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的人生模拟器 >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明农业现代化建设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明农业现代化建设

作者:凿砚 返回目录
        

连续“点化”了两个侍女,传下了两门技术。


        

这都是后世经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来的科学养殖技术。


        

不但包含场地搭建、卫生防疫,还有鸡鸭生长规律,生活习性,饲料搭配,人工孵化,以及鸡鸭羽绒及粪便的后期处理等知识。


        

两个侍女呆呆的站了半晌,这才消化吸收完脑海里涌现的知识。


        

当两人睁开眼睛之后,看向陆离的目光就如同看神仙一般。


        

“少爷,您……这是什么仙法?”


        

心直口快的莲儿直接就叫了起来,“少爷,您竟然还懂仙法?”


        

杏儿也忍不住赞叹起来,“原来……养鸡还有这么多道理啊!这是神仙养鸡的法术吗?太厉害了!”


        

“是!”


        

两个妹子连忙躬身领命。


        

“不要多问!”


        

陆离板着脸,严肃的说道:“天机不可泄露。你们绝对不能把少爷点化你们的事情说出去!另外,以后家里养鸡养鸭的活,你们两个来主持。”


        

陆离吩咐了杏儿一句,又朝莲儿说道:“莲儿,你跟杏儿都是家生子吧?”


        

所谓家生子,就是父母一辈就是陆家的仆人。


        

虽然少爷的“点化”跟她们希望的不太一样,但是……获得一门“仙术”,也让两个妹子喜出望外。


        

“杏儿,你去把老管家叫过来。”


        

“那行!你去把你的家人,还有杏儿的家人,都叫过来。”


        

这种世代都在陆家的仆人,就是忠诚度最高的了。再加上莲儿和杏儿是陆离的贴身侍女,他们的家人更加忠心,背叛的可能性极低。


        

“是的!”


        

莲儿点了点头,“我跟杏儿都是家生子,我们全家都在陆府。”


        

莲儿连忙领命,匆匆走出了书房。


        

片刻之后,杏儿带着老管家进来了。


        

这样的人,陆离自然要充分利用起来。


        

“是!”


        

本身来说,老管家也是陆家的世代忠仆。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任管家就是老管家的儿子接班了。


        

“盛伯,把你一家人都叫过来吧,我有事情吩咐你们!”


        

“少爷,您有什么吩咐?”


        

老管家进门,连忙向陆离问安。之前接陆岩回来的那次,老管家可是亲眼见到了陆离收拾陆岩的手段,对陆离更加敬畏起来。


        

随后,老管家把儿子、媳妇带了过来。莲儿也把她的父母以及杏儿的父母和哥哥,带到了陆离面前。


        

“见过少爷!”


        

陆离心头是这么想的,种田大礼包中的技术,分别传授给三家人。


        

老管家、杏儿、莲儿,三家人一起给陆离办事,三足鼎立,也起到一个平衡作用。


        

陆离又用“点化之术”的噱头,忽悠了众人一通,然后把种田大礼包中的各项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传给了三家人。


        

被陆离这么一“点化”,众人脑海里突然冒出了无数的知识。


        

众人朝陆离躬身行礼。


        

“今天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件大事交给你们来做。”


        

少爷……莫非是神仙下凡?


        

脑子里那些匪夷所思的“神仙知识”,还有这神奇的点化之术,已经证明少爷不是凡人了!


        

吸收完这些知识之后,众人看向陆离的目光,就跟看神仙似的。


        

什么是仙术?这就是仙术?


        

在众人崇敬的目光中,陆离又下达了命令:“另外,下去召集人手,准备好场地。我会把种子和家禽家畜的良种交给你们。


        

“是!”


        

这一刻,众人对陆离的敬畏、忠诚和崇拜,已经达到了“狂信徒”的标准了,比起后世小鲜肉的疯狂粉丝团也不会差了。


        

“天机不可泄露!今天这事必须绝对保密。”


        

陆离也把种田大礼包中的农作物种子和家禽家畜良种取了出来。


        

这一手凭空召唤农作物种子和家禽家畜良种的“仙术”,又把众人的崇敬值刷得爆表了。


        

众人连忙躬身领命。


        

接下来几天,三家人各自行动,在老管家的统一调配下,组织人手,做好种植和养殖的准备。


        

婆罗门鸡,头高一米五,体重三十斤以上。图卢兹鹅,头高超过两米,体重超过五十斤。


        

拥有“专业技能”的三家人,马上把这些种子和家禽家畜各自安顿好。


        

而且……陆离“召唤”出来的家禽家畜,全都体型大得吓人。


        

一百头长白猪,每一头都有上千斤重。一百头白肢牛,也是全世界体型最大的牛,肩高近两米,体重超过三千斤。


        

“少爷,别人都是一百头,怎么到我这里就只有十匹马了?”


        

获得了“专业养马技能”的陈安,忍不住朝陆离诉起苦来。


        

幸亏陆家也是士绅地主,家里头的存粮充足,要不然,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家禽家畜,还没足够的粮食喂养。


        

众人各自接下了任务,唯有杏儿的哥哥陈安,有些无奈。


        

现在拿出来十匹阿拉伯战马,也是用来训练家丁的,要不然,陆离都还不想拿出这么多马呢!


        

……


        

“战马太打眼了。先养着,以后慢慢来。”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也是战略物资。一个士绅家里,养几匹马是正常的,多了的话……蓄养这么多战马,你想干嘛?


        

接下来,陆离每天早晚,领着二十个小厮,在陆家田庄的旱地里,绕着旱地跑步锻炼身体。


        

白天的时间,陆离全部用来读书。


        

处理完种田大礼包的事情之后,陆离又让老管家从仆役中选了二十个身强体壮的年轻小厮。


        

这些小厮,就是陆离将来的麾下军官了。


        

现在要补的课,就是要把这些知识贴合时代,符合时代特征,符合主流思想,并且要结合时事政治。


        

这些问题都不难解决。


        

二月十五,就是华亭县试的时间了,陆离还要花时间读书,准备考试。


        

四书五经这些书籍,陆离自然是早就看过,也能倒背如流,也完全理解这些书中的内容,甚至连八股文都研读过不少的。


        

陆离又给袁知县送了一幅画,再次抄了郑板桥一首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袁知县看了之后乐不可支,笑道:“我是老竹,子明就是新竹啊!”


        

陆家也是书香门第,家里的藏书很多,各种当代文人的著作也有不少。读了这些文章,就能领会出时代特征了。


        

至于时事政治,不是还有个“一起分过赃的好朋友”袁知县么?


        

“回去好好读书吧!”


        

袁知县笑着点了点头,“过几天就是县试了,我还期待你‘十丈龙孙绕凤池’呢!”


        

“全凭老干为扶持!”


        

陆离朝袁知县拱手一礼。


        

华亭县试正式拉开了帷幕。


        

前天晚上,陆离就住进了陆家在华亭县城的宅院。


        

……


        

二月十五。


        

话说,按照科举等级来说,县试叫“童试”,通过了县试的叫“童生”。


        

所以……这特么是个小学毕业考试?


        

二十名参加军训的家丁,被陆离以长途拉练的名义,让他们从云间乡陆家大宅,一路跑到了华亭县城。


        

十五日这天清早,陆离收拾齐整,拿起考篮,跟着一群考生一起,排队进入考场。


        

扭头看了看周围,竟然还有一大把中年男子,甚至还有几个须发斑白的老者来参加考试。


        

好吧,明朝的小学毕业证,真的不容易拿!


        

低头看了看自己,陆离心头的感觉有些古怪。


        

身为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明朝却连小学文凭都没有?我这个二十几岁都还没小学毕业的,有点对不起人啊!


        

陆离进了隔间之后,先搞了个卫生大扫除,这才捏着鼻子坐了下来。


        

等到辰时,一声锣响,正式开考了。


        

排着队伍进了考场,经过一番搜身之后,陆离领到了号牌,找到了自己的考舍。


        

这特么一间巴掌大的小隔间,还是土胚房,到处是灰土和蜘蛛网,能不能稍微修缮一下?


        

最后就是重头戏——作文题,也就是八股。


        

陆离翻看了一遍试卷,没有马上答题,而是在前方的案板上铺了一层干净的白布,摆好笔墨纸砚,确保不会因为弄脏卷子而导致淘汰。


        

卷子发下来,陆离撇了一眼,第一页都是填空题,这叫“帖经”。


        

翻开卷子,第二页是简答题。这叫“墨义”。


        

一个个端方四正,圆润饱满的馆阁体楷书,在陆离笔下跃然而出。


        

填空题对陆离毫无难度,只需要确保不写错别字,不写成简体字就行了。


        

做好了准备,陆离这才气定神闲的开始磨墨,准备答题了。


        

提笔舔墨,陆离在卷面上落笔。以陆离大师级的书法技能,写明朝科举考试的楷体字“馆阁体”,自然不在话下。


        

简答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就是“朱子集注”,也就是朱熹对四书五经的理解。这是标准答案,错一个字都不行。


        

所以,这玩意说是简答题,其实跟填空也没区别了。


        

学书法的人,会写繁体字简直再正常不过了。不但会写繁体字,甚至连篆体字,甚至是甲骨文都能写呢!


        

填空题很快答完,一眼看过,没有丝毫错漏。陆离把填空题卷子揭开,用镇纸压在一旁晾干,开始写下面的简答题。


        

第一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乎。”


        

看到这个标题,陆离微微一愣,似乎……好像……我当初跟韩老学习的时候,看过一篇这个标题的八股文呢!


        

这些“标准答案”早就牢记在心,陆离写起来也很快,不久之后,简答题就做完了。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作文题了。


        

状元之才,用来考小学毕业证,合适么?


        

陆离撇了撇嘴,算了,懒得动脑经了,直接抄上去吧!


        

脑海里回想着,过目不忘存储的记忆,从脑海深处翻了出来。


        

确实看到过这篇文章。这是清朝一个叫韩炎的状元写的八股文。


        

轻松搞定!


        

仔细检查了一遍,找不出任何差错了,陆离笑着点了点头。如果清朝的状元还考不到明朝的小学文凭,那我啥都不说了。


        

于是,陆离提笔写下了:“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破题第一句写完,接下来一路抄到底,通篇文章全盘抄了上去。


        

“啊!好字!好字!好字!”


        

正在批阅试卷的袁知县,突然听到一名教谕惊叫起来。


        

……


        

考试结束,袁知县带着县学教谕开始阅卷。


        

“拿过来。”


        

袁知县朝教谕吩咐了一声。


        

好字?


        

听到这话,袁知县笑了笑,这应该是陆离的试卷了。


        

袁知县接过试卷一看,果然好字!一手馆阁体,写得端方雅正,浑厚大气,果然是陆离的笔锋。


        

单凭这笔字,通过县试都没问题了。


        

“是!”


        

这名教谕连忙把试卷呈了上来。


        

这一看之下,袁知县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拍案几赞叹:“好!好!如此雄文,实属罕见啊!”


        

这样的文章,考状元都够了,用来考县试真的太浪费了。


        

袁知县笑了笑,继续翻看试卷。帖经全对,墨义全对。熟读四书五经,果然根底扎实。


        

看完前面几页,袁知县又翻到了后面的八股文。


        

陆离的名字豁然排在第一,也就是县试案首了。


        

“恭喜云间乡陆离公子,高中县试第一,名列案首。”


        

提起笔,袁知县在卷页上画了个红圈,这就是通过了。


        

几天之后,县试结束,县衙门外的照壁上,张挂了榜单。


        

一个明朝的小学毕业证,有什么好欢喜的?


        

要不是为了获得功名,获得社会地位,谁来考这玩意?对社会现实没有一点帮助的学问,当成一种文学体裁看待就行了。


        

报喜的人一连来了三波。这都是正常操作了。差役报喜,也是好差事,能得一笔喜钱。


        

陆离命人送上喜钱,接受了一番恭贺,心头却没有什么感觉。


        

回到陆家大院,迎接陆离的又是一波恭贺。


        

就连老夫人都笑得合不拢嘴,对陆离考取案首功名十分欢喜。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对于大明朝的人来说,这件事的意义十分重大。


        

只可惜,陆离完全没什么感觉,还不如看到家里那些鸡鸭猪牛来得欢喜!


        

种田大礼包里面的作物和禽畜,以及各种种植养殖技术,这是大明朝农业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