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看热闹的能耐,无论王公贵族、豪门商贾,还是赤脚贫民,向来都是随听随到。
不出半个时辰,宗人府奉旨查办福王府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
在这个娱乐匮乏的年代,难得有这么一次看热闹的机会,洛阳城里的百姓又怎么会错过?
更别是这次是令人恨得牙痒痒的福王倒台,就是种地的农夫听了,都扔下锤头,跑来围观。
其实吧,福王也是挺惨的。
本人没有什么大志向,有的时候实在急眼了,也能当机立断,给你整一出大义当先的势头来。
咋回事儿呢?
当时,洛阳满城的文武都苦苦恳求朱常洵,让他出钱犒赏守城军队,好提振士气。
但是就和魏忠贤一样,被黑的不要不要的,人在家中躺,锅从天上来。
就好比明末那会儿,闯寇围攻洛阳,鞑清的《明史》里记载,朱常洵纯粹就是一个要钱不要命的货色。
流寇将朱常洵当作肥猪,洗刷干净后又去毛,投入已烧成沸腾的鼎中,连同已头死鹿一起煮了。
当然,这是鞑清单方面的说法。
但富可敌国的朱常洵却阴阳怪气儿的做了铁公鸡,一毛不拔,这间接导致了守城明军哗变。
最后,李自成攻入洛阳,将肥胖得不能跑太远的朱常洵抓住,然后就是震惊天下的“福禄宴”。
至于“福”字头产业遍布全国,民间盛传的那些福王府富可敌国的事迹,那也都是真的。
虽说没干什么好事儿吧,但是在大义上,这货向来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明史》那玩意儿当童话故事读读就行了,要是把他当真正发生的史实来看,那你就输了。
现在的朱常洵,抢占民田,让无数百姓家破人亡的事儿对他来说,再不过稀松平常。
于是乎,那气儿也就消了,并没有做什么过激之举。
对福藩宗室子弟的僭越皇权,他从不过问,也很少去挑头做什么对抗朝廷的事儿。
郑贵妃被打入冷宫,他当时气得不行。
可转念一寻思,自己母妃要是没干啥错事,皇帝为啥要将她打入冷宫,这不符合常理。
大大小小的加在一起,没有几千,也有几百号人。
这几百宗室子弟,遍布全国,有的扛起“福”字号大旗行商,专干那些朝廷明令不能干的买卖,有的则是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可问题就出在这上边。
你福王体量这么大,全天下人都知道,凡是和福王沾亲带故的,都自称福藩宗室子弟。
地方官不敢管,边关有司遇见福王车队,明知里头装着朝廷的违禁品,也不敢查办。
这一来二去,福王体系就形成了。
当时,朝廷的宗人府还没有改制,根本威慑不到这些宗室子弟。
就算后来改制了,在没有真正处理一个“地头蛇”之前,各宗室也就只把宗人府当个响屁,崩出来就没了。
其余的福藩宗室,却是飘得厉害。
对朱由校来说,想彻底打破这个福王体系,让宗人府起到威慑全部宗室的效果,朱常洵这个挡枪的,还就得给他真毙了。
虽说福王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却也是因为他的不闻不问,爱搭不理,直接导致了这个体系的形成。
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福王只顾着在王府享乐、吃喝,然后没事儿干了,压榨一下洛阳百姓,大有后世死肥宅的作风。
后世的都知道,宗室们耗费的钱粮,事到如今,实在是太多了,要是能省下来,两个宁锦防线都够了。
至于这帮便宜亲戚的死活,关朱由校吊事,他又不是真的姓朱,八竿子也打不着…
毙了朱常洵,基本也就不会有什么王爷敢出来跳了,至于他们在府里嘴炮,朱由校懒得管。
键盘侠这么多,你管得过来吗?
直到拿着圣旨的宗人府人马,强行冲入正殿,才是让他不得不相信了事实。
今年还不到二十岁的朱由校,对他这个长辈动手了。
与其说让李自成抢了,还不如自己先提款用着。
听了府外发生的事儿,朱常洵起先是觉得这帮人合伙欺瞒自己,在吓唬自己。
王妃及侍妾听了风声,纷纷走出内殿,聚拢在朱常洵周围,殷切询问:
“这圣旨,是真的吗…”
茶杯落地,上好的茶叶洒了一地,残存的幽香飘入朱常洵鼻中,可他却顾不上这些了,吓得面色惨白,瘫坐在条凳上。
“王爷…”
“皇上因何要杀我?”
“因你不理宗藩,致仕福藩子弟,为祸世间!”话音落地,一人走入正殿,众人转身看去,却见是勇卫营总兵,陈策。
她们多想从朱常洵嘴里,听见不是这两个字。
然而朱常洵抖着的手,出卖了他的想法,良久,终究还是颤声,用带着不可置信地语气道:
因朝廷大力发展,现在的勇卫营,战兵规模已扩建到了近两万,火枪营也扩充到了五千人。
这五千人,每人一杆遂发枪负在背上,还有人攀上了四周的围墙、屋顶,指着内中众人。
随着陈策来的,还有众多明甲持锐的勇卫营兵士,他们一进来就控制了偌大的王府,虎视眈眈望着正殿上这一群皇亲。
现在的勇卫营,和去年亲征时回来又不一样。
令人不寒而栗的,还不只是他们的甲胄、火器,这些勇卫营兵士只是站在那,就给人一种畏惧之感。
这是上过阵、杀过人,从尸山血海中摸爬滚打出来,且究竟操训的老兵,才能散发出来的威慑。
只要他们稍有异动,就会有无数颗铅弹,疾射飙来。
勇卫营的甲胄如今也已经过改良,全身呈暗黑色,包括辎重兵在内,每个人的胸前都加装了护心镜,脚靴上嵌入铁片,端的叫一个装备精良。
这些兵士,陈策只有指挥权,真开打起来,朱由校一句话,还是能收回兵权。
西南之役时,很多人都见识过皇帝亲自上阵的勇武。
与之相比,福王府的那三百余名侍卫,就好像参差不齐的流贼,只是一眼望过去,就足见二者之间的区别。
至于朱由校近期安排把守紫禁城各门,护卫内廷的宿卫,则是从勇卫营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陛下说,他知道行刺、蛊惑宗室与朝廷为敌这些事儿,不是王爷您的指使,可国朝有难,需要王爷您挺身而出。”
“就如您之前在王府里与下人说的那句话一样,这是老朱家的天下,对吧?”
陈策来到朱常洵面前,嘴边露出一丝冷笑,低头过去,轻轻说道:
“陛下要末将给王爷带个话。”
他下意识问:“是厂卫干的?”
陈策呵呵一笑,没有回话,因为他也不知道皇帝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话音落地,朱常洵眼眶一紧。
自己当时和下人叨咕了一句,这话,居然原封不动的都传到了他的耳朵里!ŴŴŴ.BiQuPai.Com
实际上,除厂卫以外,朱由校还秘密成立了一个较事府,就连魏忠贤和许显纯都不知道。
因为知道较事府存在的人,都离奇死了。
有些事,还是糊涂点儿比较好。
如此稀松平常的一句话,紫禁城里深居浅出的皇帝,就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这还不足以令人后脊背发凉?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更新,第二百一十章:有时候,糊涂点好!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