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间可有鬼神? 第2章 快些离去(感谢“白水豆腐花”大佬的盟主) 第3章 人也可退鬼神(感谢“上善若水1111”大佬的盟主) 第4章 何处仙道长生路(感谢“编号5431”大佬的盟主) 第5章 术法书(感谢“壹度啊啊”大佬的盟主) 第6章 汪家道谢与庙会(感谢“绝之吴牧”大佬的盟主) 第7章 把戏人 第8章 厌火术 第9章 养气法 第10章 心已不在此处 第11章 此去寻仙问道 第12章 路半妖鬼欺人 碎石子路,常有马蹄溅起的泥。 雨后倒也勉强可以走。 夜路肯定是要赶了。 林觉算了算距离,又看了看天色,估摸着赶不了多少,加上路上也有不少商人同行,便也放下心来。 没走多久,天就暗了。 逐渐到了昏沉迷糊的地步。 此前一同出发的商旅行人因为脚力负担不同,逐渐到了前面后面去。不过在昏沉沉的天地间也能隐约看到人影,路旁竹林虽然幽深,暮霭也一阵一阵的遮挡人的视线,可骡马驴子铃铛晃荡出来的声音也依然清晰的传过来,在山间回荡着,这也让人安心。 起码明白这条路上不止自己。 林觉自打修习养气法以来,此前被汪家祠堂妖怪吐了一口气之后的后遗症已经逐渐淡去,不过还是有些忐忑,加上此前在茶摊避雨时,听那些商旅行人讲了不少惹人不安的话,终究有些顾虑。 于是伸长脖子往前往后看,看是加快脚步往前追赶,还是先走慢些等一等,总之找人结伴而行。 此前在横村汪家祠堂是为了给大伯治病救命,如今没有了犯险的理由,谁又愿意轻易和妖鬼碰上呢? 林觉很快就找到了同伴。 此人在他前面,也是一个人,和他一样,翘首张望,找人同行。 这人干脆站在路边不动。 林觉很快追上了他。 没等林觉开口,倒先听见他的声音。 “哎哟!是个书生!”这人长得颇为英俊,也挺年轻,刚一看见林觉就说,“不幸沦落到赶夜路,不知可否同行壮个胆?” “自是求之不得。”林觉说道。 “说话真文气啊。” “没有没有。” “敢问小郎君如何称呼?” “姓林名觉。” “还没有取字吧?” “还没到年纪。” “我看也是。”这人说着一顿,“我姓黄,单名一个全字,全心全意的全,可别误想。我比你年长,称我一句黄兄即可。” “黄兄,幸会。” “幸会幸会!” 黄全说着便和他一同往前行走,许是害怕壮胆,嘴巴不停,不断攀谈:“为何你年纪不大,却独自出来行走呢?” “家中贫困,出来求学。” “求学是难啊,尤其咱们平头百姓家的孩子,找个名师实在太难了,若找不到呢,又难以考上。”黄全感叹道。 “谁说不是呢?”林觉附和。 “如今天下也不安宁。” “确实啊。” “听说前面的人说,这路上还有妖鬼!” “我也在茶棚听说了。” “林兄胆子可大?” 黄全颇有些忐忑的看向林觉,似乎但凡林觉说一句自己胆子小,就要拉着他再停下来,再等几个人同行一样。 “也还算行。” “那我就放心了。哈哈,其实我胆子也不小,能包天呢。”黄全干笑了几声,“不过夜路寂寞,找个人一同聊天取乐、互相照顾也挺好。不说会不会遇上什么鬼怪强盗,就是道路不平,不慎踩空跌倒,有个人帮忙搀扶一把也不错。” “黄兄所言甚是。” 林觉看穿却并不拆穿。 人果然是群居动物,大多数的恐惧不安都来自于独处孤立,一旦有人同行聊起天来,一些原本不安的想法也就暂时消失了。 这位黄全虽然胆小又爱面子,但却是一个健谈的人,加上他常在这条路上来往、常在外面漂泊,见识也不少。林觉一边走一边和他闲聊,谈得也算颇为投机,渐渐来了兴致。 走夜路的孤寂无聊也好,不安恐惧也罢,此时是全都放下了。 “林兄的目的地又是哪呢?” “先去齐云山。” “啊?齐云山?” 黄全似乎对此感到有些意外。 “看来黄兄也听说过?” “哈哈哈哈,齐云仙山,如雷贯耳,怎么没有听过?” “那么有名吗?” “自然是了。”黄全说道,“以前这条路上有过吃人的妖怪,请了很多先生都除不了,就是齐云仙山的道长们来除掉的。” “当真?” 林觉很感兴趣。 “自然了。” “齐云仙山的道长们会什么仙法道术?怎么除掉的呢?” “具体我也不知。我也不敢跑过去看,只知道动静闹得不小,似乎斗得很激烈,最后听说还有一位神官下界,一棒子把那妖怪打死的。” “竟是如此……” “是啊!” “那便要请教一下黄兄了:过了前面的单孤县,又该如何去齐云山?那齐云山有多高,是否难爬,山上的道长们又是否好打交道?” “齐云山在北边,单孤县也在北边,到了单孤县自然是继续往北走。”黄全顿了一下,却没回答剩下的问题,而是继续看着林觉,继续意外,“林兄是个出门求学的书生,不去那些有名师大儒坐镇的书院,去一个仙山道观做什么?” 此时天色又暗了几分,夜晚只有微光,靠着不一样的颜色来分辨路面。黄全转头面向他,眼睛在黑暗中有些亮。 “实不相瞒……” 林觉也不细说,只是简单说着自己常说的原因:“此前因为一些事情,晚上在祠堂中遇见了妖怪,被妖怪吐了一口气。之后在庙会上听说齐云山的玄天观十分灵验有名,就想着去见识一下。” 林觉倒也没有说谎。 “原来如此!” 那位黄全听了,眨巴着眼,十分惊讶,又思索了下,这才开口道:“林兄竟然见过妖怪?” “算是。” “竟没被害?” “那位妖鬼没有害我。” “这倒算好妖了。” “是啊。”林觉顿了一下,又请教道,“黄兄见多识广,不知对于‘求仙问道’一事怎么看?” “林兄有求仙问道之心?” “是有一些想法。” “哈哈,世人大多向往仙道长生,有这想法也属正常。不过自古以来,寻仙问道访名师的人多不胜数,常有名人雅士,真正寻得的却不多。足以证明要走此道并不容易。”黄全十分从容的与他说。 “言之有理……” 林觉仔细想想,深以为然。 “据说除了机缘,还有心性品德,资质天赋,缺一不可,总归离不开一个命字。” “怎么说呢?” “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岂懂那么多。”黄全笑了笑,“不过林兄见过妖怪,见识也超过不少人了。” “都是巧合。” “不知林兄见的妖怪长什么模样?” “实不相瞒,不曾见过真容。” “嗯?” “确实没有看清。” “那可真是可惜了。” 黄全将头低下,似在思索。 “那林兄看看我呢?” 林觉身旁忽然阴恻恻的一句。 还以为是戏言,扭头一看,只见黄全缓缓将头抬起,昏暗中赫然是一张妖怪的面容—— 凶脸长嘴,獠牙交错,眼放绿光。 “!” 林觉陡然一惊。 那脸忽的朝他凑近来。 登登登—— 林觉本能之下,往后连退几步。 同时一口火气已到了喉咙口。 再看那只妖怪,却是嘭的一声,变出一团烟雾,随即一个转身,就在烟雾中迅速消失。 “这?” 林觉不由又惊又疑。 这人竟是妖鬼? 这条路上真有妖鬼? 跑哪里去了? “咕咚……” 林觉咽着口水,环顾四周,只见空空荡荡,不敢轻易浪费的他又将火气咽了下去。 从书笈中取出小刀,警惕的等了一会儿,身边没有任何动静。 就像是彻底离去了一般。 林觉依旧左顾右盼,眼中是荒山黑夜,无边无际的竹林,雨后云开现月光,照得碎石子路如玉一样的白,荒山与竹林都被勾勒出了轮廓,却并没有因此显得亮堂,在这冷光之下,反而越发幽深。 山夜孤人,路上水坑银光涟涟。 一时走也忐忑,留也忐忑。 林觉细细倾听,发现不知何时,走在前头的商旅行人已经走得远了,铃声模糊几乎听不见,心下顿时知晓,要往前追上别人恐怕不容易。 又过一会儿,忽听身后一声惊喊: “妖怪啊!!” 声音满是恐惧,嗓子都要扯破了似的。 那种恐惧仿佛有传染,使人发寒。 别的人也遇上妖怪了? 只听一阵往前的脚步声。 林觉连忙握紧小刀,刀柄的触感和刀身的重量让他心安许多。 再一咬牙,少年气血上涌,刻意之下,一时间竟有将心中惊疑忐忑全都转化为被恐吓、被威胁后的怒意的感觉。 村老常说,人死变鬼,鬼弱于人,山间妖怪得道,若非原本就是猛兽,或是道行已然极深,否则也强不了多少。狐狸成精了也会怕凶狗,鼠兔成了精还是惧怕猫鹰,蜈蚣蛇虫成精终被鸡鸭所克,人本不弱,所以多数妖鬼害人,要么趁虚而入,要么引诱欺骗,故而才有妖由人兴的说法。 林觉内心坦然,血气旺盛,无病无灾,甚至还养气两月,此时怒意上涌,又刻意控制念想,内心顿时就安定下来。 这种办法还真有效,简直立竿见影。 甚至想要环顾四周,询问一遍,此地作恶的妖怪何在,可敢出来与我一斗? 比比爪牙与刀锋孰利? “踏踏踏……” 一阵仓促的脚步声与马蹄声。 林觉扭头一看,借着月光,却没有什么妖怪,有的只是一个同样被妖怪吓到的行人,跑到他附近,却又不敢往前了,半隐在竹林月影婆娑中。 “谁……谁?” 那人也看见了林觉,惊慌失措的喊。 “我!是人!” 林觉大声回答道。 “你是人?” “是人!” “这山里有……有妖怪!” “你也看见了?” 林觉站得很稳,盯着这人。 这人也脚步不动,没敢轻易靠近他。 两人隔了一段距离交谈。 “你也遇到了?” 那人和林觉一样惊讶。 “没错。” 林觉此时心中无惧,回答便也果断:“那妖怪扮作人与我同行,聊着聊着,忽然现出原形,恐吓于我,多半是想吓破我的胆气。见没有得逞,就忽然一下变出一团烟雾,暂时离去了。” “我遇见的也是!一模一样!” 那人下意识往林觉这里走了两步,可是又连忙停住,仍然保留着几分警惕:“你真是人?” “我真是人。” “你家住哪?” “邻县,舒村。” “舒村?我去过!” “你去过?” “可是全村人都姓舒,有三座桥的那个?” “嗯?舒村确实是舒姓村落,不过全村跨溪而建,到处是桥板,哪才三座?” “呼……” 那人好似试探成功,松了口气,但也继续问道:“你叫什么?” “姓林名觉。” “不对!”话语中的警惕再起,“舒村姓舒,你怎么姓林?不对不对!” “我们是外来的,与舒村族老有渊源,最后才到舒村定居。” “……” “不信的话,我让开路,让你先走。” “还是不对!” “又怎么?” “我遇见了妖怪,被吓得不轻,你也遇见了妖怪,为何没有听见你的惊呼声?”那人疑心很重,看来是被吓破胆了,“而且我都怀疑你,你为什么一点也不怀疑我,一句也不问我?” “实不相瞒,我向来胆大,何况此前就曾见过妖,知晓它们虽有奇异,可若是因此就特别害怕它们的话,反倒会让自己陷入弱势。” 林觉说着一顿,语气忽然变沉: “之所以不怀疑你,不质问你,是觉得山间偶遇,本是缘分,既想与你结伴同行,本就该保留几分信任!假如你也是人,我就毫不生疑,与你一同走完这段夜路!可若你不是人,我手中这刀,今夜就要见见妖怪的血!” 最后两句话,几乎是咬着牙说的。 恍惚之间,也有几分村老故事中那些夜路撞邪之后、不仅不惧、反而敢与妖鬼搏斗之人的气魄。 “……” 那人犹疑片刻,终是走上前来。 这下终于看清,是个矮个中年人,留着三道胡须,手上抓着一根缰绳,后面牵着一匹骡子。 “我叫姚三,家就住前面。” “你这是……” 林觉一边警惕打量着他,一边问道。 “家中产的砚台,今日驮去贩给商队,他们拿到京城江南售卖,硬是被他们留下喝几杯酒。加上这场雨,一下就赶了夜路。”那人懊悔,“早晓得真的会遇上妖怪,我宁肯原路返回!” “原来如此。” 林觉又打量他手上牵的骡子。 “你呢?你去哪?” “我去齐云山。” “齐云山在哪?” “我也没去过,说是在北边。” “你怎么一个人走夜路?” “你不也一个人吗?” 林觉扭头看向他,这是目前为止,他最怀疑这人的地方。 “我哪里是一个人走?我早就听说过这边路上有人遇见过妖怪,还在那边茶棚的时候,我就等了几个本地的商人一起走。怎料走到一半,不知怎么的刮了一阵阴风,我再一看,就剩我一个人了,再之后就遇到了那妖怪。起初他也装作是人,和我闲谈来者,甚至还聊到了砚台的价钱。” 姚三一边说一边悄悄打量林觉。 眼神中隐隐有些担忧。 “原来如此……” 林觉点了点头,大概接受。 这人说得也没问题,加上知晓茶棚之事,又牵了一匹骡子,起码在村老讲的志怪故事中,少有听过妖怪变化能把骡子马儿也变化出来的,一般都只能在有限的幅度和条件内变化。 有这本事,都算厉害的了。 “那走吧。” 无论如何,在这夜晚,待在这荒山野路上也不是个好的选择,终究是要走的。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往前走去。 身后骡子蹄声清晰,时有响鼻声。 “哎呀,怎么你也遇到妖怪,我也遇到妖怪,这条路上到底有多少妖怪?”姚三叹息埋怨着说。 “这条路上遇到妖怪的人多吗?”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我一个乡间捡石磨砚的,哪里认得多少人?”姚三颤抖着声音,“只是偶尔也听说这类事情。” “那妖怪如何?” “我也不知道。也不好说。只是好像没听说过哪个在这条路上被妖怪吃了的。那妖怪好像不吃人,只是在路上吓人,而且都是在晚上。”姚三说着话时还有些后怕,“不知那是什么妖怪,我起初遇见它时,也是存了几分疑心的,可它和我闲聊,不仅四周各个村的情况都很了解,而且对于笔墨纸砚与各个商队是谁带头走商路线也都知晓,我这才放下戒心的。” “不吃人只吓人?” “是啊。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条路也是附近重要的商道,若真有妖怪吃人,就算只在晚上,官府怕也要想法把它收拾了。” “这倒有道理。” “劳烦……劳烦小兄弟,帮我牵一下骡子。” “为何?” “我……我尿急。” 姚三一副难以启齿、像是要尿在裤子里一样的表情和语气。 “……” 林觉接过了缰绳,拉着骡子。 身边很快响起了放水声。 还有姚三终于舒了口气的声音。 “话说小林兄弟,你刚看清那妖怪长什么样了吗?” “天太黑了,只看了个大概。” “可有獠牙?” “有的。” “可有利爪?” “好像也有。” “是这样吗?” 姚三抬腿把脚放在路旁树上,忽然扭头面向林觉,不知何时容貌已变,凶脸长嘴,獠牙交错,眼放绿光,俨然一副妖怪模样。 “嘶!” 林觉不由再度被惊一下。 妖怪见状,顿时咧嘴。 “嘿嘿……” 荒山夜路,竟有窃笑声。 于此同时—— “篷……” 面前炸开一团烟雾。 林觉愣了一下,本能想往后退,可刚退半步,却又迈了回来。 “你这东西!!” 本身为了防范妖怪,他就一直有意吊着自己心中那口怒气,这怒气不好说真假如何,此时一涌上头,却依旧冲人。 “还来!” 林觉惊疑成怒,简直瞪眼咬牙。 “刷!” 单手陡然伸出! 穿过妖雾! 那妖怪还没来得及离去,就被一下子揪住了衣领。 指节都因用力而发白。 第13章 人也可欺妖鬼 第14章 夜宿寺院(求月票) 第15章 阁楼畅想 第16章 遇鬼 第17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18章 怀里有钱心里不慌(求月票) 第19章 一群二两银子 第20章 山默然自移(感谢“x藏锋”大佬的盟主) 第21章 有人赠酒菜(求月票) 第22章 这种事早讲为好 第23章 墙中有妖 第24章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第25章 木遁之法 第26章 老道与少女 第27章 山君宴会 第28章 此时书中事(加更求月票) 第29章 千日酒(感谢“雨和星的倒影”大佬的盟主) 第30章 醉酒听山语(求月票) 第31章 与君交换 第32章 拜师黟山(求月票) 第33章 浮丘观 第34章 拜师大典(求月票) 第35章 外丹之道 “咚……” 道观中有钟声。 林觉连忙从床上起来,推开房门。 不出所料,那位与自己一同拜入观中的小师妹并未记住饭堂在哪里,但她也聪明,此时正默默站在门口等他。 一见到他,就悄悄瞄他: “师兄,放饭了……” “嗯?是啊,开饭了,走吧。” 林觉虽然看着和这小姑娘差不多大,可其实不然,他自不会让这么小的姑娘紧张,加上一路上对她印象其实很好,于是对她笑笑,当先往前。 饭堂是外院角落的一间屋子,因为中间隔了一间天翁殿,因此灶屋在另一个角落,他们走过去时,已经看到有师兄端着大盆饭菜往饭堂走了。 两人都是初来此处,不管心定不定,肯定都是有些不习惯的,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去坐着吧。” 师兄神情倒是很温和。 两人便来到饭堂坐下。 饭堂不大不小,有几张长木桌,应是给香客准备的,中间用两张木桌拼成了一张更长的长桌,饭菜便都摆在桌上。 观中总共九个弟子,坐在长桌两边,云鹤道人独自坐在上首。 林觉不由打量桌上饭菜。 小师妹也悄悄瞄着。 观中吃得简单,但不粗陋。 大鱼大肉是没有的,可一锅米饭还是有的,虽说那米饭煮得半干不稀,却也超过了山下绝大多数人家。此外菜品只有两个,一个煮的白菜,隐隐可见上面飘着一些油水,一个野菜炒鸡蛋,两个菜都装了一大瓷盆。 “我来盛饭。” 大师兄坐得离饭盆最近,主动起身盛饭。 很快一人一碗米饭就放在了面前。 看起来好像还可以。 这关乎着他们未来几年的成长。 “吃吃吃……” 老道一声令下,众人便端起了碗。 林觉等着他们先伸筷子,暗自环顾一圈,看着没有人有什么顾忌、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礼节,反倒挺随意,这才放心下来,也伸出筷子。 先夹一夹白菜,往嘴里一送。 “……” 好嘛!山下人吃不起盐,每顿都省吃俭用,这道观倒是奢侈! 林觉没有说话,低头刨一大口饭。 再夹一口野菜炒鸡蛋。 “……” 这野菜不是五加皮,也不是林觉认识的某种野菜,吃起来软软的,不是很适合用来炒蛋,又如大多数没有处理好的野菜一样,味道泛苦。 林觉倒也没有说什么。 这年头本就这样—— 铁锅都才刚出现不久,在此之前根本没有炒菜,除了一些专门卖饭卖酒的客栈酒楼和有厨子的大户人家,能把饭菜做得好吃的人家并不多见。更何况这年头大多数人家连吃饱都困难,山上的野菜能吃什么就挖什么,哪管多少口味。 道观能吃上这些,算是很好了。 林觉又瞄了一眼对面。 那位小师妹如他打量其他人一样,却是将他当做了观察对象,见他不拘束的夹菜吃饭,这才小心的跟着他学。 只是她吃着就很满意了。 “别光吃饭,夹菜夹菜,吃蛋吃蛋,这蛋是自家养的鸡生的,多着呢,吃不完的,不用客气。”六师兄见林觉总吃饭,小师妹也总吃饭,知晓他们是不好意思夹菜,连声招呼。 “知道了,师兄。” “知道了,师兄!” 林觉不禁瞄了一眼对面这小姑娘。 “咱们道观的规矩是,除了师父,做饭轮着来,每个月换一个。这个月刚好轮到我。”六师兄说道,“你们运气好。要不是轮到我,他们几个能给你们煮一锅清水野菜就不错了。遇到三师兄,要不就是忘记做饭,要不就是饭里给你掺酒。好好珍惜你们六师兄我做饭这个月吧。” “……” 林觉不禁瞄了一眼这六师兄。 “你们俩可会做饭?” “会的。” “会……不会……” “下个月该老七煮饭,再下个月就轮到林觉了,正好那时你们应该也熟悉道观了。不会做饭也没关系,你们师兄也不会,能煮熟就行。” “知道了。” “知、知道了……” 一顿夜饭,吃得还算干净。 林觉一直在思索七样法术自己该先修、主修哪一样,由于不够了解,便先找到了主修炼丹的二师兄。 “师弟何事?” “二师兄,我不知道该学什么,想先向你请教一下炼丹之法。” “不必客气。” 二师兄似乎话并不多,这是从神态中就能看出来的,他只是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什么波动。 夜色下二人漫步。 天空一轮钩月。 “师父可曾告诉过你,上古时期,人间修士以炼丹为主?” “说过。” “你也知晓外丹内丹之分?” “大概知晓。” “那我就不多说了。”二师兄燕玄乙点点头,“上古时期,修士以炼丹求神通,以炼丹求长生,以炼丹求升仙。现在世人大多认为,修士炼丹只有治病救人与增长道行的作用,最多在传说中听过吃一粒就可以成仙的金丹,其实都不完全。” “请师兄指点。” 林觉自是好学的,认真听着。 “上古时期人人炼丹,外丹自然是一条大道,不是一条小道。后来的灵法派与当初的外丹派也有相通之处,炼丹取于天地,术法也取于天地。大致可以这么说,当年修行与法术能做到的,炼丹都能做到。” 说到自己主修之法,就是二师兄也不免多了几分谈兴: “就比如说,修行可以成仙,可以长生,炼丹便也可以……你定然也听说过古时候哪个人吃了一粒金丹就飞仙而去、就得了长生的传闻吧?” “确实听过。” “再比如说,你学一门五行法术,可以让你遁地而去,便也有一种丹,吃了也可以遁地而去。有一门法术可以让你喷吐火焰,或是返老还童,世间便也有一种丹,吃了也能喷吐火焰,或是返老还童。” “竟如此神奇?” “先有外丹,再有内丹,其后才是灵法。”二师兄说道,“二者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只可惜后来外丹慢慢没落,内丹隐入深山,时间一长便不如灵法派昌盛了。便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新法术是炼丹做不到的了,盖因法术不断心生,外丹却止步不前。说来还不光是止步不前,古时候的丹方也失传得越来越多了。” “原来是这样。” “可惜我们是灵法派的道观,我虽然也学炼丹之法,却不得完整,当年祖师留下五个丹方,这些年代代收集,也只有十多个。” 二师兄说着看向林觉: “除此之外,我还精通与炼丹相配的火行法术,通晓‘服食’、‘采撷’之法。” “火行法术?” “炼丹要用火嘛。不过你现在还没开始修行灵法,要修行灵法之后,有了一些道行,才可以修习五行法术。” “那我什么时候可以修行灵法呢?” “不必着急,大师兄自会教你们。若说着急,也该师父比你更急。”二师兄平静说道,“只是不能一开始就学、也不能只学灵法罢了。” “为何呢?” “那样的话,岂不是只知术而不知道了?”二师兄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只知术而不知道……” 林觉喃喃念着,神情一凝。 “听师父说你修习过几年养气法,你若考虑好了,想学炼丹,我可先教你别的炼丹之事,再教你吞服采撷,等你修出法力,会了火行法术,我再教你如何炼丹。”二师兄说着,又提醒一句,“对了,你虽不能现在就开始学习灵法,但你原先会的养气法倒也可以继续修习,到时候你在养气法上的造诣道行也能带到灵法上来。” “多谢二师兄。” “还有事吗?” “还有……” “什么?” “我与师父去赴山君的宴,中途偶然得了一块土木精。”林觉说着从怀里摸出那块土木精,有些不好意思,“据说它揣在身上就有作用,但是能炼成丹药效果则要更好一些,所以想请教二师兄,该如何炼制。” “五行精华罢了,无非提取灵韵,你若想要炼丹吞服,给我就是,我过些天有空了帮你鼓捣鼓捣。” “那便麻烦二师兄了。” “见外了。” 二师兄神情依然平静,拿过林觉的土木精,便转身离开,在夜色中走向他的房舍,只是传来一道平静的声音: “我们是个小观,人数不多,就师兄弟几个终日待在一起,实在不必有那么多讲究。” “知道了。” 林觉站在原地不动。 地上几只猫狗,仰头好奇的盯着他。 忽然有些庆幸选了这里。 回到房间,思索着入眠。 虽然已是盛夏,山中依然凉快,一到晚上安静得能听见极远处的野兽飞禽的叫声,清幽好睡。 …… 清早被大师兄叫醒。 大师兄将林觉与小师妹一起叫到搬山殿,这时候的搬山殿只有他们三个人,他给了他们一人一本经书,便叫他们诵读。 这本书林觉看过—— 正是《阴阳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第一个月,你们先每天早晨诵读一遍《阴阳经》。” 大师兄的说法和二师兄差不多,观中修的是阴阳灵法,阴阳大道的本质才是道,阴阳灵法只是术,因此在学灵法之前,先让他们诵读阴阳经。 想来这便是浮丘观的早课了。 林觉也不多说,便读起来。 “天生五气,地承阴阳,昼夜更替,四季轮回,皆阴阳之道……” 林觉读着读着,发现旁边没有声音。 扭头一看—— 小师妹捧着《阴阳经》,坐在蒲团上,一张清秀白净的小脸上满是茫然,眼睛也不知道该看哪。 一下看书,一下看林觉。 一下又回头看大师兄。 “怎么?哦!你不认字?”大师兄也明白了。 “……” “没有关系,既然不认字,你就先回去休息吧。”大师兄说道,“过两天自有人教你认字。不必着急,学会认字再说。” “嗯……” 小师妹只好点头放下书。 “回去休息吧。” 小师妹却是不肯走,依旧坐在这里,瞄向林觉:“我听听小师兄念……” “也好。” 大师兄没有反对。 好学总是对的。 林觉也不介意,便继续诵读。 “天生五气,地承阴阳,昼夜更替,四季轮回,皆阴阳之道……” 读着一顿,回头一看。 小姑娘仍旧很茫然。 “就是说,上天生有五种气,大地承载着阴阳更替,嗯,这里大概是类似互文的手法,就是天地都有五种气,有阴阳更替,日夜的变化、四季的更替都是阴阳之道……” 随即继续念下一句。 小姑娘坐在蒲团上,听得认真,神情中有明显的感动与惭愧。 第36章 遇上我是你运气好(求月票) 第37章 捡一只狐狸回家 第38章 泉水有灵(求月票) 第39章 木行灵韵 第40章 仙源观老道讲经(求月票) 第41章 恍惚片刻神仙 第42章 服食与采撷(求月票) 第43章 阴阳灵法(求月票) 第44章 天地间自有名师 第45章 下山除妖(感谢“星辰游荡者”大佬的盟主) 第46章 拦夜路 第47章 小川村 第48章 撒豆成兵(求月票) 第49章 小师妹×2 第50章 莫思身外无穷事(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