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 第22章,解解馋

第22章,解解馋

作者:喵力求食 返回目录
        

陈秋凤对赵满仓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但伴随着深入了解,印象改观了不少。


        

连吴华民这个主任都对赵满仓赞不绝口,陈秋凤觉得赵满仓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人。


        

回到宣传科之后,陈秋凤就开始整理自己的稿件,准备再修饰一下就交上去了。


        

看着稿件里的文字,陈秋凤突然想到了之前赵满仓对自己说过的那个什么是责任的定义。


        

“不行,我得再去问问他,为什么非要把我跟广岛人扯上关系?那是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鬼子.....我讨厌死了.....”


        

不过,陈秋凤再怎么说也是大学生,所以将她分配到宣传科,当一个宣传科干事,也是未来的宣传科副科长。


        

“陈秋凤同志,来我们钢铁厂还习惯么?”


        

“挺好的,张科长.....”


        

转眼第二天,宣传科科长张国忠来到陈秋凤面前,关心一下这個刚来钢铁厂的新同志。


        

最近是毕业季,很多单位都抢着要大学生,钢铁厂这边抢不赢其他单位,只抢来了几位文科大学生。


        

作为钢铁厂,其实并不缺文科大学生,反而是非常缺乏拥有技术的大学生。


        

“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让陈秋凤负责跟进饲养员的事儿,是他亲自安排的任务。


        

倒也不是为难陈秋凤,而是就这件事相对简单,其他事情对陈秋凤来说,还有点难度。


        

陈秋凤简单跟科长寒暄了几句,眼睛扫过桌上的稿件,突然便想起了赵满仓,然后顺嘴道:


        

“张科长,您知道赵满仓这个人么?”


        

张国忠顿时笑着问道:


        

陈秋凤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赵满仓幸运还是不幸。


        

说他不幸吧,可他前妻又是一个大学生,这个时代的大学生那是真的牛掰。


        

何况黄秀玲也已经毕业了,绝对已经分配了工作。


        

“就是昨天去饲养室的时候,我才知道饲养员原来也挺不容易的,听说赵满仓最近这些天先后治好了一头毛驴和一头耕牛.....”


        

“哦,你想多了解他这个人啊?”张国忠的笑容不变,很快就将赵满仓的事儿给说了出来。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赵满仓的八卦可不算少,特别是前段时间他跟黄秀玲离婚的事儿,更是整个钢铁厂最大的娱乐八卦了。


        

特别是陈秋凤听张国忠说,赵满仓那个前妻之所以不乐意同房是因为心里念着其他男人。


        

悲哀啊!


        

“那他还挺可怜的......”


        

这样一来,两口子都有工作的话,那就是双职工家庭,夫妻双双把家还,绝对羡煞旁人。


        

但要说赵满仓幸运的话,结婚八年,妻子还是黄花大闺女,而且老丈人一家全都是累赘。


        

眼瞅着都要修成正果了,却是突然离婚了,真是悲哀。


        

“每月五十四块一毛钱的工资,就他一个人,就算每天吃细粮,吃都吃不完......”


        

当然,每天吃细粮是不可能的事儿,除非他跟邻居家或者鸽子市换粮。


        

一般来说,保险起见,大家都会去鸽子市那边换粮食。


        

陈秋凤毕竟是女同志,天生感性一些。


        

张国忠却是嗤笑了一下,道:


        

“他一点都不可怜,他现在可潇洒着呢,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好像张国忠的话,没什么毛病啊。


        

中午,食堂,陈秋凤拿着饭盒准备排队打饭,然后就看到赵满仓美滋滋地拿着两个饭盒跟三个馒头离开了。


        

从自己身旁经过的时候,陈秋凤都闻到了肉香味。


        

因为统购统销政策之下,大家的粮食份额都是固定的。


        

只不过有人家庭条件宽裕一些,所以想要顿顿吃细粮,相反有些家庭困难,就只能够将粮本份额里的细粮换成粗粮。


        

陈秋凤闻言,错愕不已。


        

尽管不知道是什么肉,但绝对是香喷喷的肉。


        

陈秋凤想到上午还说过赵满仓真可怜的话,不由苦笑了起来:自己才是真可怜吧!


        

由于今天吃肉,赵满仓抱着饭盒去了食堂外面的大树下吃饭。


        

十分浓郁!


        

不少工人也都眼巴巴地看向赵满仓,说不出的羡慕。


        

两个饭盒当中,必然有其中一个是肉。


        

这辈子,这具年轻的身体,那是真的精力充沛,而且是真的超级能吃。


        

午饭吃饱之后,赵满仓回去食堂门口水槽那边洗饭盒的时候,撞见了范同几人。


        

“嚯,满仓哥,您中午是吃肉了吧?啥肉啊这么香?”


        

只有这里,才能远离人群,不至于让别人看着自己饭盒里的肉流口水。


        

一斤卤制好的黄羊肉下肚,加上三个馒头、酸辣土豆丝和炝白菜,那是满足的饱腹感。


        

“上辈子虽然也能吃,但是跟现在比,还是差太远.......”


        

基本上很多家庭都是攒起来,每半个月吃一次肉。


        

如此一来,就会显得肉这东西十分珍贵了。


        

越是罕见,大家就越是稀罕,自然也就觉得这肉特别香了。


        

肉这东西其实也不是很香,但怎么说呢?


        

就好像厨房做饭炒菜的人不觉得食物到底有多香,反倒是在客厅等着吃饭的人,能够闻得到浓郁的香味。


        

而在五十年代,汉民每月每人供应猪肉六两,牛羊肉是五两。


        

几人闲扯了一会儿,范同又旧事重提,询问明天真不一起去钓鱼?


        

“不了,我就不过去了,你们玩得开心一些。”


        

范同闻言,只能遗憾地摇头,却也没有再邀请了。


        

“中午不是有那个红烧肉嘛,我就打了两块来吃,呵呵,解解馋。”


        

赵满仓随口敷衍了一句,没有说实话。


        

而且他还要尽可能地压制住自己打饱嗝的生理反应,否则的话,这饱嗝一出来,只怕就要被拆穿了。


        

明天就是星期天了,赵满仓没什么想法,就只是想睡到自然醒。


        

发工资又还没有那么快,手里头的这点钱也干不了什么,所以宅家里才是最好的选择。


        

也就是苏婉珍没有看到,否则的话,说不定会上前跟李保国理论一番。


        

傍晚下班的时候,赵满仓再次被李保国给喊到一旁,又被邀请了一次。


        

这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如果有钱的话,肯定第一时间想办法搞来自行车票,然后买一辆自行车了。


        

每天靠双腿丈量钢铁厂到护国寺之间的距离,虽然很锻炼身体,但赵满仓觉得这样实在不符合自己躺平摆烂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