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镇城。
一连几日,阴云笼罩,终究是在昨晚半夜的时候下了大雨,不知为什么,很多百姓都是松了口气。
自从天启皇帝集结重兵于西路的圣旨下来,整个镇城就都戒严了。
大同总兵张万邦的将令比圣旨更加严厉,买卖交易一律禁止,就是附近的旅馆、客栈,饭庄、酒肆,也都见不到几个人影了。
戒严是为了防止蒙古人混成客商进到城里,这样的事情,在抚顺发生过一次,李永芳的投降,在全国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不过毕竟是第一个投降东虏的守边大将,影响这么大倒也正常。
刚刚天亮,一名明军骑兵打着哈欠从马棚中走出来,清扫马屎,然后为马匹换了草料。
他翻身上马,刚出了几条街外,没等出城,便就骂骂咧咧:
“这样的天气,怎么可能会有蒙古人来?将军也太不拿我们当人看了,出城干什么,出去挨风受冻吗!”
不过很多镇城的守兵都不是很紧张,反正大战是在西路杀虎口那一带,自己是在镇城,蒙古人肯定是打不进来的。
张万邦奉旨离开以后,留下了一名参将率领一万余部下把守镇城,这名参将也是将门出身,唤做石永贞。
石永贞没什么功绩,凭借祖上的荫福,顺风顺水做到了参将。
刚出了城门,感受到刺骨的寒意,骑兵有些后悔没有加上一件棉衣,正要回去,却是忽然想到什么,拨马出了镇城。
临走前,城头的一名把总还热切的打着招呼:
“这样的天气,也要出去哨探吗?”
骂归骂,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张万邦定下八大军规,驭下极严,又尤擅大规模阵地战,违反军令一律被定为死罪,因此他的本部兵马一向军纪严明。
这也是为什么辽东大战时,朱燮元将大同军顶在前面的原因。
出人意料的,城头把总没觉得什么气愤,反而是一副我理解的表情,看着那些出城即面向各方向的骑兵们背影几眼,然后搓了搓手,缩缩脖子,赶紧退回了墩内。
那名骑兵在城外兜兜转转,并没有走远,找个地方蹲了约莫半个时辰,直接回了大同镇城。
他来到将军府,小声向正在用饭的几名守将汇报道:
“你倒是轻快了,在上头躲着就行,爷可就惨了,还得出去找什么蒙古人!真是的,怎么可能会有蒙古人啊!”
骑兵没回头,带着满腹牢骚远去。
“害,这样的鬼天气,若不是将军下令,谁愿意出去!我在这站着都感觉冷,别说他们骑马的了…”
骑兵的心里毕竟有事,回来前早想好说辞,赔笑说道:
“小的也不知道,该探的地方都仔细看过了,确实没有见到蒙古人马队经过留下的痕迹。”
“这几日将军也知道,连日的阴霾,昨夜至现在又下了大雨,小的出镇城时,只见四野寂寥,连个人影也没有。”
“启禀将军,外头风雨很大,没见到蒙古人马队的踪迹,应该是向东去蔚州了。”
石永贞有些意外,拿起水喝了一口,蹙眉道:
“前日的塘报说蒙古人已经突破边墙,镇虏卫指挥使死难,我还怕是往镇城来了,莫不成是去宣府了?”
想到这里,石永贞挥手让两个部将退下,各去巡视,自己忽然犯困,高枕无忧地上床睡觉去了。新笔趣阁
下午,镇城四处忽然起了喧闹的呼喊。
“蒙古大军杀进镇城了!”
“回来的时候各门依旧平静,一直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听他说的这样仔细,石永贞心神稍稍安定一些,的确,这样的大雨天,既不利于行军,也不适宜攻城。
蒙古人去没去宣府还不知道,但是看起来,至少今天蒙古人是不会再来镇城了,等到张万邦回来,这事就不归自己管了。
这一出门,正和赶来报信的家丁撞了个满怀。
石永贞猝不及防,险些被这精壮的家丁撞翻在地上,他踉跄退了几步方才站稳,喝一声道:
“慌什么!又不是蒙古人攻城!”
“跑啊,快跑啊!”
正在巡城的部将这时候仿佛明白了什么,赶紧将这个情况飞报了正在睡大觉的石永贞。
石永贞此刻也被这些愈发吵闹的声音惊醒,不等家丁进来,腾地起来拿起立在床边的佩刀,披挂上衣甲,飞速窜出房门。
“早晨的探报不是说没见蒙古马队的踪影吗,怎么下午又来攻城,负责探报的是谁,本将非要以渎职罪斩了他!”
家丁连连摇头,石永贞也知道,城中现在只怕是乱了,找人也不是要紧事,当务之急是挡住蒙古人。
大同镇城,九边之一的镇城,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被蒙古人围困或者攻陷的局面!
那家丁也顾不得方才的莽撞罪过了,忙单膝跪在地上,抱拳喊道:“禀报将军,正是蒙古人攻镇城来了!”
石永贞一愣,然后直接狠狠抽了自己几巴掌,这可真是乌鸦嘴,蒙古人居然真的来攻城了。
他稍一定神,看着被吓到的家丁道:
“备马,快备马,本将要登城!”
天渐渐黑下去的时候,目前留守在大同镇城,这个大同镇权利中心的最高军事将领石永贞终于出现在东门城楼,这个最需要他的地方。
部将此时握着刀的手略微有些颤抖,喃喃道:
要是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只怕是要遗臭万年了!
“快说,有多少人马?”
“黑压压一片,数不清!”
“胡说!蒙古一共才多少人,用十几万人入关劫掠,他的本部不留一个男丁不成!”
“我看,最多几万人而已!”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就算来攻城的只有几万蒙古人,他们的人数却还是比只有一万多明军留守的大同镇城人数要多了太多。
“太多了,密密麻麻怕是要有十几万人…”
这个时候,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去,东城的光鲜很好,可以一眼望到很远的地方。
石永贞走过来,一手扶垛口,闻言喝道: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石永贞极目四望,只见还不只是东城,南西北三面也都被无数的蒙古骑兵团团围住。
夕阳投射下闪烁着寒光的塞外弯刀,天空上比雨点还密集的箭雨,旗幡招展的蒙古马队,都看得他这个未谙战事的参将心惊肉跳。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更新,第四百五十七章:林丹汗入寇免费阅读。https://www.biqupai.com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