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下扬州 第一章:向南 第一卷:下扬州 第二章:杀机 第一卷:下扬州 第三章:赌约 第一卷:下扬州 第四章:密谋 第一卷:下扬州 第五章:平反 说完公事后,李客陪着许圉师在天井处闲聊,许圉师看着李客笑着说:“李县尉难道不纳闷圣人的赏赐!!” 李客站在许圉师的身后笑着说:“许公,世人活在这个人世间无非徒两样东西,一个是名一个是利,但是我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教导过我,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所以李客不敢起贪念怕万劫不复!!” “哈哈,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李县尉如此明事理,倒是一件美事啊!!”许圉师感慨的说道。 “许相繆赞了,下官不过是有点处世的感悟,远远不及大人的远见,还请大人不要见笑才好!!”李客恭维着说道。 “好了,不绕圈子了,李县尉,圣人感念在武朝李氏诸王为宗室抛头颅撒热血,外加宗楚客一直在圣人面前念道故越王贞,诉说其忠勇,圣人已经在年前把故越王贞,故琅琊王冲,重新安葬,并且改谥号为敬,以嘉奖越王一系的忠诚!!”许圉师感慨的说道。 李客听到许圉师的话,立刻拜倒在地,朝着神京长安的方向不停的叩首,泪流满面,口中不停激动的说道:“父王,大哥,你们听到了吗?圣人已经给你们平反了!!你们泉下有知也可以安息了,即使面对太宗,高宗,你们也可以问心无愧的站立其身旁了!!!” 许圉师看着激动的李客没有阻拦,过了一会儿等到李客发泄完,才将李客扶起宽慰的说道:“李县尉,多年夙愿一朝达成,你也可以欣慰了!!圣人不光平反了您的父兄,也下令将李县尉一家重新记录在李氏家谱中,并封你为昌明县子,令公子为文林郎,等到李县子在这次吐蕃谋划中再立新功,那恢复越王一系香火,也是指日可待,到时候李县子也是越王一系的中兴功臣啊!!” 李客听到许圉师的话,面上潮红,看样子好像是被许圉师的话说了动心,李客立马下拜道:“如果许公不嫌弃,李客愿为许公门下牛马,助许公成就不世之功勋!!!” 许圉师听到李客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闻弦而知雅意,是一个聪明人,自己刚刚返回长安中枢,原先的手下人马皆留在了地方,而自己的四个儿子,除了老四还算聪慧,剩下的都是走马章台的浪荡子,除了自己的几名弟子,朝堂并没有自己的羽翼。 侍中姚崇,尚书仆射宋璟已经就任宰相已经三年了,主持了多场大考,网罗了大批的寒门士子,这些二人的门徒掌握着重要的位子,这次圣人提拔自己为相也是平息勋贵们的不忿,给勋贵们找一个在朝堂中的发言人罢了。 而且朝堂中不止有二人的派系,张说也跟自己一同被任命为同知政事,李林甫为中书侍郎,原知曜为御史中丞,大家各有各的派系,后面有着不同群体的利益,在圣人任命自己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时候,大哥特意来信再三嘱咐,要自己小心行事,切不可大意。 而李客乃宗室之后,同时是圣人在蜀地的眼睛,在长安还有宗楚客这样的外戚帮衬,正好为自己所用,而且这次收复吐谷浑的计划,是他全程设计,早在圣人面前显示了自己的能力,要不是官位低下,指挥不动各方,这个天大的功劳也落不到自己的身上。 还有最为关键的是,自己离开长安之时,跟自己并无半点交情的宗楚客亲自出城相送,这是向自己示好,并将自己的大儿子许自然提拔为扬州长史,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而这些种种示好,无非是告诉自己,我们可以成为朋友,成为同一条绳上的蚂蚱,而在宗楚客跟自己在新丰告别时,有意无意的提到了李客。 许圉师了然于心,自己儿子升官的回报要落在李客身上,这让许圉师百思不得其解,幸好幕僚中有绵州人士,与他彻夜长谈之后,许圉师才明白,李客一族在巴蜀之地何其强盛,掌控着向吐蕃,南诏多条商道,人口贩卖,倒卖兵器,富可敌国。 此等贼子,许圉师打算到了绵州就将他斩草除根,但是到了半道,大宗正宁王李宪发来书信,这样许圉师才知道内情,从斩杀转变到拉拢,况且李客商道受益的七成是献给陇西李氏的族长,如果这笔钱财断了,自己的宰相之位也是做到头了,外加李宪还隐约透露,当年随圣人诛灭韦后的六百亲卫中,李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次封赏越王之后不过是掩人耳目,圣人早有奖赏李客之心。 不如顺水推舟,结为同盟,共同进退。 第一卷:下扬州 第六章:联姻 第一卷:下扬州 第七章:独自上路 第一卷:下扬州 第八章:瘦马 第一卷:下扬州 第九章:取名 第一卷:下扬州 第十章:晚餐 李拾遗走到客栈大堂,随便找了个空闲的位子坐下,小二儿见李拾遗落座赶忙跑了过来,热情的说道:“大人,吃点什么???晚上有烤羊腿,肥而不腻,用的上好的香料,保证不膻,您可以尝尝!!”。 面对小二儿的热情招待,李拾遗心中有数,衙役王忠检查时,小二儿并没有离去在门口等待,看见了原来仗着官府身份横行街里王忠,在李拾遗面前如同羔羊见了到了饿狼一般,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当小二儿是最考验眼力,五湖四海的客商,盗匪,来往的官府人士,哪一个伺候不明白。 轻的挨人一顿骂,重的挨一顿揍,更有甚者可能小命难保,所以小二儿才会如此热情,李拾遗对小二儿说道:“小哥,你看着安排吧!!准备三个菜,荤素搭配一下,中午时吃的胡饼,这会儿吃稻米吧!!”。 小二儿立马答道:“大人您稍等,我这就去准备,小店的竹叶青在三泉县都有薄名,您看是否来一壶那??”。 李拾遗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小二儿赶忙说道:“大人您稍等,饭菜立马就上!!”说完躬身离开,李拾遗趁这个机会打量着大堂,今夜大堂并没有多少人,只有三两个桌子上坐满人,相互小声交谈着。 待看到左面门口处一个桌子的时候,发现座上都是带着锥帽女眷,发现李拾遗在看他们立刻低下头去,躲避李拾遗的目光。 李拾遗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不再观望,在心中盘算着自己的路程,想来想去还是需要先到汉中,再转道荆州到达扬州,想着这上千里的路,李拾遗边满心忧愁,是不是要改主意坐船一路南下,直接到达扬州,也省的在路上浪费时间。 想来想去,李拾遗也没有琢磨出个所以然,只能先到汉中再说,到了汉中就可以前往自家在汉中的商铺,取一些铜钱作为路费,之前从家中带出来的钱,已经在绵州消耗大半,不足以支撑自己到扬州。 就在李拾遗胡思乱想的时候,小二儿将饭菜端了上来,烤的金黄色的羊腿,两个小菜,一碗米饭和一壶烫好的竹叶青,小二儿将桌子重新擦了擦,摆好碗筷酒杯,说了句大人慢用就转身离开。 李拾遗看着刚刚做好的饭菜,刚要拿起碗吃饭,隔壁桌的大汉就拍桌子叫嚷起来:“小二儿,你给我滚过来,明明是大爷先点的烤羊腿,为什么先给后来的上,我看你小子是不准备活了!!!”说完将酒碗摔在了地上。 小二儿刚忙跑了过来小声的赔罪道:“这位大爷,您旁边桌的大人在中午的时候就订好了饭菜,所以先给这位大人上的菜,并非是没有先来后到的顺序,还请大爷明鉴!!” “屁,本大爷可不管他是不是先订的酒菜,大爷只知道洒家坐在这里快一盏茶了,这烤羊腿还没有吃到,你是不是欺大爷的直刀不利!!”说着就将长凳上的直刀拍在了桌子上。 小二儿见大汉把刀都拍在了桌子上,旁边的吃饭的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二人身上,脸上的汗当时就下来了,口中不停的求饶道:“这位大爷,您快把刀收了吧,小店还要做生意那,小人这就到后厨看看您的羊腿去,千万别吓到其他客人!!”。 李拾遗看到这个情景,在心中叹了口气,这件事儿是因自己而起,全因小二儿想巴结讨好自己才惹恼了旁边桌子的大汉,看着小二儿不停的求饶,李拾遗心生不忍将碗筷放下说道:“小二儿,将这个烤羊腿给这位大哥,再上一壶竹叶青,算在我的账上!!”说完就将烤羊腿拿起递给了小二儿。 小二儿见状立刻就接了过来,放到大汉的桌子上对大汉说道:“这位大爷,您的羊腿,千万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儿气坏了身体,不合适!!”。 大汉看了看小二儿,又看了看李拾遗,发现李拾遗的表情并不慌张,见此情景大汉眼睛一转就知道自己可以借坡下驴了,既然里子面子都有了,何必再争执下去惹出别的事端反倒不美,况且小二儿嘴里一直管邻座的年轻人叫大人,搞不好还是一个官身,不好得罪。 想到这里大汉开口道:“今天就看着个小哥的面子上绕过你,再有下次我绝不轻饶,下去忙活去吧!!”说完一挥手就打发走了小二儿,之后端起烤羊腿对李拾遗说道:“这位小哥,这烤羊腿你就先吃吧,老哥在等等不急,但是你的酒老哥就笑奈了!!”说完就将烤羊腿递还给了李拾遗。 李拾遗接过羊腿回答道:“那小弟就先享用,谢谢哥哥谦让了!!”说对大汉拱了拱手表示感谢。 大汉也还了个礼,转过身来将自己的横刀重新从桌子上放到长凳上,继续跟同座的伙伴豪饮,李拾遗重新拿起碗筷,小口吃着饭菜,不一会儿酒菜就下了肚,唤来小二,将饭钱和赏钱拍在小二儿的手上,小二儿用手掂了掂手上的重量,立马喜笑颜开说道:“大人,后院的马匹已经喂好,干粮也在准备,保准误不了您明天的事!!!”。 听着小二儿的汇报,随意答了一句有劳就向房间走去,蜀中的竹叶青甘甜浑厚,但唯一的缺点就是后劲大,而那一壶酒足足有五两,李拾遗借着饭菜全部喝下,现在已经有一点上头,走到楼梯处突然想起有事儿还没有做,招手将小二儿重新唤了过来。 小二儿赶忙跑了过来扶着李拾遗问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小人立马去办!!”。 李拾遗打着酒咯说道:“明日卯时三刻将我叫醒,切不可误了时辰!!”说完就挣脱小二儿的搀扶向房间走去,小二儿一看这个情况,立马上前搀扶,将李拾遗搀到房间内,服侍着将外袍褪去躺在床上,才关门而去。 PS:新书架空,老书已经被封,这本书无奈才提前献世,还望大家支持,卡夫卡在这里谢谢了。 第一卷:下扬州 第十一章:前往汉中 第一卷:下扬州 第十二章:出发 第一卷:下扬州 第十三章:谢必安 谢必安在李拾遗的搀扶下,缓慢的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子衣袍,之后拍了拍李拾遗的肩膀说道:“小哥,你也快些收拾吧,老夫也要回去了,等到了三泉县咱们开怀畅饮!!”说完朝李拾遗摆了摆手,背着双手头也不回的向自己马车走去。 李拾遗站在路旁看着谢必安离开后,才蹲下身子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好,重新放在白耳的身上,牵着马跟着车流前进. 谢必安背着手慢悠悠的走回自己的马车车厢前,刚才那个白色锥帽少女立刻出现,扶着谢必安一同登上马车,车夫见谢必安二人坐好,也挥舞鞭子驱动马车前进。 车内,谢必安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盘腿坐在内侧,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坐立不安的少女说道:“玉儿,那小子已经有婚配了,你就不要春心萌动了!!”。 少女将头上的锥帽拿了下来,赌气的说道:“爷爷你说什么那?谁要嫁给他,我只不过是看他一脸书呆子的样子好玩,所以想逗逗他罢了!!”。 “看他言谈举止,倒像是大户人家出身,玉儿,你就真的不动心?” “爷爷,谁动心了,只是无聊罢了!对了爷爷,我们这次到苏州需要多少天?如果回来晚了,就赶不上蜀中的青城山的大祭了!” “不急,不急,前年蝗灾,关中缺粮,正好是发财的机会,咱家需要将汉中,苏州两地的存粮,运到关中售卖,保证一本万利,高家年前就给我来信,让我务必亲自查看,不能有一点闪失!” “爷爷,那高家人为什么不亲自出面,非要委托我们谢家啊?” “高家毕竟是前朝开国九老,高皇帝开国时看着贺若弼的面子上也给高家一个公爵,这些年风吹浪打的,已经在朝堂说不上话了,但是在扬州也只有他一家勋贵,外加高家也是晋阳大族,其底蕴不可小视啊!” “爷爷,我不喜欢高家人,尤其是高家那个小公子高赫,说什么高家明珠,江南文魁,高家是显赫,但是我谢家也不是无名之辈,咱家祖先也是衣冠南渡主事人,就单凭文彩先祖谢灵运也不是什么高赫可以比拟的!每一年的登门拜访高赫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要不是两家世代相交,我早就拿着扫把赶人了!” “士农工商,商排最后一位,子孙无能连累祖先,谢家一直想在长安有一席之地,可是不管是你父亲,还是你二叔,都不是做官的材料,做了一辈子了才做到九品,要不是在蜀中有点清名,外加家中一直上下疏通,这九品小吏的官职保不保得住都两说啊!这次去苏州也是要拜托高家保举,看看能不能向上走一走!” “我爹同二叔就不是做官的材料,孙女我说句讨打的话,都是榆木脑袋,爷爷您不如看看哥哥们是否有这方面的可能,以图后世吧!” “短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你父亲和你二叔的照看,大郎,三郎能稳稳当当的走下去?笑话!” “老祖宗,那您说该怎么办!爹爹和二叔已经在崇文馆校书任上苦熬了十年了,就算按年头也该升迁了?” “爷爷知道,知道是有人从中作梗,所以这次暗中送粮,不止是寄希望于高家,也要尝试尝试别的路子!” 听到自家祖父的话,谢玉儿愣了愣神没有在说些什么,她心里知道爷爷的打算,谢家能在蜀中站稳脚跟,并不是全部仰仗高家,和家族中的子弟,靠的是谢家这几十年来的广结善缘,而爷爷口中的别的路子就是现今宰相张说,张说是爷爷当年的同窗,在读书的时候爷爷就资助张说,只是后来谢家隐居蜀中断了联系罢了,但是前几年,机缘巧合之下又重新联系了起来,而且张说能出任宰相谢家也是出了大力,送进京的钱财也是无数,这才帮张说稳住了局面。 此次谢家为了爹爹和二叔的官位,更是拿出谢家祖传宝物玲珑塔,此宝是用整块白玉籽料雕刻,名贵非凡,是谢灵运把玩之物,准备将此宝作为请托礼物,换来爹爹同二叔的高升。 看着祖父苍老的面容,已经六十岁的人了,还在为家族奔波,想到这里,谢玉儿也不好再与祖父说这些糟心事儿,转开话头说道:“爷爷,那个书呆子跟你说了什么?”。 谢必安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的孙女,伸手刮了刮孙女的鼻子说道:“那可不是一个书呆子,就凭身上那个鱼龙袋,就说明这小子不是凡人!”。 “鱼龙袋!这个书呆子是官身!”谢玉儿诧异的说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年纪就已经要蛟龙出海了!以后可了不得啊!”谢必安感慨道。 谢玉儿听到爷爷夸奖那个书呆子,生气的说道:“什么蛟龙出海,我看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谢必安听着孙女的话,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小孩子可以随心情办事儿,但是自己可不成,那些人需要结交,那些人需要打击,谢必安心中门清,谢必安历经四朝,靠的就是这股眼力见才将家族安稳的迁往蜀中延续下来。 一个十八九的少年郎就有官身了,大唐的官职什么时候怎么不值钱了!自家儿郎为了这小小的鱼龙袋寒窗苦读数十年,这些年科举才有了些气候,陆续有一些寒门士子为官为宰,但也大多过了而立之年,像怎么年轻的只有卢照邻,骆宾王,王维,王勃这些名动天下的世家大族才子们。 但是,李拾遗的名字并不在其中,而且李氏可是天下大姓,又是当今国姓,在蜀中的李氏宗亲不在少数,如此想来,李拾遗的鱼龙袋也并不突兀! 想到这里,谢必安对谢玉儿说道:“玉儿,以后见到李公子,万万不可失礼!”说完就闭上眼睛,没有理会谢玉儿不解的表情。 第一卷:下扬州 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