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毕业 第一章 重逢 第二章 家乡 第三章 决定 第四章 坦白 第五章 离别 第六章 恋爱 第七章 草祥子 第八章 新生意 第九章 陈海涛 第十章 机缘 第十一章 小靠山 草祥子每天骑着三轮车往返奔波在陈海涛的各个网点,送货,时常要去火车站货场接货。 他自嘲自己这下真成骆驼祥子了。 之所以陈海涛为什么让他上货,他觉得草祥子个子不高,长得又比较黑,从外表上显得没有另外几个人潇洒干练。 卖东西,也讲究第一印象,销售人员的仪表相貌要让人至少一眼看着舒服。正好,生意上也缺少人手上货,草祥子就被安排这么着干起来。 这天早晨刚刚开门,草祥子和杨军卸完货,走进柜台,一边和杨军闲聊,一边俯下身,帮杨军把同等尺码的鞋垛好。 抬起身向柜台看去,第一位女顾客正向柜台下面张望,看年龄大约三十来岁。 杨军迎上前自来熟般招呼,他知道,她已经来不少次了,每一次来都要买不同款式、不同风格的几双皮鞋,还总是挑鞋跟又高又细的那种。 别说,她穿着确实挺拔靓丽。 她在前一天看上一种紫色鞋帮、鞋口上是乳白色和绿色装饰花纹的皮鞋,因为时间太晚,也就剩下最后一双。她没有挑选的余地,杨军答应她第二天给她备好货。 杨军给她取她需要的鞋,她就和他们聊了起来。 她一直觉得帅气的杨军很招人喜欢,便问道:“你们从哪来的?” 草祥子微笑着接过话:“我们刚从北京邮电学院毕业的。” 他的回答似乎并没有直接针对女顾客的问题,语气中带着一股骄傲劲。 杨军看了一眼草祥子,意思是说:“你说这些干什么。” 女顾客一边仔细挑鞋一边惊异地问:“大学生?不是毕业分配在这里的吧,让大学生卖鞋太屈才啊。” “毕业分在外地,喜欢北京就返回来了,得养活自己啊,先吃点苦,再找好的工作吧,找到好工作很不容易。我是内蒙的,他是湖南人。” 女顾客的疑问触发了草祥子目前生存状态,他便抢着回答。 “你们卖的鞋样式秀气,特别适合我上班穿。”女顾客还在说。 “上班穿?”杨军觉得她的话有意思。“您在哪里上班?” 杨军的“您”发音非常蹩脚,像是“宁”。 “电视台。” “啊。我说怎么见你这么眼熟。你好像主持……的欧阳碧橙?”草祥子兴奋地说。 “是,《法制视点》。你看过?” 两个人点点头:“比较感兴趣。” 欧阳碧橙微笑着顺柜台向西面一指,“我家离这不远,就住在广播大楼后面。我平时工作忙,脱不开身,偶尔也是就近逛商场,想买什么东西直来直去。” “不过,每次都到你们这看看,这里的鞋款式好,每次都要买,成毛病了。算了算,家里鞋柜里这种船鞋有20多双,可看见好看的还想买。”说着说着,她笑起来。 杨军附和地说:“是职业需要吧。” 她反复试鞋,挑好了一双,征得杨军同意穿在脚上,杨军开了小票,她去结账。 杨军把她脱下来的旧皮鞋装进鞋盒,盖鞋盒盖放进塑料提袋里。 欧阳碧橙满意地提好塑料提袋走到门口,想了一下又转过身返回来。 递给杨军他们一张名片:“就算跟你们熟悉啦,现在站柜台做生意的人这么多,真正是大学毕业站柜台的还真没听说过,看得出你们做事认真仔细,也是实实在在的文化人。” 她指了指名片,轻松地说:“有时间找我。” 两个面善热情又文质彬彬的年轻伙计给她留下好印象。 她自言自语地说:“大学毕业站柜台卖鞋。” 出于职业敏感,在她脑海里冒出做一台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专题节目。 第一次从陈海涛那里开工资,杨军几个人就像出了一身臭汗,被当头泼一瓢冷水,打了个大激灵,顿时浑身不舒服。 拿着200元报酬,草祥子的怪话先到了:“哼!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忙里忙外一个月,就值这么几个钱。怨不得他发财呢。还同学那,什么屁同学。哥几个的加起来是他一个柜台一天的收入,对吧。” “哪里,还不如呢。一天柜台收入可比这高。不过,商人就是这样嘛。”杨军也觉得憋气,但是他不像草祥子反应那么强烈。 一个月做买卖,让杨军有一种彻底地、近乎大彻大悟脱胎换骨的感触。 最初那种天真的耳目一新的对商业的向往,被接踵而来的疾速周转的货物、金钱、金钱、货物交替变换,以及商家之间短兵相接的对抗所触动。 他看到远不只是商场、市场表面上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眼花缭乱的交易,而是深入到这种繁荣背后的商人的利益,商人的活动,商人的思想和商人的行为准则。 “陈海涛只是按照社会上普遍收入给的工资,已经比我们单位工资高不少了。也不能说他不好。他还得做他的生意。他挣的再多,那是他自己的,跟你我无关。他没有理由给我们更多,更没有理由把我们作为扶贫对象呀。” 杨军这么说,是想宽慰草祥子,也是想宽慰自己,让自己更理解商人的心态。 “也是。陈海涛真他妈彻头彻尾的一个贼商人。无商不奸。”草祥子狠狠地说。 “知足吧。”一向温和的赵文斌这样解释:“你看,草祥子,不是比你在小卖部里收入高吗?” “是是是。知足啊,知足。”草祥子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嘴里应付着。 “干什么呢,四处傻看?”赵文斌捅了捅他。 草祥子回过神来,愤愤地说:“我要去上厕所!我可得把这股愤懑拉出去。” 三个人在宽阔的长安街边走边聊,在复兴门二环岔路口分开了。赵文斌去和厂长的女儿约会,杨军和草祥子前去欧阳碧橙家。 三天前,杨军和草祥子商量,既然欧阳碧橙主动给他们名片,应该礼貌地给欧阳大姐去个电话。 一来我们在北京没有根基没有后盾,做任何事都很难,多个北京本地人做朋友总是多条路,二来大姐在北京是有影响的名人,朋友多,关系广,或许以后对我们有用。再有,她能够放名片给我们,一定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主动点吧,加深熟络。 说到做到,杨军立刻找了个街边公用电话,按照名片上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热情的欧阳碧橙邀请他们来家做客。 今天就是请他们吃春饼。 第十二章 出差 第十三章 化解 第十四章 得罪 第十五章 眼界 第十六章 偶遇 第十七章 找钱 第十八章 交涉 第十九章 敲定 第二十章 老友 第二十一章 出手 第二十三章 隔阂 第二十二章 暖心 第二十四章 败局 第二十五章 神秘 第二十六章 分歧 第二十七章 憧憬 第二十八章 老三 第二十九章 冒险 第三十章 走险 第三十一章 逃不掉 第三十二章 找工作 第三十三章 老乡 第三十四章 百思 第三十五章 过关 第三十六章 销售 第三十七章  说不尽 第三十八章 手提电话 第三十九章 信条 第四十章 说服 第四十一章 不期 第四十二章 辗转 第四十三章 挨打 第四十四章 孕妇 第四十五章 发廊女 第四十六章 他人妇 第四十七章 订单 第四十八章 手术 第四十九章 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