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从仙武大隋开始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儒圣周敦颐,杨家将抵达大兴城!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儒圣周敦颐,杨家将抵达大兴城!

作者:勤奋豆豆 返回目录
        

那些站阵中的死士们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后,身体不禁微微一颤,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是……”


        

“是鱼俱罗将军!!!”


        

“没错!就是鱼将军的声音!”


        

“真的是将军!!!”


        

虽然他们是死士,但是如果可以不死,没人愿意白白送死。


        

鱼俱罗成就大宗师多年,一身功力,强横无比。


        

如今能够再次听到鱼俱罗的声音,那简直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激动!


        

宇文泰看向兵阵之中的鱼俱罗,冷漠道:“鱼俱罗,杨坚倒行逆施,乱杀无辜,已经坠入魔道。”


        

“如果你在意大隋,就该为了洛阳百姓,不该阻拦我,而是该去阻拦杨坚。”


        

此刻,更多的武林高手向着洛阳城的城中心行进着。


        

鱼俱罗手握刀柄,冷静道:“文帝并没有坠入魔道,他是为了大隋的未来。”


        

高贵随后道:“鱼俱罗,帮助杨坚,那就是助纣为虐!”


        

他们的声音非常之高,传响于整个洛阳城。


        

“进入损失一个洛阳,成全大隋的辉煌,是为九州太平,文帝没错。”


        

“宇文泰,你们八柱国世家如今的行为就是背叛大隋,我劝你们现在离开,与我们一同守护大阵。”


        

“首先,他用几十年时间,修复了大隋国运,而现在他再创造永远守护大隋的国之大阵。”


        

“大阵一旦成功,大隋将不惧任何敌人,从此大隋将利于不败之地,必将可以结束九州乱战,独霸九州,天下太平。”


        

“呵呵……功臣?鱼俱罗,你也坠入魔道了!乱杀无辜,你们全都入魔,就让我来杀死你们这些魔道!”


        

话音落,宇文泰手中黑色宝剑横斩。


        

“他日大阵成功,八柱国便是最大的功臣。”


        

鱼俱罗的声音同样很高,传响于洛阳城。


        

紫色雷霆环绕鱼俱罗全身,他头顶巨大横扫而出,发出了巨大的紫雷刀芒。


        

轰!轰!轰!轰……


        

十道巨大的剑芒并排从天劈落而下,直接砸向了兵阵。


        

咖嚓!


        

反观兵阵之中的鱼俱罗,却是纹丝不动。


        

宇文泰没有再次发出攻击,微微皱眉。


        

刀气与剑气于半空碰撞,同时消散,气劲扩散四方,周围建筑轰然倒塌一大片。


        

最先出手的宇文泰却是不由的退后了一步。


        

高贵和元欣同样是老辈武道强者,自然也看出了宇文泰的情况,同时没有出手。


        

虽然他们三位大宗师,但都处于暮年,联合出手是可以杀死鱼俱罗,但难保今日不会陨落于此,那可不是他们想遇到的。


        

虽然同是大宗师,但他已经老迈,非当年巅峰期。


        

如今的鱼俱罗反倒是还处于巅峰。


        

他今日的目标就是拖,拖到洛阳抗住天罚,那就是成功!


        

……


        

八柱国的三位家主,三位大宗师不主动出手,鱼俱罗自然更没有出手。


        

那三位成就大宗师时,自己还未诞生,凭借年轻一些硬抗三人,但他不认为可以杀死三人。


        

但此时神情变得担忧起来。


        

毕竟是开隋九老之一,成名已久的大宗师。


        

此时此刻,大量高手都向着城中心汇聚。


        

他们在听到鱼俱罗的声音后,原本自信满满可以破灭城中阵基。


        

“这……这……”


        

“没想到,大隋还真的是设下了这么多防线呢!”


        

非大宗师的武道高手,根本没有自信敢和鱼俱罗硬碰。


        

“还……还真的是鱼俱罗!!!”


        

本以为这里群龙无首,没想到……鱼俱罗竟然在此!


        

另一个方向,朱厚照率领着青龙会同样遭到了死士的拦截。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大家啊……”


        

……


        

李景隆满脸疑惑地看着朱厚照,“陛下……”


        

朱厚照的声音冰冷如霜:“暂且先作壁上观。”


        

原本打算杀死眼前那上千黑衣死士,但是突然听到鱼俱罗那声震整个洛阳城的声音时。


        

朱厚照立刻伸手,只会后面的青龙会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但是,我们若是闯进去,将会首先面对鱼俱罗,甚至是杨坚,以及有可能活着的高熲和杨素。”


        

“现在情况是,谁冲的最靠前,有可能死的最快。毕竟杨坚他们人少,只要出手一定快战快决。”


        

李景隆不解道:“陛下为何?”


        

“我们人多势众,东方有八柱国三位大宗师,任凭鱼俱罗有三头六臂,也绝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如今的他们身处敌方的阵法之中,看似胜券在握,实则如履薄冰,毕竟那可是九老之一。


        

天穹那显眼九耀星,难以想象,此刻的九老究竟拥有何等恐怖的力量。


        

朱厚照凝视着天空中的九耀凶星,缓缓说道:“而且,虽然开隋九老并不是都活着,但既然有法阵增幅,如今的鱼俱罗早已今非昔比,有可能不再是大宗师,而是陆地神仙!”


        

他的目光紧紧注视着那颗最闪耀的星辰,仿佛看到了那个曾经威震天下的绝世猛将。


        

此时的大兴城内中心处。


        

脸色略微苍白的杨广,望着雷霆涌动的天穹,眼中有着担忧,但脸上却洋溢着欣喜若狂的笑容。


        

所以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


        

修造大运河,有人说自己昏君。


        

但真正是吗?


        

大殿之中,光芒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


        

如今的他,因为斩龙脉而元气大伤,身体如风中残烛般颤颤巍巍,白发随风飘舞,虽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而现在,他也要和父亲联手,再造更强大隋。


        

只要这次成功,未来大隋将君临九州,独霸世界!


        

他们懂什么?


        

是自己所造大运河,为大隋重塑全新国运。


        

萧皇后看向独孤伽罗轻声问道:“母后,此次大隋,您认为能否成功?”


        

独孤伽罗的目光复杂而深邃,她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沉默着。


        

自己死而无憾!


        

宫殿中,太后独孤伽罗和萧皇后同时现身,她们美眸如星辰般高悬,遥望着远方,眼眸中倒映着那如血般殷红的天空。


        

如果失败,九老还活着的几位大概率也会陨落。


        

而与国运和大阵相连的丈夫杨坚与儿子杨广,都会死去。


        

相比起大隋的成败,她更明了如今这九座城真正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群雄汇聚,阻止大隋。


        

结果会如何,她无法预料。


        

但是她希望,一定要成功!


        

他们输不起!


        

但这些敌对的力量如今汇聚一起时,太强大了!


        

在这种时刻求到大吉的签……可不是个好征兆。


        

物极必反!


        

想着,她从自己的衣袖中拿出了一支签,指腹不断的摸着签上所写的两个字“大吉。”


        

这是她昨晚求的签……


        

“想必这次,我们大隋定能涅槃重生!”


        

太后独孤伽罗喉咙动了动,想吐露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不自觉的轻叹了一声。


        

萧皇后看着独孤伽罗的手中的签词写着“大吉”二字,反倒是高兴的笑了起来。


        

“大吉!”


        

马蹄声震天,大宋旗帜高挂,五千骑兵从远方出现。


        

两匹大马拉着战车,行于骑兵之前。


        

如今大隋的九座大城,全部关闭城门,自然也包括防护最强的都城大兴城。


        

大兴城内军队众多,同时大兴城外四方城门前,分别有将军带领军队防护。


        

因为不确定,但以防不测,他暗中通知了大宋最强兵家的杨家。


        

他们分兵两路,其中两位杨家将军跟随他,与他的亲卫骑兵最先赶到了大兴城外。


        

战车之上,大宋另一位儒圣周敦颐赶到。


        

作为儒家理学的开创者,精通儒释道三家的周敦颐,很早前就算出大隋有巨变发生,是伤及大宋的巨变!


        

大兴东门。


        

秦叔宝与李元霸带兵守护。


        

另一路杨业大将军带领其他五位儿郎,带领杨家骑兵,当前还未赶来。


        

不过,如今大隋兵力凝聚在九座大城,全国布防空虚,周敦颐算着他们应该也快赶到了。


        

尤其是战车旁,两位骑在马匹上的年轻将军,更是引人注目。


        

杨业之子,杨家大朗杨延平,手执一杆屈卢浑金枪,气势强大无比,如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龙,欲要冲天而起。


        

他们自然与这位儒圣打了个照面,目光也齐刷刷地落在了此次周敦颐所率的队伍上。


        

这支队伍人数虽不多,却个个精锐无比。


        

周敦颐对他们也是极为看重,自然这次变局,带上了两位学生。


        

此刻,秦叔宝身着一袭银白铠甲,执双手锏,稳坐战马上,脸上写满了英勇无畏。


        

杨业之子,杨家二郎杨延定,手执一杆八宝赤金枪,宛如一只矫健敏捷的猛虎!


        

他们是杨家将军,但同时皆拜于周敦颐的儒家门下,兵道与儒道同修。


        

国运破碎,作为都城的大兴城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如今大兴城内透沉沉着暮,仿佛四周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他们不明白为何国运龙脉完整后突然再破碎,但是他们明白,守护大兴城,守护大隋!


        

李元霸手执双锤,骑着一批高头大马,凶悍无比。


        

他们身后是各自率领的骑兵,镇守着东门!


        

不惧强敌!


        

李元霸在看到来者时,双手如同铁钳一般紧紧握着双锤,整个人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兴奋!


        

大兴城厚实的城墙之上,那一面仿佛能够遮天蔽日的大旗,恰似一座沉重的山岳,压在所有人的头顶,随着狂风猎猎作响!


        

大隋战旗!


        

秦叔宝凝视着周敦颐的出现,感慨道:“真没想到,竟能在此处遇到前辈,大宋与大隋向来交好,前辈是来助我大隋渡过难关吗?”


        

周敦颐虽是大宋人,但开创儒门理学,是名满天下的儒圣。


        

如今的他,已成为邓紫阳的得意弟子,得到了邓紫阳的真传,功力之深厚,远胜往昔!


        

秦叔宝深知周敦颐的身份,便示意李元霸暂时按兵不动。


        

若不是今日的局面,他们也不会兵戈相见。


        

周敦颐一身正气,像山岳般巍峨,义正词严道:“我自是来助大隋走出困顿。小友,我观洛阳方向血光冲天,有极大人祸。”


        

秦叔宝研读儒家典籍,自然也看过周敦颐的著作。


        

只是目前来看,来者不善。


        

“继续拼下去只会如飞蛾扑火,既已步入穷途末路,当及时悬崖勒马才是。”


        

听着周敦颐那刚正不阿、铿锵有力的话语,犹如洪钟大吕,震撼人心。


        

“如今的大隋逆天而行,遭来天罚,只会让更多人陷入为难,造成名不聊生,实为不智。”


        

“若是继续下去,那必定会损伤更多人命,人祸太重,有伤天和。”


        

“君子当保家卫国,死而无关,我们并无过错。如今入侵我大隋的人,才是造出这人祸的元凶。”


        

“前辈,您应该劝解他们离开大隋,自然没有人祸,不再伤天和。”


        

秦叔宝却是不为所动,全身血气翻涌,使得他一身银甲仿佛变成了赤色。


        

他微微一笑,摇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既生于大隋,大隋便是我目地。”


        

尤其原先大宋和大隋交好。


        

但是……如今他已经看出了。


        

周敦颐无奈地长叹一声。


        

他素来厌恶杀戮,若能劝降他人,他定会选择这条道路。


        

可惜,对方已然做出了抉择,那没办法了。


        

“小友,大隋如今逆天而行,自掘坟墓,害人害己,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必如此执迷不悟?”


        

大隋是想造护国大阵,从此立于不败。


        

如果任由大隋成功,那将是包括大宋在内其他所有皇朝的灾难!


        

周敦颐稍作思忖,缓缓开口道:“小友,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岔思难,见得思义。”


        

“有因自有果,是大隋文帝先要让大隋利于不灭境,自当危害九州所有皇朝,才有如今大隋的危机。”


        

秦叔宝坚定道:“前辈,我修兵道,为兵者,为建功立业,为护国护家,护父母。我今守护大兴都城,别无过错,自无执迷。”


        

“若是您的大宋都城如今遭遇危机,您处于如今的我的位置,您又会作何选择?”


        

“你放下执迷,杨坚放下执迷,整个大隋放下执迷,自然没有今日这场灾难。”


        

秦叔宝摇头道:“前辈,道不同,不相为谋。”


        

“军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