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一百三十二章:得胜碑

第一百三十二章:得胜碑

作者:崛起的石头 返回目录
        

贵阳城中,插满了腾龙旌旗,与军旗、各援剿总兵的高招旗夹杂在一起,遥望过去,满目皆是旌旗蔽空,大军镇临。


        

这天,天朗气清,阳光照耀在西南大地上,光明终究还是压过了黑暗。


        

乱了快一年的西南,终于迎来安定的曙光。


        

贵阳城不大,相比内地、江南城镇,显得极其落后,可若单说贵州,这里却最为富华,为叛军、官军必争之地。


        

许多年后,贵阳军民还会在闲话中追忆,天启元年时皇帝率军亲征,于贵阳城中主持大局的往事。


        

“陛下有谕——”高台之上,乾清宫管事牌子王朝辅,一步跨出,高声宣读。


        

“今、诸土司屡犯国法,乱犯川、贵各省,损失甚多。”


        

“奢崇明反,重庆孤危,深为可虑,遂决意亲征,以求速定战乱,维护民生。”


        

“重庆、南川、西川、贵阳数战,兵士用命,将校奋勇,大获全胜!”


        

话音及地,下阶诸镇官军、百姓,尽皆伏跪,以待天子谕旨。


        

见惯了大场面的王朝辅,也是头一回见到这等场面,心中震惊,清了清嗓子,用尽量高的话音道:


        

“朕自御极以来,日夕冰兢,守我祖宗之法,遵承皇考诏命,图维政理。对诸土司乱行,一忍再忍。”


        

“兹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


        

言罢,众人纷纷山呼。


        

“皇上万岁、万万岁!”


        

“此番平西南,所赖内外臣工协力同心、奉公守职。我郡国羽林之材,随朕东征西讨,功不可泯。”


        

“会勘已明,鲁钦、朱燮元、候良柱、王三善、秦良玉、张令等,文武同心,皆为栋梁之才。”


        

“今中外多事,朝廷用人方急,事后验功,此征有功之文臣、武将,必赏,必升!量材而任!”


        

“将朕这些话,刻于石碑之上,警示宵小,威慑四夷!”


        

“遵旨!”众人齐声喝道。


        

不待多时,一批囚犯被带到高台面前,明军警卫四周,皆是虎目精光,对这些土酋充满蔑视、警惕。


        

“大明万胜!!”


        

朱由校脸上逐渐露出笑容,腰间挎着帝王剑,站在高台之上,威严道:


        

“我大明、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安邦彦、斩!”


        

“安效良,及诸土司张世臣、安邦俊、安若山、陈奇愚、陈万典等三十二家,皆于贵阳斩首,传首川、贵,以儆效尤!”


        

话音落地,安邦彦被推上前来。


        

西南总督鲁钦,双手交奉尚方宝剑,上前一步,垂头道:“臣受陛下信任,总督西南各省军务。幸不辱命,勘定西南,大获全胜!”


        

朱由校扫了一眼,接回宝剑,没有说话。


        

这时,鲁钦起身,面向一众军民,高声道:


        

朱由校冷冷地质问,王朝辅少见这般龙兴,也对皇帝重视西南而啧啧称奇。


        

众人静默等待片刻,朱由校走到安效良面前,居高临下地望着他,冷冷一笑。


        

“给朕绞了他的舌头,聒噪!”


        

时至今日,安邦彦也知自己此前多方谋划,不过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他将今晨明军强行塞到嘴里的麻药吐出一口,异常平静,倒是安效良,嘴中麻布被取出后,破口而出几句土话。


        

“他说什么?”


        

“斩!”


        

“斩——”


        

声震贵阳全城,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数随征将校的山呼,及战鼓、礼乐之声,还有百姓的呼喊、痛骂,响彻整个贵阳的天地。


        

随后,朱由校径直走回几步,下令道:


        

“斩!”


        

一声令下,众大汉将军二传为四、四传为八,而后十六、三十二人,接次连声吆喝,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无论怎样,喧嚣渐散,血腥渐消,就连军民百姓也都各自回家、归营。


        

夕阳落下,白日时的慷慨激昂消失不见,贵阳城中竖起的石碑,却仍旧伫立。


        

碑最上刻着一行小字。


        

安邦彦被一刀斩掉了头颅,可能他至死都还在后悔,为什么娶了这样一个蠢婆娘。


        

安效良本也是一刀的事儿,可却因为多说了一句明军都没听懂的话,活活遭罪,被先绞了舌头。


        

至于其余众土司,有与安邦彦一样,平静如水的,也有疯狂挣扎想求饶命的。


        

四川巡抚徐可求之死,后已勘明,把总马洪无罪,保仓有功,升任重庆千总。


        

徐可求之死,还牵连到了党争。


        

因其为东林党人,这一死,朝中即引起轩然大波,在朱由校亲征期间,无数奏本送至营内,都说要严惩马洪。


        

“天启元年九月,皇帝亲征,斩安邦彦及乱西南土司三十三家于此。”


        

......


        

平定奢崇明、奢社辉之后,四川、贵州的局势也被重新洗牌。


        

如兵部崔呈秀,内阁顾秉谦,皆上疏为把总马洪辩白,弹劾东林言官僭越权事。


        

魏忠贤趁机罢免了一批东林言官,这自是京中之事。


        

徐可求死了,东林党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人继续掌管四川,内阁初拟,推荐上来几个人选。


        

此前,朱由校一概不理。


        

大胜的消息传出,朝中风浪,似都随着这次大胜,而烟消云散,现在朱由校接到的奏本,清一色都是谦卑的恭祝。


        

西南大胜,皇帝的威望开始上升,阉党也开始发力。


        

朱燮元平乱有大功,为什么不能继续当四川巡抚?


        

朕不仅要让他继续当,朕还要给他加兵部尚书衔,让他能在名义上兼理贵州军务。新笔趣阁


        

至于王三善,虽然是东林党人,可这次能迅速平乱,他也有大功,姑且让他继续做贵州巡抚。


        

分别是吏科给事中魏大中、浙江道御史房可壮,及此次平乱有功的临关兵备副使刘可训。


        

不过很可惜,这份子京师千里迢迢送过来的题本,朱由校连看都没看,就吩咐王朝辅给烧了。


        

人在西南,就得任性点!


        

算水西安氏在内,能搬上台面的大土司战败的,共有三十四家。


        

针对这三十四家比较大的土司,朱由校首先下谕,对奢家、安氏这两个罪魁祸首斩尽杀绝,老少不留。


        

其余如武定张氏等,只诛首恶,保证不再旧事重提,稍定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贵阳城内与前巡抚李枟有矛盾的御史史永安,这次也被魏忠贤推荐,不声不响的调入京师,去都察院任职了。


        

平定战乱,剩下的就是如何处理善后,朱由校可不想前脚刚走,西南又乱起来。


        

几经商榷,朱由校摒弃了一直延续下来“以夷制夷”的政策,决意使用武力,强行推行“改土归流”。


        

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政策,即在西南地区开办讲学,消灭土司文化。


        

有力无处使的东林士子们,还有地方上等待补缺的进士、生员们,都要来这边历练一番,美其名曰:


        

大明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


        

奢崇明掌管的永宁宣抚司,这次之后,朝廷将取消其建制,将永宁宣抚司全部土地并入叙州,设立叙州府,由朝中委派流官治理。


        

自此,永宁宣抚司,彻底成为历史。


        

参与叛乱的土司,不论大小,皆取消其后世承袭宣抚使的资格,但若考学合格,可以允许在西南地区任州、府流官。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甚至朱由校还规定,有功名在身想要做官的,在西南地区讲学两年之后,朝廷一定给你安排补缺。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更新,第一百三十二章:得胜碑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