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玄幻:我一剑重回十万年前 > 183、愿者上钩

183、愿者上钩

作者:冶山熊 返回目录
        

洛长老身上灵力一闪就收,满脸惊喜。


        

“恭喜洛长老。”上官若言微笑道。


        

洛长老随她护卫,这一路为她解决不少问题。


        

他实力提升,上官若言的安全更有保障。


        

“哎,都是小姐所赐机缘。”洛长老拱拱手,低声说道。


        

他知道,如果不是跟随上官若言,他绝对没有机会突破。


        

到他这年纪,修为基本上已经难以寸进了。


        

洛长老突破,瀑布下盘坐的宋濂立刻便有所觉。


        

他转首看过去,轻轻一笑,便不再过问。


        

此时,宋濂已经将自身的神念扩散,看似云淡风轻的在那翻看书籍,其实方圆百里内,风吹草动,都能察觉。


        

洛长老的气息他早有标记,根本不需要关注。


        

他一斧头下去,一颗碗口粗的松木便被砍倒。


        

其实以他的力量,便是徒手将树木拔起来也是轻松事情。


        

既然坐镇城外,自然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


        

这也是宗师之能,若是大儒,绝没有这般能耐。


        

韩啸在山林中伐木,也只是回头看一眼,便继续挥舞斧头。


        

看向宋濂,韩啸笑着道。


        

对宋濂这等宗师,其实有没有茅庐都无所谓,调动天地灵气,瞬间幻化成金碧辉煌的宫殿也不是难事。


        

“无妨。”宋濂摆摆手,然后看向韩啸道:“那些学子大多未做过这些体力活,怕是有些吃不消了。”


        

只是按照他设想,在这城外书院最重要是对筋骨的磨砺,并不是需要展现多强大的力量。


        

不过一会,他便将数十颗圆滚滚松木从山林中拖出来。


        

“老师,这些松木还要烤干,看来今日你也只能住帐篷了。”


        

“嗯,老师说的是,下午我来安排大伙打猎捉鱼,劳逸结合。”韩啸点点头道。


        

听到韩啸的话,宋濂面上方才缓和。


        

满身汗水的周文标被韩啸叫来,让他通知学子与教习,下午时候需要打猎捕鱼,以备晚餐。


        

虽然这些学子和教习都是一腔热情,但这体力活还真不是有热情就行。


        

在宋濂神念中,不少学子已经干不动了。


        

还有砍树,看似简单,可那些每日只有青粟米果腹的学子,真没有这个力气。


        

“我这就去通知。”周文标一溜烟的跑出去。


        

那些已经力竭的学子听到不用劳作,可以去水边捉鱼或者去山林狩猎,大多都有了精神。


        

有些练过弓箭或者出身猎户家庭的,便在几位武道教习的陪伴下,往山林中去。


        

“那就是说,晚上,不用吃青粟米了?”


        

周公子想到青粟米口中就泛苦水,听到韩啸的话,眼睛都冒光了。


        

“若是捕猎食物不够吃,我觉得你还是吃青粟米的好。”韩啸看一眼他,淡淡说道。


        

水潭边,手持鱼竿的宋濂一句话,让斜对面的上官若言身形一震。


        

被宋濂邀请来钓鱼,她就感觉宋濂怕是有话要对自己说。


        

只这一句就叫破自己身份,让她还是有些惊讶。


        

林筱儿和芸娘也跟着。


        

至于那些拉不动弓箭的,有送来的渔网,让他们在山下小河中去捉鱼。


        

“上官春秋老大人身体可好?”


        

“我辈皇城书院弟子,不为国家百姓效力,这一身才学又有何用处?”似乎看破上官若言的心思,宋濂淡淡说道。


        

皇城书院弟子!


        

宋院长竟然是皇城书院弟子!


        

“呵呵,八十年前,南征赵国,那时候我在上官大人麾下做粮草调度。”见上官若言表情,宋濂轻笑一声道。


        

宋院长还在军中做过官?


        

上官若言有些好奇的看向宋濂。


        

上官若言知道这些事情,只是此时再听,依然心潮涌动。


        

“当时,我调往上官大人军阵的兵甲就有三万。可回来时,剩下的八百残卒依然衣甲不整,可见当时战况之惨烈。”


        

宋濂说着,脸上显出一丝敬佩之意。


        

上官若言心中更是惊讶,忙道:“宗师见谅,上官若没想到宗师也是出身皇城书院。”


        

说完,她轻声道:“我爷爷他现在在家休养,只是当年伤了根基,难以提升修为。”


        

“我知道,”宋濂点点头,目中透出一丝缅怀:“当年上官大人为保大军后路,率领麾下三千将士,在望芦坡阵战三天三夜。”


        

似乎谈心很高,宋濂像一个寻常老人一样,念念叨叨,讲述起往事来。


        

上官若言认真听着。


        

这是一位儒道前辈的经历,其中很多道理都是她不曾明白的。


        

“也是那一战后,赵国安稳了,大楚百姓安生了一甲子。”


        

“我重回书院后,苦修十余年,成就大儒后,便来了昌宁,这一呆就是一甲子。”


        

……


        

他身上的玄黄之气之厚重,已经不逊于那些修行数十年的大儒。


        

之前借助天道共鸣,已经能与宗师比肩。


        

这一会,能让他的玄黄气产生波动,便抵得上一次顿悟。


        

便是韩啸,此时也在认真聆听。


        

儒道在后世已经消亡,这些儒道大家的经历,能让他对儒道有更深刻的理解。


        

便如这一会,他能感觉,身上的玄黄之气有了一丝波动。


        

宋濂笑着说道。


        

“听宗师授业解惑,此鱼必是感念恩德,特来送食。”上官若言轻声道。


        

“这水潭的鱼不错,不管是煮汤还是炙烤,都定是鲜美无比。”韩啸一边将鱼捉住,一边笑着道。


        

“哗——”


        

当鱼漂一沉时,他鱼竿一抬,提起一条近尺长的鲤鱼来。


        

“呵呵,这可算是愿者上钩啊。”


        

但正如宋濂所说,愿者上钩,来书院,也不会平白让你在此得到所求。


        

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而上官若言的话,必感念恩德。


        

上官若言白他一眼,转过脸去。


        

不管是她还是宋濂都是话里有话。


        

当此时,上官若言来边疆之地,入书院做教习,如果说无所求,那是不可能的。


        

上官若言来边关,所求就是一份能让上官都尉府荣华依旧的功劳。


        

为这功劳,上官若言可以付出很多。


        

虽只说一句,上官若言与宋濂已是大城协议。


        

上官都尉府表面风光,但老都尉修为无法寸进,而且按照这样的情况下,已经时日无多。


        

一旦上官春秋归陨,上官都尉府的富贵荣华立时就要烟消云散。


        

皇城那种地方,可不是善地。


        

只是煞风景的韩啸,却在旁边不知所云。


        

“快点,你那鱼漂沉了!”韩啸忽然一指上官若言的鱼漂高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