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之早判定此女乃大食尊贵之人,但却不曾想到是此等金枝玉叶。当下低头看了看,却见这少女并无俱色,一双美目充满幽怨竟盯着自己。为防有诈,李康之手勒得更紧,这大食公主受力娇喝一声,说了一句胡语。
这边吉亚德听得少女发声,与少女隔空对起话来。片刻,只见大食传令兵驰出呼喊,大食之兵皆停止战斗。杜环向李康之道:“吉亚德与公主商量,已同意你之要求双方罢兵,但须我军退出怛罗斯方可。”
李康之唤了阵前一唐将过来,令其禀报于高仙芝,片刻回复道:“主帅大人准之,但需花些时间重整弓弩及阵型戒备,毕后再请将军撤离。”
李康之不曾想到这蕃女竟会说东土语言,虽略有异域口音但也十分好听。当下肿声道:“是也,若何?”女子续道:“听闻那写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岑参亦供职于安西都护府帐下,此次可有前来?”
李康之见这蕃女并无惧色,竟与自己攀谈起来,心中暗自称奇,当下板住脸道:“并未前来,休得再鼓噪。”女子见其凶恶之状瘪了瘪嘴不再搭理。
李康之道:“正当如此,烦告知主帅大人,我先候于此处,若胡儿有诈,康之将血溅五步,斩敌酋于此。”
这怀中女子听得此句言语,竟忽然用唐语对李康之道:“‘布衣之怒、流血五步’,可是此出处么?”
李康之见状始觉得今日虽形势紧急、迫不得已,但要挟一女子终究非男儿所为之事,当下讪讪一笑,抱起公主翻身下马将其放下。
这公主站立之后竟是一副亭亭玉立、婀娜曼妙之态。李康之久在军营,这突入其来的一种异族之美竟让其不由一怔,当下慌忙收紧心绪,向其躬身道:“今日因贵军不择手段,买通葛逻禄部夹击于我,迫不得已向公主用强,实非所愿,乃望公主海涵。”
小半个时辰后,唐军已完成戒备工作,高仙芝着人传令李康之、杜环二人可以撤离。
李康之看向怀中公主,这大食公主正看着他似怒非怒,见李康之看向自己,便道:“你抱够了么?”
李康之听闻回过身来狐疑地看向对方,这欧莱叶对着他似笑非笑地说道:“我族中习俗乃是女人的面纱只有父亲和丈夫才可以揭开,你今日当几万人面将我面纱揭开,现若你不娶我,则我只能独了一身,你姓李,大唐皇帝也姓李,我们应该是门当户对。”
杜环听后忍禁不住,对李康之挤眉弄眼道:“兄弟你摊上大事了。”李康之白了杜环一眼,然后拱手正色道:“公主金枝玉叶、绝世佳人,今虽蒙公主垂爱,奈何康之志在报国,匈奴不除,何以为家!”
公主听了后咯咯一笑、风情万种。对李康之说道:“你这人虽一表人才、艺高胆大,奈何喜欢强词夺理,这两军交战不正应当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么?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李康之听其言语后心中大感惭愧,顿觉背如芒刺,只愿即刻离开为好。当下再次躬身道:“末将李康之,今日谢公主首肯双方得以罢兵。适才鲁莽惊吓凤体,还望公主见谅!现事已了,我等就此别过,告辞了!”说完后便转身离去,不料这公主又咯咯一笑在其身后说道:“知道你叫李康之,你我之间公事已了,但私事仍在。”
李康之见得这少女身法,心中有些恍惚。杜环道:“此等身手恐我军中男儿亦应不多。”李康之低下头对杜环小声道:“走吧,今日之事,终究应是我负于她!”
回得阵来,李康之发现自己腰间随身玉佩竟不见了,此玉佩上有自己姓名,乃上好羊脂玉制成,雕工精美,故平时甚爱,待欲寻找之时众人纷纷来贺,陌刀兵兄弟更是将李康之在空中抛了十数次方才罢手,今日一战突生变故,倘若不是李康之临机应变则恐安西精锐将尽墨于此。
这公主听后神色大变,厉声说道:“你口口声声‘杀胡儿、除匈奴’的,一定欲置我族于死地么?”李康之听后无奈摇头,对杜环说:“走吧,越描越黑了。”说完二人拱手转身离去,背后却传来欧莱叶一声娇喝,道:“李康之,我恨你!”
李康之回头一看,见这欧莱叶双目含泪,娇躯微颤。见得李康之转过身后,身子原地一个横滚,六尺高之马背竟一滚而上,径直策马往怛罗斯城奔去。身旁胡人皆摇首叹息随其而去。
高仙芝道:“今日着了摩尼达这厮道儿,虽幸得康之力挽狂澜,但如今我军伤亡惨重,应今晚于此地修整后,明日拔营撤回安西为好。此役我军虽兵败,然大食经此役应深知我军战力,数年之内必不敢再犯,我等回到安西自当励精图治,待时机成熟后卷土重来,诸位觉得如何。”众人听后皆言:“应当如此,我等听从大人安排。”
高仙芝看向杜环,问到:“杜先生,此下情形,你作何打算。”杜环道:“稟大人,现国有内忧,大食经此战虽将有所收敛,然终究乃我朝之大患,我仍欲西行至拂菻国所在,若能促使其与我大唐盟之,则大食必将腹背受敌,我西域则安也。”众人听罢,亦是赞同。
高仙芝、李嗣业等看向李康之皆觉今日虽败但后继有人,却见其神情颓废。杜环将阵前之事言于众人,众人听后亦皆叹息不已。
随后高仙芝令三军后撤四十里,安营扎寨,回到帐内,召集众人共同商议后续之事。
高仙芝说完后又向李嗣业道:“嗣业,你且取三枚火弹前来。”李嗣业应声前去,不一会携来一硬盒回来,打开后里面垫有诸多防震之物,李嗣业将三个拳头大小的圆球取出,每个圆球上有小绳一根。
高仙芝道:“此乃军器监新造出来的新式武器,名唤火弹,威力巨大,仅此一枚在人密集之处可死伤十数人,用时仅需将小绳拉出并立即掷出即可。现军中亦仅有十枚,康之将这三枚收了明日带于路上护送杜环,若有紧急之时可用于脱身。”李康之听令谢过后将其收下,这时军士已将膳食备好,众人吃得饭来便各自休息。
高仙芝道:“听闻此去拂菻国,亦有万里之遥,今日交战之际你于敌军阵前已暴露身份,故需尽早离开此地,今夜在此休息一晚后,明日康之选精锐三十骑护你前出千里后再返回追随我等。”
杜环听后伏地跪拜道:“多谢大人,杜环此次前去,自当克服万难,不辱使命。然诸位大人亦需保重,某在长安时时听闻现圣上周边佞臣环绕,且多有对我安西军不利之言语。”众人听得来皆默之不语,高仙芝轻叹一声道:“此间之事,你无需担心,但求路上多保重,平安归来。”
次日早晨,李康之早早便挑选好了三十名精锐骑士,并备五匹骏马搭载兵器、行李。这三十健儿皆乃与是李康之南北征战拼杀出来的过命兄弟。
此时大军亦拔营完毕,高仙芝对杜环言道:“凡事谨记我昨日之言,你此去经年,待返回之时恐我等老矣。”
李康之躺在床上心神不宁,其自少年便与叔父在军营生活,极少与同龄之女子接触。近些年来在李嗣业及师父精心调教下武艺日增,屡立战功,被视为大唐军中明日将星。
随着声名鹊起,亦有不少达官贵人托人于李嗣业欲与其结为姻亲,将家族待字闺中之女许配于他,每每李嗣业向其提及时便屡屡遭拒。但今日一事竟好似上了心头,不能忘怀,心中想到这蕃帮女子时竟有些不忍,又有些思恋,直到迷迷糊糊地昏睡过去。
杜环与众人感情深厚,满眼含泪向众人拱手,道:“诸位前辈保重,杜环西去矣。”说完怕自己哭出声来,竟急忙转背驰马离去。李康之亦率众兄弟跟上随行。
高仙芝轻叹一声对李嗣业等说道:“走吧,亦是我等东归之时了。”
是时葱岭气候原本应是风和日丽,那日却是雾霭沉沉,众人虽是心情沉重,但却未想到这一东一西之别竟乃永别。天宝十四年,即别后四年,高仙芝为皇帝李隆基听信谗言所杀。李嗣业亦于别后八年即乾元二年,在与郭子仪围攻相州时战死沙场。
十一年后,杜环从西行最后一站埃塞俄比亚搭商船于广州登岸,听闻后恸哭不已,从此心灰意冷、不问世事,仅专心著书而已。
相关小说: