焕这么一跪简直出乎所有人意料。 “这是怎么了?奇货居的人居然给朱怡焕下跪?” “朱怡焕给奇货居的人看的什么东西?” “难道是二十王爷朱和贵得到皇上重用了?” “不可能啊?二十王爷都那个年龄了,谁会重用这个年龄的王爷啊?” “今天我听有人说朱怡焕期末大考得了第一,难道是真的?” “信朱怡焕期末大考得了第一不如信二十王爷被皇上重用。” “这倒也是。” 围观众人窃窃私语。 朱怡焕则在众人的议论中走近了君子之塔。 而马树则退回到了人群之中,听着人们议论纷纷他不自觉的翻了一个白眼: “一群没有见识的市井小民。” 君子之塔内部。 被奇货居放进来的各位公子们正在第一层四处打量。 君子之塔是一个半开放式的高塔。 在外面是可以看见爬塔的众人在塔内的一举一动的。 “欢迎各位君子来到君子之塔第一层。” 塔内第一层的正中央坐着一位白髯布衣老者。 老者坐在椅上,双手放在拐杖之上,眯着眼向全场的挑战者说道。 “接下来由老朽来给各位讲解第一层的挑战规则。” “第一层的挑战很简单。” “背诗。” “各位君子需要分别站到高塔外侧,面向观众。” “接着我还会向各位君子派出一位书童。” “由书童和观众们共同计算君子们所背出的诗词数量。” “背诗满100首便可上第二层。” “很简单吧?呵呵呵呵。” 老者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笑完还不忘来一句:“老朽可背500首诗。” “就这啊?” 听完所谓君子之塔的第一层挑战规则,朱怡焕不禁说道。 大家一直说君子之塔的挑战有多难,朱怡焕在迈进塔内后还真担心过自己要是一层都过不了怎么办。 没想到第一层只是背诗,还只是一百首就够了。 这种水平在后世,连地方的诗词大会都比不上。 要是朱怡焕设计这个第一层挑战,别说什么背诗了,直接飞花令玩起来,这才有意思。 随着老者的话音而来的是各位书童。 一个不到朱怡焕肩膀的小书童来到了朱怡焕的面前。 小书童向朱怡焕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这位君子,请随我到高塔外侧,挑战现在开始。” 小书童认真的样子让朱怡焕颇有好感。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孩子确实要比后世的孩子成熟的稍早一些。 朱怡焕跟着小书童来到了自己背诗的位置。 来到位置的朱怡焕在此刻已经能够听见周围有人开始背的声音了。 作为一个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人,背诗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集。 在中国仅是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全文背诵的诗词就已经突破了百首,何况还有那么多不要求全文背诵的选修诗词。 所以对于朱怡焕来说只是背出一百首诗词对朱怡焕来讲没有任何难度。 唯一难度是要甄别诗词出现的时间。 朱怡焕不打算背崇祯之后才出现的诗词。 在这里,崇祯之后的时间已经不受朱怡焕把控。 他不知道那些按照时间来讲在这后一百年来本该出现的诗是否正常出现了。 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个穿越者前辈有没有抄过这些诗。 既然今天的比赛是背诗不是作诗,朱怡焕就不打算做有风险的行为。 仅是崇祯之前的诗就够朱怡焕背的了。 朱怡焕站在高塔一层思索着该如何背诗,塔外的群众们却窃窃私语了起来。 “朱怡焕怎么还不背?他不会是一首都背不出来吧?” 在朱怡焕捉摸着背哪些诗最保险时,其他的挑战者们已经背了四五首了。 “他背不出来可太正常了,京城著名蠢蛋嘛,据说他现在还算不清楚两位数的加减法。” “也不知道奇货居的人放他进去干嘛,真是影响大家的观感。” 人群中有人笑道:“肯定时拗不过这个纨绔小王爷呗,今夜的花魁是媚娘,那个朱怡焕心心念念的人,奇货居要是不把朱怡焕放进去,朱怡焕还不得在门口撒泼打滚啊?” “哈哈哈哈哈。”众人笑出声来。 马树撇了眼周围嘴碎的人们: “笑吧笑吧,待会儿你们就知道谁是笨蛋了。” 塔内,朱怡焕掰着指头嘀咕着。 “我按年代来背安全点,我先薅李白他老爷子的诗然后去薅杜甫的诗,诗仙诗圣给我先上。” “然后再是宋代。” “我背到明代后又转头去背唐之前的,这样绝对安全。” 朱怡焕终于确定了自己背诗的顺序,他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始。 而此时,周围的公子哥们已经背了十首不止了。 “来了来了,朱怡焕这是终于要憋出一句了。” 围观的人聚精会神的听着朱怡焕即将要背出的诗句,他们倒要看看朱怡焕究竟能憋出什么诗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朱怡焕第一首背了上辈子幼儿园学生学习的古诗《静夜思》 “哈哈哈哈哈” 朱怡焕第一首诗刚背完,塔外的观众们便哄堂大笑。 “不愧是朱怡焕啊,半天憋了一首静夜思。” 塔外的人们笑得很大声。 站在一楼的朱怡焕听的清清楚楚。 笑声稍微有些打扰到了朱怡焕的思绪,让本准备一口气背出第二首的朱怡焕停顿了一下。 看着朱怡焕的停顿,一旁的小书童误以为朱怡焕被这些嘲笑干扰到了心态。 只见小书童轻声说道:“公子不用理会他们,他们上来不见得比公子表现得好。” 小书童居然会开口鼓励让朱怡焕颇为意外。 这是他穿越到现在第一个鼓励他的人,这让他对这个小书童不由得产生了些好感。 朱怡焕揉了揉小书童的脑袋: “放心,我下首诗就让他们笑不出来。” 第十六章 感谢九年义务教育。 第十七章 五分钟 第十八章 今夜我就是你的 第十九章 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第二十章 别给我养死了 第二十一章 什么不行啊? 第二十二章 吵得不可开交 第二十三章 我将忠于你 第二十四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 “你居然会说他们的语言?” 一旁,目睹了一切的高盈盈有些意外。 朱怡焕笑了笑:“他说的是英语,是一种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语言,恰巧我会一点。” “英语?你是说这个黑人会英语?”高盈盈又有些惊讶? 朱怡焕看高盈盈这个意思,似乎她对英语有所了解。 “怎么?你知道英语是什么?” 朱怡焕问。 高盈盈说道:“在大明,谁不知道英语是什么。” “皇上说过,这个世界上有着一群说英语的人,他们心狠手辣没有人性,比历史上任何恶人都要阴险狡诈,但同时他们又十分聪明,如果不时刻留意着这些人,他们很有可能把恶手伸向我们。所以我们要一边提防他们一边学习他们。” “你说什么?”朱怡焕没想到,这个世界的大明已经对西方世界有了明显的认知。 “你是说这一切都是皇上说的?是当今皇上?那个104岁的老皇帝朱慈烜?” 听着朱怡焕直呼老皇帝的大名,高盈盈的大眼睛吃惊的看着他。 “你胆子可真大朱怡焕,你居然敢直呼皇上的大名。” “额......”朱怡焕这才意识到,自己缺乏对皇权最基本的尊重。 这是平等和谐的现代化中国给留给他思想,这个思想在大明这种封建王朝可不太好,如果冒犯到了皇帝,是真会被一句话杀头的。 高盈盈轻轻一笑:“你现在有把柄在我手上了朱怡焕,你以后再悔婚的话,我就去皇上那告你。” “......” 朱怡焕有些不懂,为什么如此优秀的高盈盈非要倒贴朱怡焕,抛开朱怡焕现在是议政皇孙不说,之前的朱怡焕可是纯废物啊。 “其实我有点事情想问你,我觉得这件事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已经在谈婚论嫁的我们。” 朱怡焕问道:“为什么你会喜欢朱怡焕?在朱怡焕成为议政皇孙之前,他可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 高盈盈呵呵笑道:“你这话说的好像自己不是朱怡焕一样。” 接着高盈盈一边抚摸着怀中的高加索犬,一边说:“如果要说最表面的原因那就是你救过我。” “两年前,我在郊外钓鱼,不慎滑入河中,沿着河水被一路冲到下游。” “那个时候你和京城臭名昭著的另一位皇孙朱怡始也在郊外钓鱼。” “是你把落水的我钓了起来。” 这个故事朱怡焕已经从自己便宜老爹的嘴里听过。 但现在再听一遍依旧觉得离谱。 把这么大一个人从河里钓起来也算有本事。 朱怡焕说道:“所以你就芳心暗许,要以身相许?” 高盈盈双眼一挑颇有些骄傲的说:“怎么可能?” “从我到了适婚年龄开始,不知有多少优秀的公子哥向我家提亲,我怎么会因为有人随手救了我就要嫁给他。” “那你这是为何非要嫁给朱怡焕。”朱怡焕问。 高盈盈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又停下了。 思索了一会儿她才说道:“我说出来可能你不能理解。” “但如果你非要问我也可以告诉你。” “当初你救我起来,我还在半昏迷状态的时候,朱怡始在一旁笑话我。” “他说一个女孩子不在家里好好呆着,一个人出来钓鱼,不仅有伤风化还让人笑掉大牙。” “我当时很气愤,我父亲都不会因为我是女孩子而低看我,凭什么要被一个外人说。” “但我清清楚楚的听见你对朱怡始说道......” “妇女能顶半边天。” “那一刻,我的内心一直渴望的东西被触动了,我觉得你有这种想法,嫁给你永远都不会错。” “这就是原因,朱怡焕。” 高盈盈看着朱怡焕说道。 高盈盈不知道,此时的朱怡焕犹如五雷灌顶:“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句话只有穿越而来的朱怡焕知道他是怎么来的,这句话来自那个充满活力的新中国。 在封建王朝根本不可能有诞生这句话的土壤,这话怎么会从原来的朱怡焕口中说出来? 就在朱怡焕不知道这话为什么会从穿越前的自己口中说出来时,高盈盈又开口了。 “这是一句很古老的话,古老到很多人都忘记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只有我还记得这句话,但我没想到你也记得。” “很古老的一句话?你是说这句话不是之前的我原创的?” 朱怡焕问道。 “当然不是你原创的啊?难道你以前没听过?”高盈盈有些意外。 “如果你没听过这句话,靠着自己的本事总结出了这句话,那就证明我更没选错人了。”高盈盈显然有些开心。 但朱怡焕的重点不在这里,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原来的自己,那这话肯定是来自上一位穿越者。 这是朱怡焕第一次拿到这个世界有穿越者的直接证据。 在之前他只能通过试题通过其他侧面的东西去推测。 但这些东西毕竟不是石锤,毕竟世界线特别是时间线有变动从理论上来讲是有可能的。 但在完全不具备的人文土壤里出现一句后世独有的口号,这就是有穿越者的铁锤。 朱怡焕有些激动的上前:“你,知不知道,这话原本是谁说的?” 朱怡焕这几步上前让自己和高盈盈贴的很近。 近到只要二人的脸稍微再靠前一点就能亲上。 “太近了,朱怡焕。”高盈盈说道。 “什么太近了?” “你离我太近了,我有些不好意思。” 朱怡焕这才发现,自己确实靠的太近了。 “抱歉,失礼了。”朱怡焕稍退了两步。 高盈盈的脸微微泛红:“倒也不失礼,反正我们马上就是夫妻了,只是我还有些不习惯。” 接着高盈盈说道:“这句话我也不知道是谁说的,我很小的时候便听过这句话,我也想知道最开始是谁说的,但因为很少有人谈起,所以关于这些话的来源也无从查起。” “你也不知道啊?”朱怡焕显然有些失落。 其实在朱怡焕的心里已经有一个穿越者的怀疑对象,如果再能确定这句话是不是他说的,那么基本就能实锤朱怡焕的怀疑。 只可惜,高盈盈也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 “小王爷,我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 马树忽然开口。 第二十五章 你看他! 第二十六章 投名状 第二十七章 我的富豪老丈 一辈子没富过的朱怡焕从来都没想过,他接触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富豪,会是大明朝的高牧然。 朱怡焕作为高家的新姑爷,同时也作为大明朝堂一颗需要大力帮助才有可能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两家商定婚姻的当天,高牧然二话没说就送来一箱成色不错的珠宝和一张一百两银票。 “今天时间仓促,我让家里的下人先带了这点东西你先拿着去回礼,名单上的官员我也看了一眼,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几乎都是寒门出生,这些礼品去拜访他们足够。” “等过几日,我在家里好好挑拣一些好东西,你再着重去送给他们。” “银两你先拿着这几天吃喝使用,之后我会让盈盈再给你带些银票过来。” 朱怡焕看着面前的一箱子珠宝和手上被硬塞过来的银票稍微有些蒙。 这是什么神仙老丈人? 这才刚订婚就送珠宝送银票的,这支持力度比朱怡焕亲爹都还大。 简直让人丁暖。 面对高家老爷赛过来的珠宝银两,朱怡焕一时不知道该不该接,他转头看向了自己大明朝的亲爹。 只见亲爹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嘴上还不断说着:“够了够了,对礼单上的官员来说,这些珠宝够了。” 说罢朱和贵还从箱子里拿起了一些小物件把玩了起来:“我看这里面还有洋货,完全足够了。” “......” 这个便宜老爹还真是不客气,一点客套话都不说。 这就是为什么朱和贵这个二十王爷明明有着一些政治头脑但却进不了权利核心的原因吗? 有点头脑但不多,还被情商拉了后退。 高牧然颇为欣慰的上前拍了拍朱怡焕的双肩。 “曾经我也想过,我高家和京城众多富商那样,去和皇室子弟联姻,给自己的产业求个后盾。” “但与联姻求后盾相比,我更在乎我家盈盈的喜好,也就没逼着她去选择什么在朝的皇子皇孙。” “但我真没想到我家盈盈眼光这么好,一眼就选中了你,当今的议政皇孙。” 高牧然一边说着还一边欣慰的上下打量着朱怡焕:“于我个人而言,如今有了你这么个好贤婿,我高家的骨气终于能与高家的财富相匹配了。” “于盈盈而言,现在看来她是真找了个好夫君啊。” 虽然高牧然把自己夸的很肉麻,但朱怡焕不敢苟同高牧然的观点,朱怡焕对于高盈盈是不是好夫君可不是看这些外在条件的。 不过听着高牧然的话再看着他这激动的样子,似乎他在商界或者说在大明现在并不能很硬气,他好像真的很想找一个靠山。 果然,当商人的财富来到一定体量时他们寻求的东西便不再只是财富,大家只见比拼的东西也不再只是财富。 不然的话按照高牧然这个京城第一布匹商的实力,不应该让他说出骨气配不上财富的话。 “好事将近,今天我们两家就把婚事这么定下,贤婿,我就和盈盈先回府去,等着你把她娶过门。” 高牧然说着还有些不舍的看了眼高盈盈。 朱怡焕能够看出,高牧然确实很宠高盈盈,特别是在这个封建社会,高牧然不仅给够高盈盈尊重,并且还无视了很多束缚女性的教条规则。 比如按常理来讲,高盈盈是不应该和高牧然一起来到朱和贵王爷府商量婚事的,但高牧然不但把她带来了,还让她进了朱怡焕房间。 朱和贵拱手:“今天起,二十王爷府和高家便是亲家了。” 高牧然也拱手拜别。 看着转身而去的高家众人,朱怡焕隐隐觉得自己可能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 “对了!珍妮纺纱机!” 朱怡焕这才想起,明明在昨天和高老爷交谈时,重点都不是什么高盈盈也不是什么婚宴,而是那个提前出现的珍妮纺纱机,这个帮助朱怡焕锚定现在世界科技水平的东西。 “高老爷!”朱怡焕喊道。 高牧然停身:“贤婿还有何事?” 朱怡焕上前说道:“小婿还得请丈人小坐一下,有一些事情还想请教。” 说着朱怡焕便上手带着要出门的高牧然又坐了回去。 “小婿是想问问,昨天在奇货居看见的那个珍妮纺纱机,我想问问高家是何时开始购买的,又是从哪里买的,那个东西用着怎么样?” “珍妮纺纱机?” 高牧然一时不知道朱怡焕在说什么。 “昨天?” “嗷!” 高牧然说道:“你是说妖精纺纱机吗?” 妖精纺纱机?朱怡焕回忆了一下,昨天他脱口而出珍妮纺纱机时,高家老爷也说得是妖精纺纱机爱。 “对,就是他。” 说起妖精纺纱机,座位上的高牧然眼睛都亮了一下:“这可是个好东西啊。” 高牧然说道:“贤婿,你可能不知道,就那么一个玩意儿,仅一台,我的布坊就可以少雇8个人。” 说到这里高牧然还颇为兴奋:“贤婿,8个人你知道是什么概念吗?这台纺纱机简直就像妖精一样,所以我叫他妖精纺纱机。” “只是,现在我也就先买了一台试试,如果用着顺手的话,我打算以后基本上全用这玩意儿。” 高牧然这话让让朱怡焕心中一紧,工业革命就是机器替代人工的变革。 高牧然捻着自己的胡须接着说道:“至于说何时从哪里购买的,这个还要从大明出海的商船说起。” “我们大明每年都会有商船出海,其中规模最大的两个船队一个是朝廷的大明船队还有一个是奇货居的船队。” “老夫在前年有幸跟着大明朝廷的船队出海到过一个叫英国的地方,这个国名还是当今皇上定的。” “在那里,老夫和众多商户见了不少新奇玩意儿,妖精纺纱机就是在那时候见到的,当时给老夫喜欢的啊,一直想要一个。” “可惜朝廷的船队对回程的物资控制的很严格,特别是前年,朝廷似乎从那边拉了几个非常特别的玩意儿,而且神神秘秘的不给大家看。” “导致最后留给商户们能带回来的物资重量就很少了,老夫当时在船队说话也没什么分量,没有争取到回程拉货的配额,只能带点小东西回来。” “后来还是我托其他朋友悄悄在奇货居的船队里帮我带了一个妖精纺纱机回来。” 高牧然说到这里还满意的看了看朱怡焕:“如今高家有了贤婿,以后还望贤婿在朝堂之上帮高家争取一些上船的名额和回程的拉货重量配额。” 朱怡焕听着高牧然说的这些才明白,如今的大明居然保持着如此高强度的对外交流,居然每一年都有远洋船队,看来造船技术至少是进步了的。 只是从高牧然的话里,只知道珍妮纺纱机的诞生时间还要早一点,但工业革命是否开始了还是不能判断。 朱怡焕问:“请问老丈,在英国,或者在你们一路航行的路上,你们有没有见过一些让你耳目一新的东西。” “耳目一新的东西?” “有。”高牧然回道。 “是什么?” 高牧然淡淡的说道:“那边很多东西都让我耳目一新。” “......” 朱怡焕一时语塞,他本想问问有没有见过蒸汽机这个改变人类历史的大杀器。 “我是说......” 朱怡焕继续说道: “你有没有见过烧煤然后就能冒着白气动起来的东西?” 朱怡焕尽量用简单语言去描述大明人能理解的蒸汽机。 高牧然摇摇头。 朱怡焕见高牧然茫然的样子,直接从屋内的桌上取来了纸笔,画了一个极为简易的蒸汽机示意图。 由于画的过于简易,这个示意图只能看出个样子却看不出具体构造。 高牧然结果示意图看了半天,然后摇了摇头: “没见过。” “没见过?好吧。” 朱怡焕收起了示意图,这算半个好消息,虽然不能证明改良后的蒸汽机并未出现,但至少说明普及程度还不够高。 朱怡焕鞠躬:“辛苦丈人为小婿解答。” 第二十八章 太阳在我脸上 “哈~欠~” 中午,京都的大街上,朱怡焕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他的身后跟着马树和詹姆森。 朱怡焕左手拿着回访名单右手拿着笔,然后晃晃悠悠的在一个名字旁边画了勾,在这个被画勾名字之上的也全是画了勾的名字,在这之后的显然还等着朱怡焕去拜访。 “没意义,真的没意义。”朱怡焕在路上嘀咕着。 这些天下来,拜访的这些官员,没一个可用之人,甚至没一个靠谱的。 按照朱和贵老王爷的安排,朱怡焕这几天,天天起早贪黑的去拜访这些小京官们,希望能在这里面发掘一些以后的助力。 但是这些天走下来,朱怡焕发现名单上这些官员,别说发掘出来当以后在朝堂上的助力了,朱怡焕甚至担心沾上他们后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 这些官员,别看他们官小,但他们胆子是真的大。 有拉着朱怡焕规划未来如何结党营私打造自己势力的。 有和朱怡焕商讨怎么用自己的权利配合朱怡焕的身份去垄断业务的。 用朱怡焕的话来说,一个个领着科长的工资,商量的全是厅级干部干的事。 关键这些人都是演说家,朱怡焕没看出他们有什么能力和能量,一个个心思却还不小。 不过仔细想一想,名单上的官员们会如此不靠谱也是合理的。 议政皇孙制度都实行了这么久了,那么多皇孙们都进过朝堂,一波又一波的人在朝堂上发展过势力,最终还是剩下了这么多名单上想上进的官员没有被纳入任何人的势力范围。 这不就说明了这些人要么是毫无用处,要么是真的有问题。 想明白这点的朱怡焕,便觉得这回访的工作越来越没劲了。 “咕~” 朱怡焕身后詹姆森的肚子响了起来。 这些天来,朱怡焕听到的最多的声音可能就是詹姆森肚子咕咕叫的声音。 詹姆森的体型庞大,相应的他的饭量也很大。 别看古代这些王爷府许多都富得流油,但对待下人,大方的没多少,下人的吃食基本上都是限量的,从没有敞开吃这一说。 朱和贵王爷府也是这样,本来朱和贵王爷府也不是什么富有的王爷府,只能算是过得去,所以在下人的吃食上也不是很大方。 肉几乎一周见不到一次,米饭也是限量供应,谁吃的快谁就可以抢到第二碗。 但对詹姆森来说,即便他能抢到第二碗,这也远不够他吃的。 更何况,由于詹姆森抢饭太积极,以马树为代表的本地系已经开始反抗,大家都加快了吃饭速度。 所以,朱怡焕一般一有机会就带詹姆森下下馆子,一来是詹姆森确实需要开一点小灶,二来是这样可以建立詹姆森对朱怡焕的好感。 对于贴身保镖而言,最好是让他和你建立感情,否则没有感情基础的保护就是一盘散沙,被人一试探就会叛变。 “时间也不早了,下馆子去。” 朱怡焕说道。 “小王爷,又下馆子啊?”马树问道。 “怎么不想吃肉?”朱怡焕调侃道。 马树摇摇头:“这世上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吃肉,只是......” 马树凑到朱怡焕跟前,小声说道:“只是小王爷,咱们以后下馆子别带这个黑大个,他太能吃了,得多花多少钱啊。” 朱怡焕笑了,他可太清楚马树的心思了。 詹姆森恐吓他的事马树还记着呢,最近老是一有机会就想找詹姆森的麻烦。 奈何詹姆森听不懂人话,马树的阴阳怪气他是一句也没听进去,除了阴阳怪气,马树别的又拿詹姆森没办法。 在王爷府,几乎所有的下人都怕詹姆森的块头,再加上詹姆森看上去木讷又不惹事,大家也没跟着马树一起给詹姆森找不自在。 马树就只有一有机会就去找朱怡焕蛐蛐詹姆森。 朱怡焕敲了下马树的头:“你能下馆子,完全是沾詹姆森的光,要不是他吃不饱,我才不会三天两头带你们下馆子呢。” 朱怡焕一直知道詹姆森吃不饱,但他也没和自己便宜老爹要求在府里多做些饭菜或者给詹姆森单独开小灶。 一来是因为王爷府确实不富裕,如果给所有下人的伙食都多加菜,加到詹姆森能吃饱为止,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朱和贵断然是不会同意的。 二来是如果单独给詹姆森开小灶,会让这个本来就不会说汉语的詹姆森更加被排斥。 朱怡焕可太注意詹姆森的心里健康了,毕竟如果给詹姆森整抑郁了,发起疯来反手把自己宰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朱怡焕带着马树和詹姆森来到了街边的一家包子铺。 这家包子铺在整个京都都还算出名,他们从最早的流动式早餐摊一步步做到在京城有一家一层楼的小商铺,味道是十分不错的。 朱怡焕也是这段时间天天在外边跑才找到的这么一家店。 “老板四十个包子,三碗稀饭。”朱怡焕进店喊道。 “四十个包子?”在蒸笼前忙碌的老板年头也不抬的说道。 “客观,我们家的包子可大了,一般人吃四五个就饱了,四十个吃不下的。” 朱怡焕一行人找了一张空桌坐下:“吃得下,你上包子就对了。” “客观我们家的包子真不小......” 老板娘这才抬头,看见壮硕的詹姆森坐在座位上,一时语塞。 朱怡焕笑道:“我吃五个,这个瘦子吃五个,这个黑大个吃30个,老板娘合理不?” 老板娘木讷的点点头:“合理......合理,这就给你把包子端上来。” 片刻后,老板娘端着热气腾腾的包子走了上来:“客观,我先给你上20个,剩下的还在蒸。” 还不得老板娘把话说完,詹姆森已经一手一个吃下两个包子。 店内其他人见状不禁侧目。 大家不禁在心里嘀咕:“这是哪家下人这么不懂事,居然带着昆仑奴来店里吃饭,这也太危险了,也不知道他们家主人是怎么管教的。” 詹姆森这边一口一个包子的吃着,马树也跟着像抢似的往嘴里塞着包子。 “你吃那么快干嘛?”朱怡焕不解,今天包子管够,马树没必要抢。 马树嘴含包子模模糊糊的说:“就他吃得快了不起,我也能吃的和他一样快。” “......”朱怡焕明白,马树这是在争宠,他是觉得自己器重詹姆森超过了他,所以他也想表现一下。 “妈妈,太阳在......我脸上。” 店内,在马树争着和詹姆森比吃包子速度时,一个轻微结巴而又稚嫩的声音传来。 “妈妈,太阳在我鼻子便右边。” “妈妈,太阳是不是快了?” 这段莫名其妙的话语引起了朱怡焕的注意。 第二十九章 太阳在不在快? “老板娘,你的傻儿子又说胡话了。”店内有顾客笑道。 “胡说,老板娘的儿子可不傻,他可是天才,你随便出一道数学题他都能心算。”有顾客纠正道。 “他还不傻?这么大个孩子了连和人交流都不会,这世上也就朱怡焕能和他一教高下。” “又胡说,现在朱小王爷已经是议政皇孙了,你瞎说话小心小命不保。” 这位说胡话的顾客笑道:“我怕他一个千年上一回朝堂的议政皇孙?”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梁亲王朱怡照的门下,我怕他一个朱怡焕?” 顾客们调侃的声音,朱怡焕他们听的清清楚楚。 正吃着包子的马树一拍桌子就要起身。 朱怡焕连忙喝止:“你要干嘛?” 马树咽了口包子:“我去教训那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坐下。”朱怡焕说道。 “你和他们有什么好较劲的?” 就店内这顾客这点嘲讽,完全不能让朱怡焕的内心产生一点波动。 这又不是当着面蹬鼻子上脸嘲讽话,顶多算背后装逼。 在前世,朱怡焕工作的时候被人指着鼻子骂的时候也有,这点事情不值得动火。 倒是这个老板娘的儿子让朱怡焕很感兴趣。 老板娘没有回顾客调侃自己儿子的话,但也没有回自己儿子的话,她假装很忙碌的样子做着自己的事。 朱怡焕能看出来,老板娘不回顾客是介意顾客调侃自己儿子。 而不回儿子,大概是心里也认为他傻吧,不想回答,觉得丢脸。 朱怡焕细细打量了一下,老板娘的儿子看上去七八岁,整个人很消瘦,看上去确实不太灵光,他的身上有不断出现的机械系动作,这是某种病态的标志。 但与人们常见的一眼傻子不同,这个小孩看上去不是智力有问题的那种恍惚。 他的状态很像朱怡焕以前在短视频上看见过的一种叫“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病。 这种病又俗称孤独症,表现为社交障碍、行为刻板甚至会伴有语言障碍和智力障碍。 但是,这种病还有种叫法,被成为“天才病”。 不是每一个孤独症患儿都有智力障碍,有部分孤独症患者他们虽然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不符合同龄人精神状态和交流状态的情况。 但有些时候,他们的“孤独”和交流障碍,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太过聪明,由于太聪明,再加上语言能力匮乏,和一般人交流不到一起去。 “马树,你去把那小孩叫来,我有话问他。”朱怡焕说道。 站起身来的马树很快把小孩叫了过来。 朱怡焕笑呵呵的问道:“小孩儿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的一只手在空中不断比比划划上下抖动,然后按在自己鼻梁右侧,似乎没有听见朱怡焕的问话。 “小孩,问你话呢?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整个头部不自觉的左右微抖然后说道:“张福霖。” “张是姓张的张。” “福是福气的福。” “霖是......” 小孩抖动的头忽然停了下来,他在回忆妈妈是怎么教他介绍自己的。 朱怡焕对小孩说道:“你刚刚说太阳快了是什么意思?” 小孩一听朱怡焕这话,就像是断电的机器人忽然插上了开关,头部又开始抖了起来。 他的手在天上乱比划,眼睛也飘忽不定的说道: “那个太阳......” “他已经走到这了。” 说着小孩张福霖用手指着自己的右边眉毛。 “走到眉毛那里。” 朱怡焕有些不解:“走到眉毛这里是什么意思?” 小孩说道:“太阳从东方升起,升到西方一点点,从鼻子到眉毛这里,偏右......偏右一点。” 朱怡焕还是不懂。 小孩又拿手指着自己的左边脸颊: “太阳从这里出来。” “六点四十二。” 然后指着右边脸颊 “从这里落下。” “七点半。” “他现在在眉毛这里。” “太阳偏右了。” “太阳在不在快?” 马树吃了口包子:“这小孩神神叨叨的说什么呢?” 朱怡焕紧锁着眉头思索着小孩的话。 直觉告诉他,小孩一定是想表达什么事情,只是他的语言表达系统存在一定的障碍,他把话说不清楚。 但他能肯定,这个小孩口中这些凌乱的话语不是一般的傻子说出的毫无价值的语言。 “太阳,六点四十二升起,七点半落下,现在偏右一点点。” 朱怡焕在脑中整理着这些零碎的话语。 他闭上眼脑内浮现着太阳的日出和日落。 忽然,朱怡焕睁开眼,他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小孩,似乎是听懂了小孩想要表达东西。 但他不确定,究竟是自己想多了,还是小孩真是这么想的。 “我需要纸笔!” 朱怡焕有些激动的说道。 马树连忙递了一支笔出来,但是纸却没有。 朱怡焕连忙摸了摸自己的身上,摸出来前几天给高家老爷画蒸汽机示意图的纸。 朱怡焕把纸铺开然后在上面画了一个圈。 这个圈代表着地球,然后在地球上画出两个小点,这两个小点,分别代表太阳的日出点和落入点。 他把两点沿地球相连,可以得到一个大于半个地球弧度的弧线。 这个弧线就是日出到日落的轨迹。 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落日点要比日出点偏右。 “你是想问这个吗?” 朱怡焕将图展示在小孩的面前。 小男孩看着朱怡焕手上的图,兴奋的点了点头。 “对,太阳就是快了!” 得到肯定答案的朱怡焕惊讶的合不拢嘴。 他明白了。 这孩子的脑子里有一整个完整的太阳运行图谱。 他的脸是地球,他用脸和手来具象化太阳和地球的运动。 他说太阳快了,是他能凭自己的观察计算太阳日出和日落的时间。 他说太阳偏右了,是因为他不知道地球存在偏角度,所以他认为太阳日出到正午与正午到日落的时间应该是一样的。 他很好奇日出的时间是明明是六点四十二,为什么日落的时间不是六点四十二分落山,而是七点半。 为什么正午的太阳不在正中间而是偏了一点? 他在询问大家,想知道答案,但是这里甚至没人知道他的问题是什么意思。 朱怡焕不知道,上一位穿越者对大明的基础科学教育的贡献有多少,有没有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有没有告诉大家公转和自转。 但就算是告知了,一个大明朝的小孩靠着自己的发现,找到了这样的问题。 朱怡焕只能说:“惊为天人。” 第三十章 我来教 第三十一章 市井流言 第三十二章 败花 第三十三章 今日之局,症结在这 第三十四章 有瓜? 第三十五章 你怎么看 第三十六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三十七章 换了人间 第三十八章 一剑封喉 第三十九章 你怎么才来 第四十章 未尽的事业 第四十一章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第四十二章 我有人 第四十三章 我反我自己 第四十四章 皇上的假茅台 第四十五章 你脸红什么? 第四十六章 路线错误 第四十七章 先死记硬背再慢慢理解 在历史原本的轨迹上,大明朝是拥有火器的,甚至火器种类还不少。 除了明军配备的鸟铳外,相传还有戚继光发明的类似于转轮手枪的五雷神机,赵士桢发明的神似加特林的迅雷铳等等。 但这些火器最终都没有得到明军的大范围使用,也没撼动传统武器的地位。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一是明朝的这些火铳,实际上就是燧发枪,对于火枪的发展史来讲,燧发枪的出现虽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大大提高了之前的火绳枪的使用场景,射击精度和杀伤威力,但这只是与火枪的发展自身来做比较。 横向来看,燧发枪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其射程超过百米威力便开始大幅下降,这让火器本应有的最大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更重要的是燧发枪装弹与发射还是不够迅速,对于燧发枪来讲,需要在打完子弹等枪冷却后才能装下一发子弹。 而燧发枪一次性能装的子弹3颗也就是极限,一般情况下一分钟只能打出一发子弹,这样的装填速度是远不能满足我国战争的需要。 在欧洲那种低烈度小范围的战争来讲,燧发枪这样的装弹速度是够用的,但对于中国封建时代这种动辄上万上十万人的战争来讲,燧发枪实在跟不上战争的强度。 也就自然没有得道朝廷和军方的重视。 二是当时的大明朝堂内斗严重,军用火器的发展在大明朝堂是有官员提过,但在内耗严重的大明朝堂,提议发展火器的官员并没有成功走到关键位置,致使本就不被重视的火器发展更加无人问津。 其实朱怡焕能够理解大明不重视火器这一现象,欧洲人之所以能将缺点严重的燧发枪当作战场主力,那真和他们打仗的水平有关。 燧发枪时代的欧洲,打仗是一排人一排人轮着打,第一排人射击完毕后第二排上,以此来争取装弹时间。 这种打法如果放在中国战场,当你站那里一排一排的射击打仗时,恐怕对面的官兵只想笑,这和送人头没太大区别。 ...... 王府屋内,朱怡焕一边在脑海里想着这些,一边认认真真的画着火枪的结构图。 当然他画的不是老式的燧发枪结构图,而是后膛枪结构图。 后膛枪与早期的燧发枪最大的区别就是填弹方式的区别,燧发枪的子弹填装是从枪口,而后膛枪顾名思义是从尾部装填弹药。 仅是这一个区别,就大大解决的弹药装填速度的问题。 不管这一世的火枪有没有因为老皇帝的到来而得到重视,朱怡焕自己肯定是要重视枪械的发展与制造的。 朱怡焕大胆猜测,这一世的火枪肯定会得到重视,但根据老皇帝自述自己不懂技术,这一世的火枪即便有发展应该也不大。 朱怡焕猜测只要把后膛枪制作出来,自己手上的枪大概率是领先于全世界的,就算不领先也至少是持平的状态。 “枪?” 张福霖看着朱怡焕画着的图问道。 朱怡焕拿起自己刚刚画好的后膛枪结构图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更有趣的火药玩法。” 与老皇帝相比,朱怡焕的优势是自己还是懂不少基本的机械制造,虽然动手能力差,但理论知识还勉强,像简单的枪械结构图他还是能画出来。 只是...... 朱怡焕心里有些担忧,自己能把图画出来,大明有实力制造出来吗? 朱怡焕本人可是没本事手搓后膛枪的。 “给你。”朱怡焕把图纸交给张福霖。 “这就是你今天的作业,把这幅图记下来,今天就在我的房间,不许出门,记下这幅图后再把图还给我,然后你再把这图画下来。” 无论现在的大明有没有实力制作出这样的枪,朱怡焕都决定先让张福霖把图记下来,这是他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悟出来的学习方式。 先死记硬背,背下来后再慢慢理解。 如果大明现在就有制造后膛枪的实力,那么理解了枪械结构的张福霖会是朱怡焕制造枪械路上最好的助力。 即便大明现在无法制造后膛枪,也可以靠着理解了枪械结构的张福霖去慢慢摸索。 但是为了防止枪械结构泄露,今天的张福霖被朱怡焕禁足了,只有在他背下枪械结构图并且把图纸还给朱怡焕后,朱怡焕才会放他自由活动。 这种高科技武器,朱怡焕是不可能让他有任何泄露风险的。 朱怡焕总觉得,如果这张图泄漏到了奇货居那边,他们真有可能造出来。 那个巨大的天方至今让他耿耿于怀。 “能背下来吗?”朱怡焕问张福霖。 张福霖双眼紧盯结构图然后自信的回道:“能。” “那就好。” 朱怡焕也觉得,这种程度的图片记忆,对于张福霖来讲不是难事。 ...... 窗外传来高加索犬的阵阵狗吠,这是它吃饱后的满足声,看来马树确实老老实实按照自己的吩咐去给高加索犬加餐了。 “小畜生也就是你命好,碰到我们小王爷了,饭量这么大,换别人养你,你早就饿死了。” 屋内,守着张福霖背图的朱怡焕听见马树在外面骂骂咧咧说道。 “汪!汪!汪!” 马树话音刚落,高加索犬的狂吠声忽然暴躁了起来。 “这是和马树吵起来了?”朱怡焕心想着。 “汪!汪!汪!汪!”高加索犬的叫声越发凶猛。 “这听着不像是在和马树玩闹。”朱怡焕有些疑惑。 只听片刻后,门外传来下人的声音: “小王爷,府外有人求见,王爷说是贵客,让我带来见你。” “有贵客求见?” 怪不得屋外高加索犬狂吠不止,原来是有外人来了。 朱怡焕起身收走张福霖正在记忆的后膛枪图纸,然后打开房门。 只见门前站着一相貌英俊身形匀称的男子。 朱怡焕认识这个男人,昨天在先忧殿站在李全德李公公身边的就是他。 如果朱怡焕没记错的话,这位就是老皇帝说的,鱼奇,鱼公公。 “你们都先出去吧。” 朱怡焕对屋内院外的众人说道。 第四十八章 地段肯定好 第四十九章 先议朱怡焕 第五十章 都来,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