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夏明镜 > 第358章 尚方宝剑

第358章 尚方宝剑

作者:荣小荣 返回目录
        

李诺怔怔的看着凤凰,像是第一天认识她一样。


        

可以这么说,包括李诺在内,朝中的大部分官员,对于大陆局势的认知,都没有她这么全面和深刻。


        

李诺忍不住问道:“齐国是怎么影响各国朝廷的决断的?”


        

凤凰看了看李诺,又看了看安宁,问道:“你们有没有听过青鸾社?”


        

李诺从未听过这三个字,摇了摇头,问道:“这是什么?”


        

安宁眼中倒是浮现出一丝回忆,说道:“我以前在刑部的时候,听他们说起过,青鸾社是齐国的密谍组织,十分神秘,比大夏明镜司还要厉害的多……”


        

凤凰像是被勾起了某种回忆,低下头,神情有些失落,说道:“我和夜莺是在齐国长大的,那个时候我们还小,给乐坊客人端茶倒水的时候,经常听他们吹嘘齐国有多么强大,对于青鸾社也有所耳闻……”


        

安宁握着凤凰的手,安慰说道:“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


        

凤凰点了点头,说道:“各国虽然都有密谍,但齐国的密谍能力,是公认的诸国之最,齐国立国之时,青鸾社就已经建立了,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几百年来,他们到底渗透了多少国家,没有人知道……”


        

李诺看着凤凰,疑惑道:“这些,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难怪齐国的谍报能力这么强大,他们安插密谍的方式,李诺想想就觉得可怕。


        

纵横家的能力,本来就让人防不胜防了。


        

为了让凤凰脱离回忆,她看向李诺,转移话题道:“凤凰姐姐说的没错,齐国的国力虽然不是诸国中最强的,但情报能力却无人能比,历史上,大夏的一些机密情报,也时常被他们提前获取,朝廷至今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凤凰缓缓说道:“听她们说,齐国朝廷暗中养了一些厉害的纵横家,以此来控制其他国家臣子的思想,不仅如此,他们还培养了许多姿色出众的女密谍,用来和诸国的世家或是官员联姻,有些女密谍,甚至能够在各国潜伏数十年,子嗣在各国朝廷身居高位……”


        

以宋家为例,谁要是敢说宋老夫人是某国间谍,宋家几兄弟还不生撕了他。


        

岳父大人是吏部侍郎,大伯是军中将领,家宴之上看似无意的几句话,可能就蕴含着朝廷的某些机密。


        

在世家和官员家中潜伏数十年的女密谍-——那还是密谍吗,那不是家族的老祖宗吗?


        

到那个时候,她们根本不用主动的窃取情报,她们的子嗣,是各世家的中流砥柱,各国朝廷的中坚官员,谁会怀疑自己的老母亲是他国密谍?


        

他不能满足于第五境的修为,一旦乱世到来,就算是第六境,也不能独善其身。


        

大陆长久以来的和平,已经岌岌可危,没有更多的时间,让他慢慢准备。


        

如果这样的密谍潜伏到了军中,一旦两国交战,对方能够提前掌握情报,这仗还怎么打?


        

凤凰的一番话,的确让李诺又生出了几分紧迫感。


        

表面上限制的是官员,实则限制的是乡绅地主。


        

他们的势力,没有世家那么大,一般会将名下大量土地,都挂靠在官员名下,将一部分收益分给官员,来确保自己的利益。


        

下午,中书省内,左相再次见到了李诺。


        

他看完了李诺递上来的税改方案,这份方案,虽然没有触及几个大世家的利益,但却限制了大夏官员能够免税的土地上限。


        

左相摇头道:“没用的,他们会以各种理由,变相的将缺口转移给百姓,就连朝廷外派的巡查御史,也被他们以种种手段谋害……”


        

李诺道:“这一次,巡查御史我来当。”


        

同样的事情,朝廷曾经做过,但却失败了,左相道:“这样一来,这些地方官员,会创造出各种苛捐杂税,庞大的税负,最终还是会落到百姓的身上……”


        

李诺道:“那就统一税制,禁止地方设立新的税种。”


        

非常时刻,有必要采用非常手段。


        

凤凰的建议很好。


        

左相目光望向他,李诺接着问道:“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巡查御史办案不经大理寺审核,先斩后奏?”


        

左相眼皮一跳,愕然道:“你想干什么?”


        

左相看了看李诺,最终道:“尚方宝剑只能陛下御赐,三省可没有让你先斩后奏的权力,不过,你倒是可以去问你爹……”


        

李诺诧异道:“我爹有这个权力?”


        

要么收银子,要么收人头。


        

儒家和法家的修为,总要涨一个。


        

走出大理寺的时候,李诺有些感慨。


        

如果是在赵国的话,这种事情,完全不用麻烦别人。


        

左相淡淡道:“你爹去向陛下讨要,陛下或许会给……”


        

离开中书省,李诺又去了一趟大理寺。


        

第二天一早,李诺起床之后,陪她们吃早饭的时候,吴管家从外面走进来,怀里抱着一把金色的长剑,递给李诺,说道:“少爷,这是老爷让人送来的……”


        

李诺接过此剑,这把剑的剑鞘和剑柄,通体由黄金打造,剑鞘之上,雕刻着一道龙形图案,一看就出自皇家。


        

尚方宝剑还是要有的,不然的话,难以达到震慑的效果。


        

那些人愿意配合,自然是最好的,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嗜杀之人。


        

安宁看了眼李诺手中的剑,惊诧道:“这是……尚方宝剑?”


        

李诺昨天专门去找过父亲,这把剑,应该就是他从陛下那里讨来的。


        

更重要的是,这把剑上,还缠绕着一道奇异的气息。


        

仅仅是感受到这道气息,就让人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


        

不管是免死金牌,尚方宝剑,还是凌驾于律法之上的明镜司,父皇对公公的恩宠,已经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尚方宝剑在手,李诺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身为大夏公主的安宁,在知晓此事之后,也不免有些震惊,喃喃道:“父皇还从来没有赐过什么人尚方宝剑……”


        

她很清楚,就算是以她的身份,父皇也不会赐给她这么重要的东西。


        

历年以来,朝廷多次想要进行税改,但每一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溅不起多大的水花,用不了多久就得废止。


        

这次税改,也无非就是旧事重提。


        

不久之后,三省连发两道政令,在长安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第一道,是关于税改的。


        

这件事情,就很让人震惊了。


        

明年春天,朝廷还要再加一场科举。


        

取消所有的杂税,限制官员的免税土地上限,这件事情,在京畿还能推行,但在地方上,却根本不可能实现,最后恐怕还得落一个尴尬收场。


        

第二道政令,是关于科举的。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看都没有再举行科举的必要。


        

最奇怪的是,在此之前,竟然没有一点儿消息透露出来。


        

这就让很多人想不通了,科举历来都是四年一届,如果某个时期官员缺位较多,则会在当届科举之上,适当的多录取一些进士。


        

而朝廷已经连续两年举行了科举,共录取人数三百人,以前的科举,二十年也录取不到这么多进士,因为双王之乱造成的官员缺位情况,已经得到了解决,甚至还有些新科进士,迟迟得不到委任。


        

这就更奇怪了,筹备科举,朝廷又要出人力,又要出财力,在官员并不缺位的情况下,并不是明智之举。


        

这不像是六科状元会做的事情。


        

就连礼部和吏部的官员,也没有收到半点风声。


        

他们打听后才知道,这件事情,似乎是刑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的李诺提议,左相直接同意的,并未经过中书省的讨论。


        

御史纠察百官,不管是长安的朝臣,还是地方的官员,都受他们的监管。


        

其中,巡查御史的职责,是巡视地方,监察地方官员的失职或是不法之处。


        

但很快,从吏部传来了一则委任消息。


        

已经是刑部侍郎,中书舍人的李诺,又被委任为巡查御史。


        

大理寺李玄靖,昨日向陛下求了一把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是比免死金牌更加恐怖的东西。


        

不过,巡查御史只有监察权,没有处置权,他们可以等到回长安之后,行使弹劾的权力,具体要怎么处置,还要看刑部和大理寺。


        

但很快,又有一道消息,从宫中传了出来。


        

李玄靖是大理寺卿,还掌管着明镜司,想杀谁就杀谁,尚方宝剑这种东西,根本用不到。


        

那这把尚方宝剑,是给谁要的?


        

免死金牌只能在犯下死罪之后免去刑罚,但尚方宝剑,却能合法的杀人,对于三品以下的官员,只要有合理的理由,可以先斩后奏。


        

大夏立国以来,被赐予尚方宝剑的臣子,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大夏各州刺史,最高不过正四品。


        

他以巡查御史的身份,手握尚方宝剑,可以将地方县衙和州衙杀个遍。


        

答案不言而喻。


        

他的儿子是巡查御史,单单一个巡查御史,倒也没什么,但配上尚方宝剑的巡查御史,可就不一样了。


        

不过眼下,这件事情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将这几件事情连起来看,他们发现了这看似不相关的几件事,其实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么重要的大杀器,陛下说给就给。


        

不少人甚至怀疑,李玄靖是不是救过陛下的命。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次谁敢违抗朝廷的命令,就会被他用尚方宝剑直接砍了脑袋?


        

而明年增加的那一场科举,就是为了即将产生的大量官员缺位做准备的。


        

朝廷不允许地方官员帮助乡绅逃税,立法核查他们的土地,李诺被委任巡查御史,又御赐尚方宝剑,同时,朝廷又突兀的增加了一场科举……


        

细思之下,恐怖至极。


        

各大书院的学子,已经陷入兴奋,无法自拔。


        

连续三年,每年都举行科举,对学子们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不可能有这么多巧合,朝廷这一系列动作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一时间,长安流言四起,猜忌不断。


        

朝廷等于给了他们三次机会。


        

他们不仅希望传言是真的,还希望李诺能多杀一些官员,给他们腾出位置,到时候录取的进士也会更多。


        

两年间录取了三百位进士,那些厉害的对手,已经成功上岸了,明年科举,他们的竞争,定然会小上许多。


        

正常进行四年一届的科举,他们根本不可能高中。


        

那名老妪看着凤凰,眉头微蹙,问道:“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大夏朝廷,真的要对地方官员动手?”


        

凤凰抿了口茶,说道:“是真的,如果等到他巡查地方的时候,那些地方官员还没有处理好这些事情,轻则免官,重则丢命……”


        

利益相关的朝臣,则已经传信出去,让家族早做准备。


        

玉音阁。


        

大齐好不容易培养的密谍,还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可不能死在尚方宝剑之下。


        

说完,她又看向房间内的另一道身影,问道:“鸳鸯,你呢,宋家的那位少爷,你还没有拿下吗?”


        

老妪沉声道:“看来,得让他们早做准备,尽快将超出的土地还回去,和那些人撇清关系。”


        

还好凤凰已经成功的打入了李家。


        

凤凰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我劝你最好不要这样做,别忘了我相公是做什么的,宋大人是他的亲友,万一被他查到,不仅鸳鸯功亏一篑,玉音阁也可能被你连累……”


        

老妪眼中的杀意逐渐散去,凤凰说的没错,李玄靖的儿子非常善于破案,为了一个宋家非嫡系的子弟,不值得用玉音阁冒险。


        

鸳鸯轻叹一声,说道:“宋公子愿意娶我,而且答应这辈子只娶我一个,但他的父亲不同意……”


        

老妪沉思片刻,眼中浮现出一丝杀意,低声道:“如果他死了,就不会有人阻挡了吧?”


        

凤凰捏着茶杯的手一颤,随后淡淡道:“我知道,不用你提醒。”


        

老妪也并未多言,开口道:“你知道就好,下次再有什么重要的情报,及时汇报……”


        

她看向鸳鸯,说道:“你自己想办法吧,宋家虽然比不上李家,但能勾引到一位将门子弟,也非易事,以后可能会起到大用,倘若不行,就趁早转变目标……”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她又看向凤凰,扯了扯嘴角,道:“你相公?别忘了,你首先是大齐的人,然后才是李家的夫人,不要试图做什么不理智的事情,若是李玄靖知道,你接近他儿子的目的,你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鸳鸯长叹了口气,说道:“宋公子对我很好,我,我愿意嫁给他,但是我不想骗他……”


        

凤凰看着她,问道:“你喜欢他吗?”


        

老妪离开之后,鸳鸯站在房间之内,轻轻叹了口气。


        

凤凰走到她的面前,问道:“怎么,你不愿意嫁给宋瑜?”


        

鸳鸯沉默片刻,微微点头,说道:“他和其他人不一样,唯有他,是真心对我的,可如果他知道,我是怀着别的目的接近他……”


        

凤凰闻言陷入沉默。


        

鸳鸯的担忧,又何尝不是她的担忧……


        

许久后,她伸出双臂,轻轻抱了抱鸳鸯,安慰道:“如果你喜欢他,就不要顾虑其他,活在当下,以后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