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邪祟修仙,从药铺学徒开始 > 第2章药王五禽

第2章药王五禽

作者:六戏 返回目录
        

向阳村口,巨大的石制牌楼高高矗立。


        

牌楼顶部琉璃瓦铺就,飞檐斗拱,一左一右,盘踞着两头形似虎豹的木雕凶兽,目光威严,静默眺望,与身后炊烟袅袅的小村子融为一体。


        

“汪汪~”


        

一群花色各异的狗子听到了动静,叫唤声此起彼伏,向着村口赶了过来。


        

一见是熟人,一群狗子摇着尾巴绕着裘真讨好,随后又是一哄而散,村子又恢复宁静与安详。


        

村子依山丘而建,地势颇高,屋舍院落成排,纵横交错,富庶人家青砖瓦屋,高大结实,颇为气派,寻常农户则多是茅草土屋。


        

裘真推门入户,许是弄出了动静,很快墙边冒出了一个扎着冲天羊角辫的可爱小脑袋,眼睛一眨一眨,像是夜晚的星空。


        

“想杏儿了,这不麻溜干活,早点回来。”


        

裘真赁租的宅子就是普通茅草土屋,好在独门独院,又位处村子角落,很是安静,不受外人打扰。


        

“真哥哥,今儿下工这么早。”


        

杏儿咯咯笑着,道:


        

“爹爹让我喊你来家里吃饭,今天吃鱼,快做好了。”


        

杏儿是邻居李叔家的丫头,五六岁的年纪,天真烂漫,模样俊俏又懂事,很是惹人喜爱。


        

“真哥哥,就会哄人。”


        

“喏,你和你哥大壮一人一根。”


        

杏儿有些意动,不过却是没伸手。


        

“不了,我在镇上吃过了。”


        

裘真笑着婉拒,顺手从背后包囊中取出油纸包着的两根冰糖葫芦,递给了墙头的杏儿:


        

不多时,传来一阵邻居李叔的声音。


        

“裘小哥,你又给孩子买糖葫芦,尽浪费,在外面讨生活不容易,银钱要留着日后娶媳妇。”


        

“我是真哥哥,又不是假哥哥,拿着。”


        

裘真一把塞进小丫头手里,随后便迈步进屋。


        

“李叔,真吃过了...”


        

......


        

“李叔,我晓得。”


        

“来家里吃饭,今儿打的鱼,有条鱼受了伤,卖相不好,卖不出价,让你婶子煮了鱼汤,来家里吃饭。”


        

他没在屋内久呆,穿屋而过,来到了后院。


        

他租赁的这套茅草小院虽是一进宅子,不过除了前院,还有一个后院。


        

裘真与邻居兼房东的李叔隔空寒暄了一会,婉拒了对方的好意。


        

他饭量大,一条鱼可不够吃。


        

有了这片独属的小天地,他练功方便了很多。


        

正所谓,未习拳,先站三年桩。


        

由于依山而建的缘故,后院正好凹进山岩,有山体遮掩,上方大树成荫,周遭修竹茂盛,私密性极好,是独属于他一个人的小天地。


        

当初赁租小院时,他最满意的就是这個后院。


        

间架得当似弓满,大形充盈见浑圆。


        

约莫一个时辰后,裘真浑身气血、力量畅通无阻,一双眸子猛虎一般,高度戒备,一触即发,仿佛随时都要如虎扑食一般。


        

裘真按照往日习惯,站起了桩功。


        

双手撑抱在身前,参天大树立荒原。


        

忽地!


        

他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火候够了。”


        

裘真身形缓动,脚后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很快,他又仿佛化作一头山中麋鹿,姿态舒展,纵越山林,


        

时而又是巨熊一般浑厚稳重...


        

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


        

乍一看,他仿佛化作了一头猛虎,左右虎扑,目光炯炯,摇头摆尾,扑按搏斗,凶猛异常。


        

在外面想学这本事,恐怕要向武馆交一大笔钱,而药铺学徒是免费教授,算是一种隐形福利。


        

只是,裘真武学根骨稀疏平常,苦修三年,有些许精进,身强体壮,百病难生。


        

......


        

这正是药王谷青木药铺武师传授的《药王五禽戏》,外炼筋皮骨肉,内炼一口气,益气养神,是一门极为全面的练武入门功。


        

有武学根骨天赋之人,放在哪里都是凤毛麟角的稀罕物。


        

没有武道根骨,是大概率事件,裘真没有什么好说的。


        

养生保健尚可,离入门道,炼出火候来,还有不小的距离。


        

与他在“制药”一道上的天赋相差甚远。


        

可惜,他也没有。


        

他家住青木镇八十里外的海棠乡,上面有个大哥裘青,大他三岁,还未娶妻。


        

正所谓,穷文武富。


        

没有武学天赋,若是家资丰厚,有钱大量进补,也能修炼出名堂来,成为十里八乡受人尊敬的武师。


        

两世为人的裘真了解自身处境后,便早早出去打拼,试图打破人生困境。


        

一晃三年过去。


        

父母务农,倒腾几亩薄田为生,拉扯兄弟二人长大就颇为不易。


        

培养孩子读书习武,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工钱倒是比一般学徒高一点。


        

寻常学徒一月少则四五百文铜钱,多则七八百文,平日还有管事克扣;


        

现实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他哪怕在药铺疯狂内卷,把一众学徒卷死、卷服气,脱颖而出,他也没能改变局面。


        

一千文铜钱约莫一两银钱,一年不到十五两银钱。


        

这些工钱养活他绰绰有余,不大手大脚,日后攒钱搞个营生,娶媳妇也有希望,可对于练武之人来说,那就是杯水车薪。


        

他工钱一千两百文,月月拿满,少有克扣。


        

不过,无济于事。


        

穷人练武,难,难,难...


        

原本,面对现实呼来的巴掌,裘真也不由有些黯然。


        

以裘真的情况,他恐怕要花费十来年,随着身子发育,步入壮年,阳刚气血的勇猛劲头,方能炼出一点火候来。


        

这还是参照不少武师的成长事迹,推演出来最乐观的预期。


        

并且,这桩机缘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是什么天材地宝,也不是神功秘籍,而是......


        

不过缘之一字总是那么玄妙,出人预料。


        

就在三个月前,机缘来了。


        

裘真结束了练功,深呼一口气,神色郑重,进入屋中,小心翼翼从怀中取出一张金帛,投于盛满水的木盆中。


        

巴掌大小的金帛乍一看稀疏平常,无甚出奇之处。


        

可当金帛入水的刹那,金光夺目,像是夏日烈阳下的湖面,金光粼粼。


        

淡淡金光扭曲,隐隐化作了四个大字。


        

百日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